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常州擬對「公筷使用」立法,未按規定配備公筷或將面臨處罰

2022-05-26     中國食品安全網

原標題:寧波、常州擬對「公筷使用」立法,未按規定配備公筷或將面臨處罰

在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將舊版的六條「核心推薦」改為八條「膳食準則」,其中新增了公筷分餐,杜絕浪費等內容。倡導使用公筷公勺,既是培養良好的用餐習慣,又能預防食源性疾病傳播,是關愛自己和尊重他人的文明體現。

為了促進公筷使用,提升餐桌文明素養,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將《寧波市公筷使用規定》列入2022年立法計劃審議項目,擬提請6月下旬召開的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5月10日,常州市人大常委會《關於倡議使用公筷公勺的決定》起草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啟動常州市倡導使用公筷公勺立法。而《中國食品安全網》通過梳理髮現,此前全國多地發布倡議書,呼籲市民和餐飲機構使用「公筷公勺」。

迄今為止,專門針對公筷使用出台的地方性法規比較鮮見,此次寧波、常州擬對公筷使用立法,具有示範意義,或將推動公共餐飲場所的公筷使用,推動文明用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寧波、常州擬為公筷使用進行專門地方立法

為了促進公筷使用,提升餐桌文明素養,弘揚健康生活風尚,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將《寧波市公筷使用規定》列入2022年立法計劃審議項目,擬提請6月下旬召開的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寧波市公筷使用規定(草案)》明確,公筷是指具有公用功能、用於分取菜點的筷子以及其他有相同功能的餐具。在餐飲服務場所,兩人以上同桌合餐時應使用公筷,倡導在家庭等其他場所用餐時使用。

餐飲服務場所指提供餐飲服務的飯店、賓館、單位食堂和小餐飲店,服務提供者應為同桌合餐者每人或者每菜配備公筷。公筷應具備明顯標識,餐飲服務提供者配備的公筷應在顏色上區別於其他筷子,並標註「公筷」,並在醒目位置設公筷使用提示。

《規定(草案)》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進行勸告,並可以向政務諮詢投訴舉報平台進行投訴、舉報。違反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未按規定配備公筷的,由商務等行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並將相關信息依法納入行業信用體系。

5月10日,常州市人大常委會《關於倡導使用公筷公勺的決定》起草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啟動常州市倡導使用公筷公勺立法。

常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起草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韓九雲表示,倡導使用公筷公勺通過「小切口」解決「大問題」,是一個社會影響面廣、群眾關注度高的立法項目,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進行立法,符合實際、符合群眾期待。

上海、北京等地要求餐飲企業配備公筷公勺

商務部於2021年發布了《餐飲服務單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技術指南》,對使用公筷公勺提出要求,對於合餐顧客,餐飲服務單位應提供「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服務。

《中國食品安全網》通過梳理髮現,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先後發出倡議,號召人們在圍桌合食之際使用公筷公勺,倡導分餐而食,做「公筷分餐」的先行者。

5月16日,漯河市城市管理局向市民和餐飲單位發布「使用公筷公勺 文明健康用餐」倡議書,號召大家自覺、規範使用公筷公勺,做文明餐桌的踐行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20年6月,《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實施,其中針對公筷發起了倡議性規範:提倡用餐實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餐飲服務企業應當配備公筷公勺,有條件的應當推行分餐制,引導消費者文明健康就餐。今年4月19日,首都文明辦聯合市商務局等部門,在首都糧食博物館舉辦「文明餐桌光碟行動」主題宣傳引導活動,再次倡議使用公筷公勺堅守餐桌禮儀。

2020年11月,《上海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條例》實施,按照《條例》要求,將公筷公勺、分餐制等文明健康生活習慣納入公共衛生社會治理體系中,要求餐飲服務單位應當提供公筷公勺服務,餐飲行業主管部門以及相關行業組織應當制定分餐制服務規範,並推動餐飲服務單位落實要求。今年2月,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等4部門聯合向全體市民發布使用公筷公勺倡議書:聚餐時,請一定不要忘記為每一道菜加公筷或公勺。

2020年6月,成都餐飲同業公會、成都市消費者協會聯合制定了《成都市餐飲業公筷公勺使用規範》,要求餐飲服務單位應100%配備並提供公筷公勺。去年9月,成都餐飲同業公會再次發出倡議,號召市民踐行文明餐桌,推廣使用公筷公勺。倡導各餐飲單位要主動為消費者提供公筷、公勺,並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

做「公筷行動」文明餐桌禮儀的踐行者

近年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大家的公共衛生意識普遍提高,推廣使用公筷已具備廣泛社會共識,國家有關部門也發出了使用公筷倡議文件。各地餐飲行業協會紛紛號召餐飲企業,積極參與公筷使用推廣活動,取得一定成效。

各地除大力推行分餐制、倡議使用公筷外,有的還將使用公筷納入地方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條例,並通過制定公筷使用與服務規範等地方標準,引導人們自覺使用公筷,破除用餐陋習。

此次,寧波市擬以立法的形式將「公筷使用規定」升格為地方性法規,不僅將有力促進公共餐飲場所的公筷使用,甚至還將影響和帶動家庭用餐習慣的根本性改變

《寧波市公筷使用規定(草案)》明確,餐飲服務提供者未按規定配備公筷的,由商務等行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並將相關信息依法納入行業信用體系。通過明確罰則,強化立法,能倒逼餐飲服務場所將公筷變成「標配」,有助於守好食品安全底線。對公筷使用立法,能讓人們意識到使用公筷不僅僅只是公德問題,還是個嚴肅的法律問題。

安全用餐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良好習慣,做「公筷行動」文明餐桌禮儀的踐行者、推動者,引導新風尚,行文明餐桌禮。

延伸閱讀

什麼是公筷公勺?

公筷公勺是指兩人以上同桌共餐者就餐時為方便分餐而擺放的公用筷子、勺子的統稱,專用於從公用餐飲器具中夾取菜肴放到個人使用的餐飲器具中。

公筷公勺架是指專用於放置公筷公勺的支撐物。

如何使用公筷公勺?

在家吃飯時

固定餐具:每個家庭成員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外形或顏色上容易辨別。

踐行分餐:把做好的飯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員的盤子、碗裡面,大家只是圍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飯。

公勺公筷:不能分餐,每個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飯,在每個菜盤、盆、鍋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個人都用公勺公筷夾、盛食物。

兒童喂養:鼓勵孩子儘早獨立進食,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好習慣。對不能進食的嬰幼兒,避免口對口喂食、與孩子共用餐具等做法。

餐館就餐時

提倡帶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把餐館的餐具作為公筷公勺。

使用餐館的餐具,主動要求在每個菜盤、盆、鍋等盛食物的容器上配備公筷公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d1fd9a19c161c5459e47d6c3931b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