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幾個關鍵詞總結2023年相機市場,你會給出什麼,缺貨、漲價,還是復古、AI、全局快門、國產鏡頭、Red訴訟案?也許後面幾個會有爭議,但缺貨、漲價一定會得到全票通過,相機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在眾多行業出現產能過剩下,為何在2023年相機依舊缺貨,導致價格上漲?
缺貨、漲價是常態
在11月9日,富士日本官網宣布調高X-H2、X-H2S、X-T5、X-S20多款相機以及X、G卡口鏡頭售價,漲幅達到8-30%,僅有少數新品倖免。官方給出的理由是原材料、製造和物流成本上漲,超出了公司的消化能力。相比疫情期間日系品牌漲價通告,最大變化是少了「受疫情影響」幾個字。
數位相機作為電子消費品,雖有一定工具屬性,但是其使用的電容、電源管理晶片、電機等零件具有很高通用性,在疫情期間不得不與其它電子設備搶有限的零件,缺貨、價格上漲難免。可在疫情結束,很多零件恢復了供應,甚至出現了替代品,比如說STM32疫情期間漲價到數百元一顆,現在不僅恢復到原價,甚至有海量的國產替代品。
可事實上相機真的缺零件,在P&I2023期間,負責松下相機相關業務的玉木健太郎、玉木健太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卡片相機(固定鏡頭數位相機)零部件供應非常緊缺,松下在無法採購到零部件時,會停產卡片相機。答案顯而易見,現在相機缺的不是通用零件,而是針對相機製造的零部件,在過去10年里數位相機銷量不斷下滑,減少需求,加上近幾年的打擊,日本本土的相機配套產業可能受到嚴重衝擊,加上相機企業沒有進行扶持,造就了今天的結果。
另一方面,相機企業在過去幾年漲價潮中嘗到甜頭,它們很可能認為保持輕度的缺貨能夠更好保持利潤——佳能2023財年第三季度相機銷量減少了0.2%,可營業額比2022年同期上漲了4.9%。既然保持現有狀態更能賺錢,那就沒必要斥資扶持配套產業了,缺貨、漲價、高價已是常態,入門無反套機將在五千元起,熱門一點相機、鏡頭都得加錢搶購,利潤不高卡片機甚至會被逐步放棄。
在缺貨、漲價的同時,Newswitch(日刊工業新聞社)認為中國市場有力拉動了相機市場復甦。它統計了CIPA的2023年前9個月數據,全球共售出569萬台相機,同比下降了0.6%,但是銷售金額大幅度上漲了11.7%,達到了5253億日元,其中共有118萬台相機是銷往中國市場的,在2019年中國市場全年銷量為145萬台。與之對應的是,日本市場在2019年出貨量是231萬台,但是2022年減少至92萬;歐洲市場2022年銷量較2019年下降了50.3%,只有239萬台。對此,以為CIPA工作人員表示,「我聽說中國經濟正在降溫,但相機表現良好。」 尼康董事兼高級執行官德成洋介也表示:「我們並沒有感受到中國經濟放緩帶來的太大影響。」
目前,CIPA尚未公布2023年全年的相機銷售數據,但從現有數據來看,全年出貨量最理想的情況也不過是小幅度增加,因為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相機市場的回暖受到了阻礙。但是,銷售金額相信會同比增長不少,畢竟相機的價格越來越高了。
國產鏡頭持續發展
在日系擺爛的同時,國產鏡頭卻是意外的給力——更多品牌推出自動對焦鏡頭,規格有所突破,還加入了一下一些意想不到的技術。因為佳能封殺第三方RF卡口自動對焦鏡頭,以唯卓仕為代表的國產自動對焦鏡頭早已揚名天下,在2023年更是有多個國產品牌——老蛙、岩石星、七工匠、思銳、星耀推出了自動對焦鏡頭,加上「老」品牌在不停擴展自動鏡頭產品線,國產鏡頭無意中形成了差異化競爭。
如果說唯卓仕AF 23/33/56mm F1.4是適馬三劍客的平替版,那思銳狙擊手23/33/56mm F1.2系列則是一種超越,全系列光圈達到了F1.2,同時提供索尼E、富士X以及尼康Z多個卡口。當然唯卓仕也沒閒著,一直在擴展APS-C畫幅的Pro F1.2系列鏡頭,不久前就發售了AF 27mm F1.2 Pro。
與此同時銘匠一手抓復古,一手抓性價比,推出了AF35/56mm F1.8鏡頭,為APS-C無反相機用戶提供了不到千元的F1.8大光圈鏡頭,頗有單眼相機普及之時的小痰盂、人類光學精華的意思。
在國產鏡頭爆出之初,老蛙是一家很吸引眼球的廠商,尤其是「神鞭」,為了廣大攝影愛好者、專業用戶提供了一個新的拍攝視角。可在鏡頭自動化過程落後於同時代國產鏡頭早上,於是在推出AF鏡頭,錯位競爭,推出了一支10mm F2.8超廣角定焦鏡頭。
永諾是中國攝影愛好者非常熟悉的閃光燈品牌,近年它一直在進行轉型,一是推出針對直播行業的M43相機,二是大力發展自動對焦鏡頭,最初是「山寨」尼康、佳能專利過期,現在是原創鏡頭,今年就帶來了首支國產AF變焦鏡頭YN 12-35mm F2.8-4 M以及YN11mm F1.8S DA DSM WL。相比定焦鏡頭,變焦鏡頭機械更為複雜,假以時日終能實現,YN 12-35mm F2.8-4 M出現讓永諾斬獲了「首個」名號,但相比之下YN11mm F1.8S DA DSM WL更有創意。
A-B對焦相機鏡頭不是什麼功能,騰龍已早已實現,可是實用性很差——開啟鏡頭的A-B對焦功能需要有線連接到PC或是安卓手機上,用對應軟體或APP進行設定,而且調用A-B對焦功能通過鏡頭上Fn自定義按鍵實現的,無法離機操作,操作時容易導致畫面震動。永諾做法是在YN11mm F1.8S DA DSM WL鏡頭中內置Wi-Fi模塊以及標配遙控器,用戶通過遙控器即可實現A-B對焦,解決了騰龍不足。
在看到國產鏡頭進步的同時,我們依然要看到不足,缺少變焦鏡頭、長焦鏡頭,仍未突破光學防抖技術,使用的是STM步進馬達,需要攻克音圈馬達,等等。
國產鏡頭崛起只是一方面,中國品牌在雲台相機、運動相機、無人機多個市場已經處於領導地位,雖然我們無法從CIPA數據中知道這些產品銷量、銷售金額,但存活的品牌中就能知曉中國品牌如何強勢——索尼RX0系列就已無人問津,運動相機市場是GoPro、大疆、Insta360三分天下,其中兩家是中國品牌;雲台相機完全是中國品牌主導,今年大疆推出1英寸底的Osmo Pocket 3後再次引燃了消費者對雲台相機熱情;無人機不用多說了,烏克蘭、俄羅斯用戶都說好。
迎接巴黎奧運會
2024年是一個相機大年,現在6月份會在德國舉行2024年歐洲足球錦標賽,為期長達一個月,在球賽落下帷幕不久,2024年巴黎夏季奧運會接踵而來,在短短半個月時間裡會決出超過300面金牌,專業級攝影器材需求激增。
為了迎接體育大年,佳能、索尼、尼康御三家在2023年已著手布局,索尼在11月推出了A9 III無反相機與FE 300mm F2.8 GM OSS鏡頭,首次將全局快門技術引入專業相機當中,能夠拍攝沒有果凍效應的圖像,FE 300mm F2.8 GM OSS減重至1470g,與傳統70-200mm F2.8鏡頭相近,大大提升靈活性與降低了負擔。
早在4月份,佳能推出了RF100-300mm F2.8 L IS USM鏡頭,近期又發布了重新定義大三元的RF24-105mm F2.8 L IS USM Z,在RF卡口上實現了15mm-300mm焦距無縫銜接F2.8大光圈。而尼康方面,與奧運會密切關聯2023年新品不多,不過目前有消息指尼康可能推出了A9 III版的Z9H,或是為Z9提供雞血版固件,但一切有待證實。
耳機:技術放緩 形態求新
說到音頻市場,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相信大部人是TWS真無線藍牙耳機。在蘋果AirPods推動,真無線耳機在過去幾年時間飛速普及,價格更是屢創新低,可飛速發展意味著很快遇到瓶頸——作為降噪耳機發明者,Bose今年推出兩款QuietComfort Ultra消噪耳塞/耳機改用高通晶片,真無線耳機、降噪耳機恐怕在短時間內技術很難有所突破了。
但技術發展停滯不等於發展放緩,因為耳機市場有了新的發展方向——開放式/不入耳耳機。在2、3年前索尼、韶音已經瞄準了這一市場,其中韶音專注運動市場,大獲成功,也表明了市場對開放式/不入耳耳機的強烈需求,因而在2023年新品多起來,競爭也激烈起來,索尼推出了Float Run,華為將推出FreeClip,Cleer、韶音、Oladance已經刺刀見紅起來了。
結語
在2022年佳能高層在接受採訪時,曾指出相機市場基本見底,將會恢復增長。但2023年全球經濟形式不佳,相機市場更多是進入一個平穩期,銷量短時間內難以激增,相反價格在一直走高。在2024年還是競技體育大年,不出意外的話,CNS御三家新品與產能會優先保障專業級攝影器材,因此相機會持續高價、供貨緊張狀態。不過國產攝影器材飛速發展當中,希望能打破被日系品牌牢牢控制的相機市場,帶來一些新氣象。
在音頻市場,真無線耳機在技術層面已經遇到瓶頸,消費者可以多關注開放式/不入耳耳機,華為入局估計帶動其它手機品牌跟進,迎來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