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編74師被滅時,黃百韜離張靈甫才幾公里,為何不用火炮援助?

2023-01-19     羲和奇談

原標題:整編74師被滅時,黃百韜離張靈甫才幾公里,為何不用火炮援助?

戰爭局勢變幻莫測,每一場戰役在真正結束之前,勝負都是未知的。即便是再厲害的將軍,也不敢在哪一次打仗時說自己有十成把握,而且過分自負輕敵是大忌,容易看不清真正的局勢,讓己方陷入絕境。

孟良崮戰役對於我國解放軍來說,是意義重大的一戰。此戰中,國民黨軍74師在滿編的狀態下被解放軍全殲,整個華東戰局被徹底扭轉。74軍是國民黨五大主力之首,張靈甫帶領這樣一支部隊,為何會打出慘敗之仗?當時距離張靈甫僅僅3公里的黃百韜,又為何不用火炮進行援助?

張靈甫自負輕敵

在抗日戰爭中,國民黨74師打出了非常輝煌的戰績,榮獲「抗日鐵軍」的稱號,曾經讓日軍聞風喪膽。這支軍隊戰鬥經驗豐富,戰鬥力也非常強,一直很得蔣介石看重,是國民黨軍中的王牌戰隊。張靈甫也是國民軍中的一員虎將,抗日戰爭時打下無數勝仗。後來曾經和華北野戰軍交手,也在漣水之戰中重創過我軍,因此在孟良崮戰役開始之前,張靈甫是信心十足的。

在張靈甫的設想之中,他帶領74師吸引我軍全部火力,並拖住我軍,等待國民軍其他部隊到達,對我軍形成合圍之勢,全殲我軍魯東地區主力。而我軍這次的戰略方針恰好也是集中兵力,絕不分散,保持兵力上的優勢,等待時機一舉殲敵。從戰略上來看,雙方都有可行性,最後的成敗關鍵就看74師能否堅持到援軍到達。

戰略大方向可行,但是在戰術具體布置上,張靈甫卻敗給了自己的自負。74師兵力3萬左右,而且全軍美式裝備,張靈甫自認很有優勢,沒有等待其他友軍,協同步調,而是孤軍冒進,中途收到了黃百韜的電報命令,讓他暫緩行進,等待與25師、83師的匯合,張靈甫無視了這條命令,繼續向前推進。

兵敗如山倒,全軍覆沒

探查到74師的情況之後,我軍馬上取消本來首先進攻7軍、48師的計劃,改為優先圍殲74師,張靈甫冒進,便於我軍切斷其退路,進行圍剿。而且張靈甫與為人跋扈,與國民黨軍多個部隊積怨已久,被我軍圍攻也不會及時得到援助,再者,74師這支王牌軍隊如果被殲滅,敵軍士氣必然大跌。

按照我軍計劃,華野主力正面進攻,其他兵力蔭蔽集結,在複雜的地形中尋隙穿插,打敵軍一個出其不意。我軍用了三天時間,提前進行兵力部署,占據了楊家寨、佛山腳等地,為之後攻打74師做準備。13日晚上,我軍切斷了74師與25師和83師的聯繫,第4、第9縱隊正式從正面發起攻擊。

14日,張靈甫匆匆向孟良崮、垛莊方向撤退,華野一縱六縱搶先占領垛莊,74師退無可退,被我軍包圍在孟良崮。張靈甫認為占據了制高點,一定能夠堅守到援軍到達,因此並不慌張。國民黨援軍在路上之時,我軍也加速了進攻,因為必須趕在對方援軍到達之前重創74師。

15日,面對我軍的正面總攻和多路突擊,74師竭力抵抗,激戰將近20個小時,16日上午我軍已經拿下了74師的全部陣地,全殲敵軍,張靈甫也當場陣亡。

黃百韜有心無力

張靈甫在失敗之前,一直等著國民黨援軍的到來,但是並沒有等到。因為之前張靈甫的冒進,其他部隊落下了較遠距離,收到求援信息後趕來,卻沒來得及趕到,在74師全軍覆滅之時,有的援軍還與其相距十幾公里。

黃百韜的部隊是行進較快的,最終與74師的距離已經不過3公里,黃百韜為什麼沒有用火炮支援一下張靈甫?很多人疑惑,不過是3公里,用了火炮也許就能為74師爭取到生機了。其實,黃百韜不是不想支援,而是形勢不允許。

黃百韜在趕來的路上,也受到了我軍阻擊,被拖延了時間。至於能夠遠距離攻擊的炮火,黃百韜卻是根本不能用也不敢用。火炮是大範圍攻擊,隔著3公里的距離,黃百韜根本難以辨認74師和我軍的具體位置,一旦開火,很可能會誤傷74師,直接幫了倒忙。知道張靈甫陣亡的消息之後,黃百韜心中十分悲痛,也知道國民軍這次已經毫無勝算,只能專攻為守。

結語:

每一場戰鬥都是非常複雜的,任何一個小小的因素都可能會對結局勝敗產生影響。孟良崮戰役74師慘敗的原因也有很多,張靈甫的衝動冒進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當時他聽從了黃百韜的建議,放緩步調與其他師匯合,也許此戰結局不會如此慘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e25e7da6aeacd94547f0696042d6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