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眼尬吹,硬剛楊紫?成毅新劇,真不行…

2023-08-02     十點電影

原標題:閉眼尬吹,硬剛楊紫?成毅新劇,真不行…

文 | 十點電影原創

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兩大高手上演巔峰對決。

一個揮揮衣袖,遂掀起海浪呼嘯。

一個見招拆招,身後便捲起波濤。

你來我往,舞劍弄棒。

倆人大有不分出勝負不罷休之意。

單看老妹兒的描述,寶子們應該能猜出來這是武打畫面,講的是部武俠劇。

這麼說是沒錯,但作為古裝武俠愛好者的老妹兒入坑後發現,

熱搜刷到飛起的巨製,越刷越感覺不對勁兒 ——

播出前,本劇號稱 集英雄兒女、高手對決、懸疑奇案等諸多熟悉獵奇的江湖元素於一體,怎麼看都有 大爆之相。

上線後,劇集熱度的確全面飄紅,開播5小時站內彈幕量破2150萬,各種話題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老妹兒也趕緊蹭上一張 「蓮博基尼」車票,跟李蓮花、方多病、笛飛聲三位成員仗劍走天涯,破解謎案。

可連刷N多集後,所謂鮮衣怒馬、波譎雲詭的江湖風雲,我是真沒感受到那味兒啊。

有意思的是,競爭異常激烈的暑期檔,正和《蓮花樓》對壘的是隔壁楊紫主演的古偶劇《長相思》。

兩個人之前合作過《沉香如屑》,也算小爆。

現在各自扛劇,誰家能殺出重圍,結局尚不明朗。

但今天要說的這部《蓮花樓》,老妹兒是真覺得差了口氣。

探案蓮盟 江湖兒女

我們的男主李相夷(成毅 飾)本是孤兒,卻在功夫上天賦秉異。

他擅長使劍,號稱武林中使出最快的劍法之人,十七歲建立四顧門,二十歲便功成名就,結束武林混戰,從此歸隱江湖。

正所謂樹大招風,偏執的魔教金鴛盟盟主笛飛聲(肖順堯 飾)要做武林第一,非要與李相夷一決高下。

為此,他不惜殺害了李的師兄。

為了尋找師兄屍骨下落,李相夷不得已應戰,也就是我們開篇說的東海之戰。

兩個人難分伯仲之時,受奸人所害的李相夷因筋脈受損,最終體力不支落入海中。

眾人皆以為他遇難離世,多年來他雖不在江湖,但江湖仍有他的傳說。

不用猜就知道,男主肯定沒死。

那夜過後,他決定換個身份而活,從此不問江湖事。

他化名神醫李蓮花,開著一輛蓮花樓馬車,帶著一狗狐狸精,雲遊四海,但心中尋找師兄屍骨之志從未放下。

某次機緣巧合之下,李蓮花意外結識了剛在百川院(隸屬四顧門)當上刑探的方多病(曾舜晞 飾)

別看這方多病腦子不算多靈光,但人家出身於武林第一豪門的方家。

年少時方多病曾與李相夷有過一面之緣,因李相夷贈劍和話語鼓勵,方多病備受鼓舞,從此心中有了執念。

他發誓要學好劍術,將來定拜對方為師。

十年過去,李相夷銷聲匿跡,只有方多病堅信他還在世,他心中理想甚是偉大,即將四顧門再度發揚光大。

然而成為刑探之路並不易,方多病要先破獲三樁武林奇案,才能轉正有編制。

別說第一案便是要案,靈山派掌門人王青山在眾目睽睽之下化金身而死。

這麼離奇的案件,方多病自是無從下手。

好巧不巧的是,虧得他破案路上遇到了李蓮花。

李蓮花那一身本領可有機會展現了,很快便查明死因和兇手。

方多病一看,這是個神人啊,也發覺他是個假醫生,但對方實在是個人才。

留住李蓮花,定能屢破奇案。

但李蓮花深知江湖險惡,不願在涉足其中,也怕自己混跡於各大門派高手間,哪天在暴露了身份,連累到方多病。

但方多病就是軸,任憑你怎麼迷暈我離開我,我也要找到你,距離會給他指引。

而且命中注定這兩位就要在一起共事,因為方多病的舅舅單孤刀,就是李蓮花苦苦找尋的師兄。

當年李蓮花年輕氣盛,私自與魔教簽訂契約,兩個人道不同不相為謀,最終分道揚鑣。

單孤刀為人正派,遭敵方殺害,屍身不知下落,從此也成了李蓮花的一樁心病。

緣分使然,李蓮花和方多病從此並肩作戰,明面插科打諢來探案,暗中捍衛正義探江湖。

嗯果不其然,昔日老對手笛飛聲也在苦苦追查李蓮花的下落。

笛飛聲並非奸佞之人,當年李蓮花遭暗算也並非他所為。

李蓮花也中毒多年,時日不長。

英雄惜英雄。

為了能正大光明和李蓮花再度決戰,激起他重整山河的雄心壯志,笛飛聲決定等加入探案蓮盟, 一面幫其療毒,一面護他周全。

三個人分工明確,就此開啟江湖的一段又一段傳奇。

打戲不行 懸疑不足

《蓮花樓》改編自藤萍的原著小說《吉祥紋蓮花樓》,原作口碑不俗,字裡行間,古代武俠世界的意境就暗藏其中。

在劇作播出前,很多書迷和我一樣都對本劇報以相當大的期待。

可播出後,本劇口碑便兩極分化。

有人上頭,有人嘆息。

老妹便是那嘬牙花,表示不滿意的那位。

作為一部探案+江湖劇,懸疑自是重點,可探案部分拍得實在是 敷衍和降智。

就說這第一案吧,主角團推測死者被殺害的動機是因為他不能娶妻生子,想把家族產業留給私生子。

至於是怎麼推斷出來死者有私生子的,答就是因為他身上《三字經》,《三字經》只有小孩會讀。

至於死因呢,是李蓮花一眼瞅出來的。

第二案女死者有兩處傷痕,其中金針穿過心臟是致命傷。

而為何會有兩處傷則成了本案一疑點,要破這案子,那得多大費周章。

本劇倒是遵循了不拖泥帶水的原則,將突破案情的關鍵線索全靠幾張嘴輸出。

比如李蓮花根據侍女無意的一句閒話,便三下五除二推斷出本案混亂的倫理關係。

推測出誰是真兇,也是因為一個下人說,全城只有死者姐姐府上有這種紅泥、桂花。

這兩樣就粘在死者的鞋子下,兇手是誰不言而喻。

可真應了那句,一句漫不經心的說話,將主角疑惑解開。

整個破案過程太過順利,有一分鐘麼。

這恰恰成了本劇的糟心點,一部接近本格推理的作品,破案過程邏輯不嚴謹,繁瑣複雜的推理過程全無,也缺少了案件里最精彩的暗線埋伏。當然也不可能存在環環相扣、抽絲剝繭的懸疑精妙感。

無論是對標早期經典作品《狄仁傑探案》《少年包青天》,還是這幾年較為出圈的《御賜小仵作》《大宋少年志》等,顯然本劇在基本真實可信的推理過程。

單元案件切分的節奏把控,人性幽深的細節呈現上,均未達標,也讓很多觀眾難以入戲,看不上癮。

整體來說還是犯了我們大多古裝探案劇的通病:

輕推理,重搞笑,流量化。

懸疑推理不合格就算了,本劇在武俠部分的刻畫上也略拉胯。

一部號稱新古裝武俠劇,首要的不就是武打動作麼,通過令人眼花繚亂、行雲流水的打戲上,展現中國人骨子裡的傲氣與高貴。

而本劇顯然是打鬥場面不夠,剪輯、運鏡、特效、慢鏡頭來湊。

就說開篇這段吸引觀眾追下去的重要動作戲份,高手對決要有拳拳到肉的生死搏殺,刀劍相撞的火星四射,殺伐決斷的狠戾兇殘。

兩位演員面部表情變化不大,展示清宮的畫面也是軟綿綿的,沒有什麼內功的力度可言。

幾分鐘時間,幾乎沒有近景中景拍攝的一氣呵成的打鬥動作,沒幾秒就轉場。

演員說5分鐘的打戲拍了10天,能看出演員的努力,但動作嘛實在不夠連貫有力,也不能讓我們感受到揚鞭立馬的江湖意境。

之後幾個人再出現開打畫面,本應是精彩的「體迅飛鳧,飄若忽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場景,確實幾個威亞大遠景和迅速的場景切換替代,毫無武俠世界裡江湖英豪們一招一式那虛實相間的形式美。

而武俠+探案的編劇拍攝創作門檻本就較高,想拍好豈是易事。

這也就讓我們分外懷念《陸小鳳傳奇》那樣的經典之作,也值得我們去思考,未來應如何有質量保證地拍攝此類題材劇作。

逝去的武俠

不得不承認, 武俠影視作品斷代了。

隨著武俠影視劇市場前景的沒落,年輕觀眾的口味發生改變,大家即便是看武俠題材作品,也要以仙俠、玄幻或探案類為主線。

看帥哥美女在重情重義的江湖世界裡戀戀情深。

此類劇作多是打著重整江湖的旗號談戀愛,時不時撒糖給觀眾,吸引大家嗑CP。

即便像本劇這種幾乎無感情線存在的作品,也主打有趣討喜的人設。

男一號是智慧擔當,男二號走可愛路線,男三號武力值max,三個人組團打怪。

削弱探案的驚悚氛圍和一波三折過程,以及命運多舛的江湖兒女經歷種種,於不動聲色中道盡人生的殘缺淒涼這樣的深刻內核。

本質上走的還是以流量顏值經濟為主的市場。

再加上如今拍戲的成本周期縮短,在考慮成本的前提下,製作方也不會花費過多時間去拍攝打戲,大多數演員也不會去進行武術訓練,所以也不太可能出現「兩個相逢真對手,往來解數實無窮」的酣暢淋漓的畫面。

想當年我們華語影視作品就是靠涼雨知秋,青梧老死,一宿苦寒欺薄衾,幾番世道蹉跎的武打世界揚名立萬。

李小龍憑藉《精武門》《猛龍過江》等作品,向世人展示獨屬於中國的個性與力量之美。

之後胡金栓、張徹、楚原等大師,將中國武俠文化成功輸出。

翻江倒海的內功,飛花逐葉的內力,帶有舞蹈的風韻,在深厚的文化基礎上,大師們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盡情揮灑合理的審美想像。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八十年代至千禧年,金庸古龍梁羽生作品屢屢被搬上大熒幕,令狐沖、周淮安、小龍女等等華麗登場。

各方勢力混雜一團,一眾英雄豪傑,在青山綠水間與敵人相互過招,招式變化繁複,隨便一出手,就是塵土飛揚,於刀刀見血中包含難以超越的想像力。

還有《臥虎藏龍》,竹林之戰,森林茂盛,水流潺潺,山峰奇秀,峭壁聳峙,空間敘事中表達著情感的撩撥與慾望的流淌。

曾幾何時,我們坐看風起雲湧、亦真亦幻的世界。

想著能擁有天高雲淡,任我飄搖的自由,感傷荒漠無情,美人在水一方的悲涼。

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只是,回不去那個時代,也難有那樣的作品。

遠離濾鏡的江湖,就這樣消逝,終成一場夢。

醒來後也只能感嘆——

那是醉生夢死也掩不住的,蒼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dc9f3c93ef2ebbd6d155055da3ed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