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與青海交界有個州,被稱為中國的「小麥加」,曾與溫州齊名

2022-05-09     芒果旅行日記

原標題:甘肅與青海交界有個州,被稱為中國的「小麥加」,曾與溫州齊名

芒果旅行日記:甘肅與青海交界有個州,處於黃河上游,穆斯林人口占七成,被稱為中國的「小麥加」,這裡曾是唐蕃古道重鎮也是軍事重鎮,文成公主進藏時曾途經此地,如今名氣不大經濟落後,歷史上卻曾非常繁華,與溫州齊名。

這個州叫臨夏,位於甘肅中部西南面,距離蘭州約140公里,內與甘南藏族自治州相鄰,外與青海省接壤,處於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平均海拔2000米,處於黃河上游,黃河穿城而過。

臨夏古稱河州,是古代重要的軍事要塞、兵家必爭之地,溝通著中原和西域的往來,被稱為「河湟重鎮」。同時這裡也是唐蕃古道重鎮,是絲綢之路上的「茶馬互市」,南來北往的商賈雲集於此,非常熱鬧繁華,時人有言:「東有溫州、西有河州」。

往來商賈中有很多人來自大食(今沙烏地阿拉伯)、波斯等國,他們信仰伊斯蘭教,又因長期定居在河州,因此在此建了清真寺,隨著往來的伊斯蘭教徒越來越多,他們先後建立了八座清真寺,清真寺周邊建了很多民居,逐漸形成了「八坊十三巷」的格局。

時至今日,僅臨夏市(臨夏州州府)就有80多座清真寺,走在臨夏的街上,經常可見圓頂的清真寺、穿著穆斯林服裝的男女、還有各種民族用品的店鋪,讓人仿佛到了阿拉伯國家,因此臨夏也被稱為中國的「小麥加」。

這裡穆斯林人口占臨夏總人口一半以上,其中以回族為主,因此叫臨夏回族自治州,此外還有漢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等等,其中東鄉族和保安族是甘肅特有的少數民族。

臨夏美食以東鄉手抓羊肉、東鄉雞和河州包子最為出名,據說東鄉手抓羊肉曾是直貢帝王的美食,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如今也是當地人招待貴賓的必備美食。圖臨夏東鄉雞。

除了東鄉手抓羊肉,臨夏的彩陶也非常出名,被譽為「中國彩陶之鄉」。「彩陶王」雙耳四鋬彩陶瓮即出土於臨夏積石山縣的馬家窯文化遺址,現珍藏於國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文物。除了馬家窯文化,臨夏還有齊家文化、半山文化、辛店文化和寺窪文化等文化遺址。

相比隔壁的甘南州,臨夏的自然風景稍微遜色一些,有黃河三峽、積石關、松鳴岩等景點,其中黃河三峽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由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組成,風景秀麗壯觀,黃河兩岸名勝古蹟不少,如世界文化遺產炳靈寺石窟、仰韶文化、恐龍公園等等。

古代作為唐蕃古道重鎮、茶馬互市的河州,曾經非常熱鬧繁華、各國商賈迎來送往絡繹不絕。如今的臨夏,經濟比較落後,GDP在甘肅排名倒數第三,不過生活節奏慢,幸福指數比較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d259b1899672578752d257a958a1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