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全力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聯合途牛等多家優秀網絡平台共同推廣「交響絲路 如意甘肅」旅遊品牌,大力開發精品旅遊線路,深度推廣特色旅遊資源。在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的不懈努力下,近來捷報頻頻,此次榮獲途牛旅遊口碑甄選「2018年最佳旅遊目的地」也是實至名歸。
王岩
為什麼會是甘肅?
因為2018年,甘肅旅遊人次和綜合收入持續井噴式增長,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絢麗多姿的自然風光,吸引海內外遊客到此感受如意甘肅的獨特魅力。
自由飛翔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是她,金戈鐵馬,崢嶸歲月。
「勸君更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是她,行路萬里,生死之交。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是她,駝鈴馬幫、大漠孤煙。
lukelulu
絲綢之路,長城邊關,
河西四郡,大漠孤煙,
黃土高坡,甘南草原······
在充滿傳奇色彩和浪漫神韻的絲綢古道上,
在遼闊的中國西北腹地,
甘肅傳承著華夏民族八千年的文化與文明,絲綢之路三千里的輝煌與夢想!
西部塵埃
你知道的甘肅
或許是黃土一片,是漫天黃沙,
是戈壁灘上久久不見人煙,大地龜裂如同肌理的乾枯與荒涼
但你不知道的甘肅其實絢麗多姿!
是時候拋開那些刻板的印象了
拋開那些對甘肅的固有偏見。
甘肅,不只有敦煌莫高窟和蘭州牛肉麵
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走進甘肅,
看它是如何成為途牛2018年最佳旅遊目的地的
隴東南
景色秀比江南的甘肅秘境
靜水流深427
或許甘肅太過豐富的景觀讓隴東南深藏不透。然而正因如此,這裡還保持著難得的寧靜。橫貫的秦嶺和縱向的隴山交會,讓隴東南可以包攬黃土高原的溝壑縱橫和原始森林的山清水秀,這裡也是自古以來西出關外和南下蜀地的要塞。
沸冰
這片甘肅最東邊的土地孕育了大地灣繽紛的彩陶,也是傳說中伏羲的故里;
絲綢之路的繁盛,不僅留下了天水麥積山這座「東方雕塑館」,
還有南北石窟寺和大雲寺的佛舍利;
大自然在這裡呈現出不同的面貌,總有吸引你的那一片獨特的風景。
麥積山石窟
蘭色de風
麥積山石窟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飛架」,層層相疊,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形成一個宏偉壯觀的立體建築群。古人曾稱讚這些工程:「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眾中還流傳著「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的諺語。可見當時開鑿洞窟,修建棧道工程之艱巨、宏大。麥積山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餘平方米壁畫,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
麥積山石窟位於秦嶺山麓之中,周圍峰巒疊嶂,遊客經過驚險棧道攀爬(說實在,即以我的體力,精神穿行在該棧道之間,都有一種膽戰心驚,兩股戰戰之感),登石窟頂,即可一路觀古人留下的文化藝術結晶,又可將美景一收眼底,甚是快哉!如遇雲霧天氣,還可以觀賞「麥積煙雨」的奇妙景色。
zhuxuanping
崆峒山
靜水流深427
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 。傳說黃帝問道於崆峒山的廣成子,因此被稱為道家第一山。西經奇觀第一山,古樸峻險,崆峒天下秀。文人詩,墨客畫,古往今來,千古盛華夏。
靜水流深427
對大多數武俠迷來說,對崆峒山的了解也許更多源於金庸的武俠小說。崆峒屬於六盤山的支脈,主峰海拔2100多米,如一道拔地而起的天然屏障。儘管相對高度不過600多米,但整個山系幾乎都是經過大自然打磨的丹霞絕壁。遠遠望去,山上的亭台樓閣似乎懸在絕壁邊緣,雲霧繚繞,憑添一分仙家氣派。
居遠
甘南
九色甘南,尋夢的地方
這裡是足以媲美西藏的梵天凈土,空氣里都瀰漫著信仰的烏托邦,遠離塵世的聖境天堂、夢中的香巴拉,《國家地理》攝影師約瑟夫·洛克說:「我平生未見如此綺麗的景色」。如果你還沒去過甘南,就不要輕易說跑遍了藏區。
大劉
甘南是中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位於甘肅省西南部,與青海、四川毗鄰,屬於安多藏區,州府是合作市。除了美麗聖潔的高原風光,甘南還有濃郁的藏傳佛教文化風情。這裡曾經是古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的黃金通道,是青藏高原社會大系的主要窗口。電影《天下無賊》曾經也在甘南取景拍攝,這裡如世外桃源般遺世獨立,每走一步,如詩如畫的美景都滌盪著嚮往自由的靈魂。
PictureZhou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於甘南的夏河縣,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宗主寺之一,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藏密學院,擁有中國最完整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它占地1234畝,比夏河縣縣城還要大,儼然就是一個小城鎮。鼎盛時期,這裡的僧侶多達4000餘人。
拉卜楞寺外牆由2000多個轉經筒組成,是世界上最長的轉經廊,轉完一圈並觸摸到每個轉經筒至少需要一個多小時。如果要在拉卜楞寺找一個俯瞰全景的地方,那一定要去西南角的貢唐寶塔。
郎木寺
郎木寺不是一座寺院,而是位於甘南碌曲縣的一座小鎮,以寺名鎮,鎮亦因寺而名!在四川和甘肅兩省的交界處,周圍被草原、樹林、山丘、紅色的石崖圍繞,環境優美,素有「東方小瑞士」之稱。
小鎮上,一條寬不足2米的小溪蜿蜒而過,將鎮子分為兩半,兩邊的人們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傳達著對信仰的執著。這條小溪有一個很氣派的名字——「白龍江」,沿溪而上可以徒步白龍江峽谷,景色十分美麗。
鎮子西北的一半屬甘肅,東南的一半屬四川。在小溪邊,漢、藏、回3個民族的居民浣衣汲水、曬大佛、做禮拜,過著平靜安穩的日子。
在高原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的寺廟金頂和鎮里閒適的僧俗眾,使得小鎮神秘而又充滿生活氣息。美麗的自然風光、純樸的民風民俗、濃厚的宗教文化…深深地吸引著國內外的遊人慕名而來。
扎尕那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逃離的願望,天堂太遠,塵世浮華,那不如去扎尕那。然而知道扎尕那的人卻很少,鮮有聽聞。《中國國家地理》曾經評出「十大非著名山嶽」,其中就有扎尕那山,位列第四,小五台山、武功山、海陀山也在其中。
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師約瑟夫·洛克曾在甘南的迭部縣考察,並寫道:「迭部是如此令人驚嘆,如果不把這絕佳的地方拍攝下來,我會感到是一種罪惡。」 「我平生未見如此綺麗的景色。如果《創世紀》的作者曾看見迭部的美景,將會把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裡。」
可見扎尕那聚集了迭部縣甚至整個甘南之精華所在,這裡四村一寺坐落城中,群峰拱立,翠柏環繞,山坡上梯田層疊,民居鱗次櫛比、幡迎風飄揚,每天清晨雲霧繚繞,宛若世外桃源。
蘭州
黃河水奔騰不絕,牛肉麵日夜飄香
黃河穿城而過的地方,就是蘭州。
西北民謠的沉重,聽過一次便難以忘懷,仿佛雙耳灌進了秋風與黃河。
Z_moon
這裡的河水舀一勺有半勺泥,
這裡的山嶺在美學和地理學上都貧瘠得極其徹底。
坐落在幾何版圖中心,卻是西域眼裡的中原,中原眼裡的西域。
荒涼到極致的浪漫,這就是蘭州。
弓長弓也
「黃河水奔騰不絕,牛肉麵日夜飄香」,大概是對蘭州最好的註解。「有酒、有肉、有蘭州」是每個蘭州人骨子裡的信仰,滿大街的手抓餐廳和牛肉麵館是他們離不開的生活情調。一包「蘭州」牌香煙或一瓶黃河啤酒,都可以從他們那裡聽到一段蘭州故事……
雷阿諾
中山鐵橋
海濤RUNner
百年滄桑中山橋,被譽為「天下黃河第一橋」
中山橋自建成至今,已度過了108個春秋。百年以來,中山橋,經歷了無數次冰凌衝擊、洪水沖刷、地震搖撼、風雨剝蝕、車船碰撞,以及兩次大規模戰爭的洗禮。歷經滄桑之後,他依然如一名堅強的戰士,用自己鋼鐵的脊樑,擔負起通達黃河兩岸的重任。
心照不喧
「黃啟炎傳,鐵漢秦章光隴板;河清海晏,橋虹耀彩衛金城。」
如今,這座古老的橋樑依然橫跨黃河之上,與白塔山相呼應。舉頭迎白塔,緩步過黃河。對岸兩山峙,中流意興多。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座古老的黃河鐵橋已不是溝通黃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敬仰它,因為它像一部史詩,飧刻著蘭州古往今來歷史的變遷,展示了蘭州人璀璨藝術的畫卷!
周邊
炳靈寺
陳吉吉
世上本無佛,拜的人一多
也便有了佛
佛光十萬,高臥炳靈
每一窟皆由無名者開鑿
高峽之中,丹崖之下
黃河,著一身布衣緩緩走過......
陳吉吉
炳靈寺創建於西秦,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擴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隨著古「絲綢之路」衰亡,炳靈寺也漸漸地失去光彩,如今絲綢之路又盛起,相信炳靈寺也一定會再次揚名天下!
陳吉吉
黃河石林
見怪不怪
黃河石林,亘古曠世的獨特地貌奇觀。
黃河拍打著細浪,從聳立的石林中,陡峭的岩石旁流過去,固執地向乾涸遙遠的北方挺進。風吹過,水涮過,千萬年的歲月,靈動和冥想,一路歌舞狂歡。突然一剎那就是永恆……
GAGALing
山峰如聚,黃河石林以它非石非岩的特質,在這塊土地上托起一個立體的神話。刀鋒擁擠,千軍涌動,萬馬奔騰,這儼如一個拼殺的戰場。穿越石林,你會不自主地感知黃土高原的陽剛的軀身,緘默的神態,堅毅的面容,它在風雨中矗立,日復一日,從不願放棄對大地的眷戀,對太陽的嚮往。
楊凱奇ANDY
究竟是風剔刻了,還是水涮鑄了這樣的景觀?凌起的那樣剛強凌厲,飄散的又這般呼擁靜美,剛柔相濟。黃河石林,背負厚重的黃土,背負著西北的豪放與沉重,守護在這片大地上,守護著一方子民!
河西走廊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河西走廊,一段交織文明的道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
當張騫這位極具開拓和冒險精神的漢帝國友好使者鑿空西域時,這條綿延在黃河以西的窄長通道,開始成為金戈鐵馬的征途,商旅綿延的古道,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國際通道。
夢之子
河西走廊就是「中國道路」的隱喻,它通向的是以中國為本位的大國形象。一個古老的中國故事,開始了她的盪氣迴腸的全新篇章!
無論是以莫高窟、馬蹄寺為首的佛教石窟群,
還是漢、明長城的烽燧邊牆,
抑或是壓箱底的一座座古城遺址......
即使馬幫駝鈴已經失,殘陽夕照依舊。
雷台漢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首膾炙人口的《涼州詞》,說的就是現在的武威。「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當年漢武帝始設河西四郡的時候,武威就是其中的一郡,得名來自於漢武帝表彰軍隊大破匈奴「武功軍威」,至今還沿用著當年的名稱。
距今已經有1700多年的歷史的雷台漢墓是舉世聞名的稀世珍寶、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出土地。進入到墓穴,撫摸著漢代的牆磚,可以感受到歷史帶來的厚重的滄桑感,閉上雙眼幾千年前金戈鐵馬征戰匈奴的轟隆馬蹄聲也鞭撻而來。
張掖丹霞
張掖是古時河西走廊四郡之一,地理位置險要,正所謂「不望祁連山上雪,錯把張掖當江南」。在張掖,你會發現粗獷的大西北也有柔美的一面。
七彩丹霞地貌最震撼人的便是顏色,在黃昏時間更加變幻無窮。一層黃色、一層紅色再配上一層淡淡的土灰色,層次分明、線條曲折。紅的如火,黃得似金,灰的如鋼,顏色相配得異常醒目,看後不由得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好像上帝手中攥著這三種顏色的畫筆,隨意的一掃而過。這是浪漫的顏色,是愛情的細語,是大自然的微笑,是只有懂得的人才會明白的秘密。
令狐沖zk
莫高窟
來河西走廊沒有人會錯過莫高窟。
推開大門,光線穿透黑暗,光柱里塵埃動,沉寂已久的歷史被喚醒。當瞳孔適應了光亮的變化,剎那間,滿室妙華,宛若琉璃世界:藻井上的飛天、坡頂的千佛、石龕里的塑像、中心的塔柱、兩壁的經變圖⋯⋯
彈指間,千年生滅,而消失的鮮卑族、令人神往的唐王朝、神秘的西夏國,卻都以信仰和藝術的形式,存留在沙山下的這片石窟里。
蔚藍天空下,七百餘洞窟齊齊沉默。沙石的蒼黃色提醒著我們身在戈壁的事實。那些前赴後繼的人啊,他們作畫,他們修行,他們站在狹窄的洞口,外面是一成不變的荒涼河灘,還有那獵獵不休捲起黃沙漫天的熾烈罡風。
妖豆
鳴沙山和月牙泉
自古歷來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難以共存,但在鳴沙山中,卻能看到沙漠與清泉相伴為鄰的奇景。月牙泉被鳴沙山環抱,因水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充滿了色彩和生機,宛如大漠羌笛聲中的一段江南牧笛聲,婉轉清揚,歡快靈動。
吳加棟
當夕陽緩緩消逝,被日光炙烤了一天的鳴沙山遽然降溫,堅守天際的晚霞終於被夜色吞噬,喧囂的人群逐漸散去。鳴沙山和月牙泉最神奇的時刻也許就在此時。
一面是燈火星星點點的村落和城市,轉個身就是大漠的孤寂無語。
匠人旺旺
有這樣一片土地
乾旱濕潤、戈壁高原、沙漠雪山同在
孤傲、冷漠、自由、熱烈同在
它有大西北獨有的
粗狂的風格,豪放的氣勢
又不失江南的靈秀
它就是
中國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