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台開啟紅色七月

2024-07-01     北京日報

本報記者 韓軒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在「七一」黨的生日前後,《長征》《覺醒年代》《向延安》《江姐》等20餘台、數十場紅色題材作品在首都舞台上演,涵蓋歌劇、音樂劇、話劇、戲曲、音樂會、兒童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在這個熱烈的紅色七月里,黨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在舞台上熠熠生輝,將信仰的火炬傳遞給觀眾。

音樂劇《覺醒年代》展現了新文化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有志青年的昂揚力量。

國家大劇院原創中國史詩歌劇《長征》,演繹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壯舉。 凌風攝

新老劇目長演不衰

「七一」前後,眾多革命歷史題材作品在京亮相,有新劇上演,有老戲新排,更有經典劇目長演不衰,喜愛不同藝術形式的觀眾,都能走進劇場享受精彩的紅色文化盛宴。

自6月25日起上演的國家大劇院原創中國史詩歌劇《長征》,迎來了該劇的第12輪演出。閻維文、王宏偉等著名歌唱家再次攜手,演繹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壯舉。諜戰題材話劇《向延安》首登國家大劇院,通過豐富的群像戲體現小人物的大信仰,帶領觀眾體驗理想之光長明不滅的光榮歷史。在繁星戲劇村上演的《今日有囍》則以環境式戲劇的形式,演繹抗敵演劇隊與反動派周旋的革命傳奇。

紅色經典作品久演不衰,京劇版《江姐》是極好的例證。在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之際,國家京劇院推出京韻盎然的京劇版《江姐》。這版《江姐》從2001年上演至今,從京劇名角張火丁傳承至青年演員周婧,已然成為國家京劇院現代京劇的保留劇目之一,每演必火。6月29日,該劇再次在梅蘭芳大劇院上演,《紅梅贊》的旋律依舊讓人深深沉醉。

《東方紅》《長征組歌》《黃河大合唱》被網友們稱為「刻在國人DNA里的旋律」,「七一」前夕,這三大紅色經典音樂作品在中山公園音樂堂同台唱響,伴隨觀眾度過一個充滿激情的晚上。

不同維度展現黨史崢嶸歲月

回顧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有太多可圈可點的記憶。舞台上,藝術家和主創們從不同角度切入,描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國家話劇院話劇《三灣,那一夜》講述的是中國紅色革命歷史上著名的「三灣改編」。觀眾在走進劇場前就知道,「三灣改編」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那話劇還如何吸引觀眾?「主旋律作品不能『板起臉教育人』,既然觀眾已經知道了結果,那我就努力讓觀眾以全新方式了解歷史的進程和細節。」該劇編劇王寶社說,他在劇中安排了三條主線,運用蒙太奇的手法讓三條線索交織互融,塑造出緊張與懸疑的氣氛,牢牢吸引住觀眾的注意力。

自6月29日起在京上演的革命歷史題材音樂劇《覺醒年代》,把視野聚焦在新文化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劇中很多故事就發生在100多年前的北京。在《覺醒年代》中出現的毛澤東一角,更是讓觀眾感受到青春昂揚的力量。

2024版《覺醒年代》增加了學生時代的毛澤東在北京大學圖書館與李大釗、陳獨秀、胡適交流的戲份。在本輪演出中飾演毛澤東的青年演員楊君軍說,去年首次出演時他感到如履薄冰,今年再登台,他的舞台表現更加放鬆,「在我心目中,毛主席是偉人形象,但演著演著,我發現他也曾是風華正茂的有志青年。」通過自己的一個舉手、一個轉身,楊君軍希望台下觀眾感受青年的力量,「在臨近『七一』時演出,對我來說是一種洗禮、一個提醒,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先輩用他們的智慧和生命創造而來的。」年輕觀眾劇場中感悟精神力量

6月29日晚的世紀劇院,大量年輕觀眾在等候檢票、入場觀看《覺醒年代》,他們中不少人穿上了民國風的學生裝,在劇院大廳、劇中人物的背板前合影。可喜的是,越來越多年輕人成為革命歷史題材作品的受眾,革命信仰在台上台下傳遞。

「最喜歡陳獨秀先生和李大釗先生的一段對話:為了他,為了她,為了他們。」一位年輕觀眾觀演後感動得熱淚盈眶,「當初我們的先輩也不知道自己選擇的路會有多少磨難,他們在摸索中尋找適合中國的道路,他們一腔熱血不怕犧牲才造就了當下的和平國度。」在劇中飾演李大釗的演員李樂堯介紹,他知道很多觀眾會「復刷」《覺醒年代》,這也讓他倍感振奮,「尤其在『七一』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演出,我們都以前所未有的精神狀態,投入到人物創作中。」

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長征》的觀眾席中也出現很多年輕的面孔,他們被「大歷史中的小故事」感動,有人感動於彭政委與愛人的隔空對話,有人在小戰士平伢子沉入沼澤時泣不成聲。優秀的作品讓當今的觀眾回看革命的歷史,帶著先輩的精神繼續前行。據了解,國家大劇院在「七一」前後安排紅色主題演出9台、21場演出,目前平均銷售率近九成,累計觀演人次近2.5萬,票房收入近千萬元,部分演出更是一票難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be04b15f7f642081b7c7b2f10fb00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