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些,你的定投就離成功不遠了

2019-07-29     微笑書寫青春

如果我知道我會死在哪裡,那我就永遠不去那個地方。——查理•芒格

隨著定投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小夥伴選擇了定投。

為了提高定投勝率,我們總結出定投失敗的八個常見因素。

避開這些「坑」,你的定投就離成功不遠了。

01、總是「等等等」

日月既往,不可復追——曾國藩

不少小夥伴認可定投,也打算做定投,但喜歡「等等看」。

有等著行情下跌撿便宜貨的、有等著行情好轉追漲的…

其實,定投不用刻意擇時。

首先,單次定投扣款對整體成本的影響很小,什麼時候開始第一次定投,並不重要。

第二,即使最低點定投,收益也不見得更好。某一次的低點定投似乎「抄了指數的底」。但之後指數一路上行,實際上錯過了更多低位買入的機會。

第三,即使不幸定投在高點,也不一定會被「套牢」。

我們從上證指數史上最高點6124點(2007年10月16日)開始定投。截至2019年7月22日,近12年的時間裡,這筆定投的收益率為6%(年化收益率為0.5%)。

收益不算高,但期間上證指數下跌了52.6%。

上證指數漲跌幅與定投收益率

20071016-20190722

如果多「等等」,從1664點開始定投(2008年10月28日,6124點以來的最低點),截至2019年7月22日,定投盈利8.03%(年化收益率0.72%)。

但這僅僅比從6124點開始的定投多盈利2個百分點。

(最)低點定投,可遇不可求。

而且即使等到最低點定投,也只是這一期的成本低。隨後市場上漲,成本會逐漸增加,一、兩期的低成本對整個投資來講,意義不大。

02、定投的錢太多

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左傳

萬事都得有個度,定投的錢也如此。

如果「動用」了家庭必要開支,甚至借錢定投,那就得不償失了。

我們也提過多次,定投的錢,最好是「小錢」、「長錢」、「未來的錢」:

「小錢」:是生活中的閒散資金 ,「就低不就高」,以不影響日常生活為宜,每月從固定收入拿出一部分即可。

「長錢」:定投貴在堅持,資金不足容易中斷。因此,定投的錢最好是「固定的」、「持續的」,工資等固定收入比較合適。

「未來的錢」:定投主要滿足子女教育、養老等長期目標,資金流入應具備一定的可持續性。

03、期望太高,落差太大

少欲覺身輕——黃宗羲

有部分定投者是抱著「脫貧致富、走上人生巔峰」的心態,對定投期望過高。

然而近幾年A股走弱,定投也難「獨善其身」,收益率並不吸引人。

一旦實際與預期落差太大,部分定投者就放棄了。

今天再次強調,定投不是「一夜暴富」的工具,也難以成就千萬富翁。

以1990年12月19日上證指數基準日開始做定投,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年化收益率為3.62%。

如果以這個收益率計算,定投20年後要達到1000萬,從現在開始,每個月的定投扣款金額應該是:2萬元!

奔富豪之夢去做定投的小夥伴,醒醒吧。

但定投可以大機率戰勝通脹,有機會為家庭理財添磚加瓦。

對定投收益率有理性認識,才能有助於成功。

04、被負面情緒左右

莫將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慧開禪師

定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下跌、虧損,也會猶豫、後悔,甚至想要放棄,這都很正常,別太在意。

把下跌當作撿便宜貨的機會;把猶豫當作對意志力的磨練。

不要因為市場不好和自己的負面情緒,否定之前的所有付出。

積極樂觀的態度,是成功的重要條件。

05、定投止損

潛在購買者應更喜歡不斷下跌的價格——巴菲特

絕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賺錢,才有堅持定投的動力。

而事實上,定投長時間不賺錢甚至虧錢,才能以較低的成本,買到更多的份額,在未來凈值上漲時獲得更高的收益。

明天的麵包,來自於今天的麵粉。

做了定投的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是基金「買家。

在定投前期,市場下跌反而讓我們可以便宜的價格,買到更多的基金份額。

如果在市場下跌時停止基金定投,恰恰錯過了低位加碼的機會。

06、太在意短期市場波動

要想跑第一,先得跑完全程。——巴菲特

我們做過測算。從上證指數1990年12月19日發布開始,任意定投1年、3年、5年、8年、10年、20年。

截至今年5月底,任意定投年限的盈利機率和平均收益率如下:

上述盈利機率測算以歷史數據為依據,僅供參考,不作為收益承諾。

上表可見,任意定投上證指數期限越長,盈利機率越大:

任意定投年限超過8年的,盈利機率達到80%。

任意定投20年,還沒出現虧損。

如果時間過短,比如任意定投1年、3年,定投盈利機率降到60%以下。

如果定投前期太在乎短期市場波動,難以堅持的話,虧損風險或加大。

07、「死守不動」

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論語

定投收益的高低,並不總和時間長短成正比。

定投前期是份額積累階段,可以「懶人投資」。但到了中後期,沒有必要刻舟求劍,非得如期贖回。不妨提前,或者延後。

一來,到了定投計劃的後期,由於前面累積的份額已經很多了,新增的份額對成本的影響非常小,定投攤薄成本的意義減弱。

二來,由於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基金份額,本金大,一個小跌就能跌去大量的盈利。達到目標後,落袋為安反而更好。

一味死守不動,定投後期碰到一次大跌,就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08、弱市贖回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

就目前的樣本量看,上證指數由於推出時間不長,還沒有出現任意定投20年虧損的情況,但歷史悠久的美股有。

其中,最倒霉的一份20年期限的定投是1954年10月9日至1974年10月3日,標普500指數的定投收益率僅為-8.06%(年化收益-0.39%)。

這筆扎心定投始於牛市上升期,止於熊市底部區域。

定投早期市場上漲時,無法積累廉價籌碼,平均成本較高。

而在贖回時,悲催地遇到市場大幅急跌,前期收益被快速吞噬,如果此時贖回

,將會虧損。不幸中的萬幸是,這份定投的損失並不慘重,虧8.06%。

如果再堅持3天,可扭虧並實現0.56%的正收益。

再堅持半年,可盈利22.1%。

也就是說,萬一定投計劃到期時,遇上大熊市,多堅持一段時間,也許更好。

欲勝人者,必先自勝。——呂氏春秋

我們在多篇文章中提到過,定投是「逆人性」的:

人們喜歡及時行樂、「活在當下」。而定投作為長期理財工具,是典型的「延遲滿足」,與人性相逆。

有多少人在定投時,做好了長期虧損的準備?

下跌是買便宜貨的機會。

但在定投早期,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下跌偷著樂」?

定投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雖然很多人認同定投,但有多少人會及時開通?

定投後期必須止盈。

但有多少人可做到「見好就收」?

......

無法克服人性弱點,定投很難笑到最後。

定投的失敗,最終是敗給了「人性」。

更多金融趨勢分析、投資技巧講解、理財知識,理財課程,請關注公眾號「亞洲財經商學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d5QPmwB8g2yegNDLd4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