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概念持續走強!蘋果等大廠已導入相關技術,受益公司曝光

2023-11-07     私募排排網

原標題:3D列印概念持續走強!蘋果等大廠已導入相關技術,受益公司曝光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私募排排網」。

近期,A股市場3D列印板塊持續走強,從10月24日至11月6日收盤,該板塊累計漲幅達14.08%,高於同期滬深300指數的4.56%。板塊個股中,11月6日,3D列印板塊更是迎來漲停潮,銀邦股份、森遠股份、東睦股份等紛紛漲停。3D列印板塊走強的背後,是近期多款熱門智慧型手機採用3D列印的鈦合金材質。

天風證券研報指出,配合鈦合金的3D列印技術可以使得產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因此高端手機材質向鈦材質轉變或將成為行業趨勢。隨著成本的降低與表面精度的提高,鈦合金3D列印在消費電子市場的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空間廣闊。

值得一提的是,各手機主要龍頭公司在新品引入3D列印技術,使得3D列印技術在鈦金屬上的使用愈發受到重視。因此,筆者在文末統計了3D列印板塊核心受益標的,供讀者參考。

多家手機大廠新機導入鈦合金材料,市場規模劍指百億

鈦合金是指以鈦為基礎加入了其它元素組成的合金,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結構金屬,具備強度高、耐蝕性好、耐熱性高等特徵,在航天航空、汽車工業、核工業、化工石化、牙科和醫療修復等領域應用廣泛。

不過,近年來隨著消費電子產品輕薄化、耐久性與設計自由度要求不斷提高,鈦合金在高強度、輕量化、耐腐蝕等方面具備顯著優勢,成為較為理想材質,符合消費電子材料發展方向。

由於鈦合金材料的加工難度大且材料良率較低,成本高,過去在消費電子領域一直沒得到廣泛使用。隨著 3D 列印工藝和材料結構創新,鈦合金有望成為 3C 電子領域重要的材料創新方向。近期蘋果、小米、榮耀等消費電子龍頭旗艦產品均引入了3D列印鈦合金材質。

2023 年 7 月,榮耀發布摺疊屏手機Magic V2,鉸鏈的軸蓋部分首次採用鈦合金 3D 列印工藝,寬度相較於鋁合金材質降低27%,強度卻提升 150%,實現輕薄與可靠性的平衡,成為 3D 列印鈦合金在手機上的首次規模化。

9 月,蘋果發布 iPhone 15 Pro 採用鈦合金外殼,是迄今最輕的 Pro 機型,並宣稱下半年發布的 Apple Watch Ultra 智能手錶上,部分鈦金屬部件將採用 3D 列印技術。

10 月,小米發布小米 14 系列手機,小米14 Pro鈦金屬特別版手機正式發布,深灰色機身,採用99%鈦金屬中框。目前小米14Pro鈦金屬僅16GB+1TB一個版本,售價6499元,銷量火爆,目前,淘寶、京東平台上,這款手機均處於缺貨狀態。

另外,三星S24 Ultra手機方面,據Techweb,三星下一代旗艦Galaxy S24 Ultra將會採用鈦合金材質,它將對標同樣採用鈦合金的iPhone 15 Pro Max,新款手機有望在今年底亮相。

市場規模方面,據IDC數據,2022 年全年手機出貨量12.1億台,同比下降 11.3%。浙商證券研究所通過敏感性分析對鈦合金滲透率、加工成本導入進行假設。如在5%滲透率、200元加工成本的中性假設下,市場空間有望達121億元

3D列印產業鏈核心概念股出爐!

3D列印行業大致可以分為上中下游三個環節。其中上游環節為原材料及零件,包括3D列印原材料、核心硬體和軟體等;中游為3D列印設備和服務,其中在產業發展初期國產化率尚不高的情況下還存在3D列印設備代理商;下游主要為航空航天、汽車、醫療、消費及電子產品等領域。

其中,3D列印原材料是影響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目前使用的金屬粉末要求純凈度高、球形度、粒徑分布窄、氧含量低,當前國內的金屬3D列印材料已經基本滿足國產設備及下游需求。核心硬體方面,隨著國產振鏡和雷射器的研製成功及性能提升,目前已實現部分進口替代。

另外,中游3D列印設備是產業鏈的核心主體。增材製造設備製造商研發、生產列印設備提供給下遊客戶使用,並根據客戶反饋不斷更新換代,向上游傳遞市場需求,推動產業鏈水平提升。

對此,中信證券研報指出,應當重點關注三個方向:

一是鈦材供應商:無論是3D列印需要的鈦合金粉末還是CNC工藝所需的鈦合金棒材等,都來自於上游鈦材加工,相關廠商將持續受益下游需求釋放紅利;

二是加工環節關注3D列印設備廠商與CNC工藝潛在受益者,鑒於目前3D列印設備核心零部件仍主要裝配進口產品,規模化國產替代尚需時日,因此整機設備供應商是主要受益者。CNC端由於鈦合金材料加工難度更高,應關注高端數控刀具需求釋放;

三是後處理環節廠商:鈦合金結構件在3D列印或CNC工藝製成之後均需經過後處理環節,包括熱處理、打磨、拋光等。

筆者根據Choice數據篩選出了3D列印產業鏈核心概念股。其中,森遠股份、科力爾、傑普特、華工科技、東睦股份今年以來漲幅均超過了70%。

風險揭示:本文所涉及的內容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與準確性,分析結論僅供參考,所涉及品種均不構成實際投資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將其用於商業用途。轉載、引用、翻譯、二次創作(包括但不限於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現作品內容)或以任何商業目的進行使用的,必須取得我司許可並註明作品來源為私募排排網,同時載明內容域名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da8d1e66fa1b8b01a8a60ad388e5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