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連續爆發!潛伏期6-17天,高燒不退!

2023-02-19     天津生活通

原標題:緊急!連續爆發!潛伏期6-17天,高燒不退!

2023年2月以來

浙江金華市武義縣

連續報告了鸚鵡熱病例,

經治療均已痊癒。

疫情發生後武義縣疾控中心立即開展個案信息詢問、流行病學調查、環境標本檢測等應急處置工作。

武義縣疾控中心作為鸚鵡熱日常監測單位,定期開展鸚鵡熱嗜衣原體動物宿主感染狀況,以及其在外環境中的分布與變化情況,在採集的各類標本中有檢測到鸚鵡熱嗜衣原體。

關於鸚鵡熱病例

其實每年都有零星報道

此前病例:

上海

20年6月就曾報道過,

上海一位老伯在清洗空調時

吸入鳥糞,

因而感染了鸚鵡熱。

劉老伯家在崇明有一套房子,專門用來度假自住的。由於好久沒去住,劉老伯一進門,就決定洗一下空調。洗空調的過程中,竟然清出了一堆動物的糞便,為此他還用吸塵器吸了一遍。劉老伯的空調足足洗了3個鐘頭,但之後他就出現了頭痛乏力的症狀,就連吃飯、喝酒也提不起勁。

圖源 :視覺中國

浙江麗水

浙江麗水曾有1人

因「鸚鵡熱」死亡

2021年9月,麗水市中心醫院和麗水市人民醫院先後收治例7例畏寒、發熱、全身乏力症狀病例,患者表現為劇烈頭痛、全身肌肉疼痛,而後出現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發紺、煩躁、重症肺炎等,病程長,病情重,其中1例救治無效死亡。

經實驗室檢測宏基因檢測,確診鸚鵡熱病例6例,臨床診斷1例,這也是麗水市首次報告鸚鵡熱病例。

圖源 :視覺中國

浙江中北部農村

年近50歲的耿大姐,

家住浙江中北部農村,

平時身體一直很好。

2021年10月,沒想到因10天前一次湊熱鬧看人宰殺鴨子後,耿大姐突然出現全身乏力,還伴有發熱、胸悶等情況,被送到浙江省人民醫院。醫生檢查後發現,大姐患上了「鸚鵡熱 。醫生提醒,與活禽要保持距離,嚴重者危及生命。

浙江杭州

杭州日報此前也報道過一例

鸚鵡熱病例。

家住杭州蕭山的顧女士,

2018年以來頻繁發燒,

四次因發熱住院。

令顧女士十分不解的是,自己身體一向來都沒什麼大毛病,也不是體弱多病的體質。可她就被發熱纏上了身,每次出院後回家沒多久又發熱。

蕭山中醫院呼吸內科的醫生們對發熱原因進行了反覆對比、排查,最後終於將導致顧女士反覆發熱的「原凶」鎖定為她家裡養的鸚鵡,而顧女士得的病被診斷為「鸚鵡熱」。

醫生表示,目前已發現的鴿子、金絲雀、相思鳥、紅雀甚至雞、鴨等鳥類和家禽都可以傳播此病。養鳥人在清掃鳥籠、鳥糞、投喂飼料或撫弄愛鳥時,如不當心或人體自身免疫力低下時就會成為感染者。

浙江義烏

浙江義烏的金大爺69歲,

家裡有自留地。

2022年1月,他用雞糞給菜地施肥,

結果出現了咳嗽發熱,

最高體溫有39.7℃,

檢查發現是嚴重肺炎。

因為病情嚴重,不得不氣管插管,打著呼吸機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重症監護室住了10來天,算是九死一生。最後通過肺泡灌洗液宏基因測序,明確是「鸚鵡熱衣原體」細菌感染。

最後再次提醒

鸚鵡熱常見於家庭飼養寵物鸚鵡、

處理活禽等情況

因此要特別注意家禽的防疫

注意衛生、勤洗手

提高身體免疫力!

來源:新聞坊、錢江晚報

溫馨提示

# IMPORTANT NEWS #

有個緊迫的事情,需要給大家說一下:

這兩天,微信公眾號又改版了,以後如果不是公眾號的星標或常讀用戶,大家可能就收不到每天的推送文章了。

這意味著,《天津生活通》可能隨時和你失聯。

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大家趕緊「星標」《天津生活通》

操作很簡單:

1、點開文首的藍字「天津生活通」,進入公眾號

2、點開右上角的「...」

3、點「設為星標」即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ce557a75fc690266ef15c7bda036e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