王者榮耀,年輕人被老年人吊打

2023-10-29     影探

原標題:王者榮耀,年輕人被老年人吊打

60歲老太凌晨兩點排位玩趙雲喜提五殺。

兩年前,遊戲《王者榮耀》曾有此傳聞。

有人懷疑是家有未成年,老太替孩子刷臉。

但騰訊回應,大機率是用戶本人操作,因為前後進行過17次防沉迷人臉識別驗證。

被網友銳評:我奶常山趙子龍。

你說:「奶奶該睡了。」

奶奶說:「最後一把,最後一把。」

你說:「奶奶別打了。」

奶奶說:「我的草原我的馬,我愛咋耍就雜耍。」

圖源:網絡

枯藤老樹昏鴉,輕鬆拿下三殺四殺五殺。

永遠猜不透隊友年齡幾何?

你以為的野王可能是古稀老太,你以為的嬌羞妲己可能是花甲大爺。

圖源:咸寧廣電

年輕人正在被老年人輕鬆吊打。

不止在虛擬遊戲里,還在現實里。

前有青島特產,巧克力大爺。

不論春夏秋冬,只著一條褲衩駐紮海灘,平均每人手上「沾著」幾條人命,誰都崩想在這片海域溺水。

圖源:閃電新聞

後有天津5A景點,跳水的大爺掰掰。

天津派出所:十分危險!

天津文旅局:十分!

天津公安局:快上來!

天津文旅局:跳下去!

天津公安局:NO NO NO

天津文旅局:GO GO GO

年輕人去圍觀怕跑空,別怕,打個電話,掰掰接完孩子回來給你跳。

圖源:網絡

不得不說。

這屆年輕人不管是體力還是腦力,已被老年人掀翻在地。

年輕人要多脆皮有多脆皮,而老年人已經滿級。

亂動

綜藝《月曜》新一期採訪爆笑網絡,採訪對象——

四川老年人。

早晨6點半的公園,已現「諸神的黃昏」。

年輕人尚在夢中,老年人已攪弄風雲。

銀槍刺喉喉不破。

鐵頭倒立頭已禿。

大媽年輕時一句喜歡體育生,大爺就苦練了50年。

圖源:見水印

下同

問90歲老人為何精神抖擻?

答:「一天猛烈拍頭200下。」

像修理老電視一樣「修理」自己。

大爺說這樣可以預防老年痴呆,醫學生要是能把這事兒研究明白,高低能發篇一區SCI。

70歲老太獨創健身理念。

僅用二字就讓在場記者折服——亂動

這難道就是亂而不雜,雜中有序,序中有理?大智慧。

記者又去街頭採訪,遇到一位閒坐的老奶奶。

老奶奶耳朵已經聽不清了,說到年齡就比劃手指頭:

「我今年83了.......不84......88了。」

記者問:「您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奶奶回:「就這麼活著他不死啊。」

聽完,我的小腦立馬萎縮了一秒。

長壽的秘訣找到了!就是不死。

活不完,根本活不完。

相傳,曾經有個長壽村。

長壽的秘訣在於,其中一個人謊報稱自己的年齡是95歲,其他人不記得自己的年齡,只記得比這人年齡大,於是出現一堆百歲以上的老人。

而另一位推著輪椅的奶奶,是這樣回答長壽的:

「管它長壽不長壽,我今年就要死。」

記者臨走前說:「祝你腰(疼)早點好。」

奶奶回:「早點死哇。」

生死達觀,超然洒脫。

精神狀態,遙遙領先。

節目中還有一位「停車判官」,凡是亂停車者,均被老太太無情賜字。

老太太不僅字好看,用語還特別文明:

請到專門的停車場停車。

老太太認為貼條罰款太殘酷,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車主吃點擦車的苦。

無情之中有溫情,就是不好擦得哭死。

不畏生,不懼死,不怕事。

很生猛,很幽默,很有梗。

硬核

不止四川,全國統一。

老年人正在加深中國人會功夫的刻板印象。

但凡蹲守下晨練公園,就會受到硬核震撼。

比萬有引力還有引力。

比量子糾纏還能糾纏。

請東北網友回答我,這是不是正宗二人傳?

走近點,差點給我扇感冒了。

閻王爺:什麼東西在門口晃來晃去的。

放金庸小說里,這高低得是個「老龍男」。

不是假把式,而是真本事。

看這上衣一脫,線條分明,真材實料。

有的是時間,憑的是體力,靠的是嘴。

年輕人已對愛情死心,老年人卻在轟炸愛情市場。

相親節目,上。

大爺:「做過手術嗎?」

大媽:「做過絕育。」

75歲大爺求偶50歲大姨:

「我的身體肯定是行,沒有那個能力也不會找年輕的。」

小伙子可以說自己不行,但大爺永不。

法制節目,上。

面對法官的無情拷問,也要發出愛的宣言:

「我就大sai迷,阿姨年紀輕輕就sai迷。」

「我以前那老頭也帥,帥小伙,這老頭也帥,然後我就上這當了,我就圖他帥才跟滴他,我無怨無悔。」

文化紀錄片,上。

「我自個兒反正不肯上進,比較下流。」

紀錄片《一百年的笑聲》

年輕人突破不了社交圈,老年人輕鬆破圈。

沒有套路,全是直球。

大爺:「我有四套房,現在還乾了一個旅遊公司,年收入在50萬以內。」

大姐:「一個月能花在另一半身上具體的數額到底有沒有數。」

大爺:「隨便花!不就買點包買點首飾。」

什麼老頭老太,請叫老baby。

尊重老baby,理解老baby,等著我的老baby。

色彩

有太多電影訴說老年困境。

比如《桃姐》,老年斑,中風,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被安排進老人院,這些情節是能喚起觀眾內心深處恐懼的。

《桃姐》

比如《歲月自珍》,老年人被社會完全拒絕,因此誕生了該片的虛構設定:

讓75歲的老人直接走到生命終點。

《歲月自珍》

再如《喜喪》《詩》《楢山節考》......

老去之人的張力也蒙上陰翳。

比如《騾子》中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比如《鋼琴教師》中的伊莎貝爾·於佩爾。

《鋼琴教師》

老人是影視劇重要且不可缺的組成部分。

但總籠罩著沉悶,披掛著傷心,在衰老的咒語中踽踽獨行。

兩年前,B站up主@導演小策編排大量短片,命名「廣場往事」系列。

在這個系列裡,大爺大媽是絕對主角,恩怨情仇周旋在廣場舞中,陰謀陽謀圍繞在廚房院落。

擺在明面上的幽默和解構。

你不能說這有多高級,但他們是你日常生活中最常見到的那類面孔,聚集在一起,便組成了風雲涌動的江湖。

《廣場往事》系列

在老齡化加劇、厭老情緒蔓延的當下。

老人的形象凝滯在搶占、不講理、倚老賣老、難以溝通.....

以幽默的鏡片透視老年人的另一個切面,觀察他們的豐沛,或許真的有必要。

而在哈哈一笑背後,是區分,也是邁入。

2015年,一部名為《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的電影。

電影的主角歐維,年少時父母去世,工作時被排擠,房子被燒,愛人孩子相繼離世,到了59歲的歐維已找不到活著的意義。

他先後6次嘗試自殺未能如願。

卻從此刻開始,被命運厚待。

誰說人生從出生起算,人生的意義或許是從衰老開始計算。

永遠別小瞧老年人。

就像王朔說的那句:

「年輕算屁啊!誰沒年輕過,但你老過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e638175d544f67d32a01eaf9265f8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