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原典紀書局,立志做最專業的古籍資源供應商

2022-01-21     中華古籍善本

原標題:專訪:原典紀書局,立志做最專業的古籍資源供應商

編者按:近兩年來,讀書界有一家文化企業異軍突起,提供大量稀見的海外古籍、古字畫複製定做,極大地方便了古籍愛好者、收藏者和研究者。「中華古籍善本」編輯部也和他們有過多次合作。經過多次採訪約談申請,這一次,我們終於可以一探究竟。

原典紀書局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位於中大學府附近(廣州市海珠區)的專業的圖書出版商、古籍資源數字化企業。在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堅守著故紙堆,傳播國學文化,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像這樣一心一意堅守精神家園的人,在當下是一種格外稀缺的存在。最先進的數字化信息科技,與最古老的傳統典籍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這背後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呢?為此,「中華古籍善本」編輯部(以下簡稱「編輯部」)採訪了原典紀書局的負責人(以下簡稱「原典紀」)。

編輯部:據我所知,您畢業於法學專業,之前從事的是法律工作,可以說跟古籍毫不相關,那麼您是出於什麼原因開始做古籍數字化項目的呢?

原典紀:這個跟我個人的閱讀經歷有關。讀書的時候痴迷古典文學,工作後開始大量收藏善本古籍,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國內的古籍資源很難獲取。比如說,我們去一般的圖書館,想要借閱珍稀古籍善本,手續非常繁瑣,需要單位開具介紹信,只能在閱覽室看,不能拍照,而且很多珍本是秘不外借的,有需求的相關研究者很難看到,這給學術研究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想要複印的話,價格非常昂貴,而且只能複印部分,不能複印全本。比如國內某圖書館古籍部,普通古籍的影印費用高達8元一頁,手抄本古籍62元一頁,換算下來,複印一本古籍的費用需要幾千甚至幾萬元,這是普通人完全承擔不起的。

據我的個人經歷而言,國內的圖書館和國外的圖書館相比,對古籍資源的態度截然不同。

編輯部:有什麼不同呢?

原典紀:國內的很多圖書館、研究機構,有什麼資料都喜歡藏著掖著,自己研究完了,也不一定會公開,很多學者只能望著珍稀資源嘆氣。有一位讀者曾經在微博上透露,有一本古籍,他在某圖書館官方網站上預約了整整三年都沒有借到,只好多次提交同一份借閱申請,每次都得到同樣的結果,只好這樣無限期地等待,都不知道這輩子還能不能看到那本書。

而國外的很多大學、圖書館、美術館,古籍資源是經過專業掃描後,直接放在官網供讀者免費全文瀏覽,甚至免費下載。很多流落到國外的古籍可以公開下載,而留在中國的古籍反而一輩子不見天日,沒有這樣的道理。

編輯部:您認為原因何在呢?

原典紀:一方面是學術壟斷,部分人甚至機構靠這些資源出成果,另一方面是預算不足,人手不夠,數字化的進度非常緩慢。

如果圖書館浩如煙海的資源可以開放給館外學者,那麼將會誕生十倍、百倍的學術成果,推進學術研究領域的長足進步,這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學術乃天下之公器,中華典籍是全體中國人的精神財富,而不應該成為被某些人壟斷的學術資源。本應開放、共享的文化領域,卻存在著這樣的壟斷,實在是駭人聽聞。

編輯部:所以這是貴書局從事古籍數字資源集成與應用工作的初衷嗎?

原典紀:算是吧。那時候我們就在想,如果是我們來做古籍數字化項目的話,一定要做到三點:破除壟斷、資源共享、價格親民。

海外所藏的中文古籍資源非常豐富,我們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實現它的最大價值。傳統圖書館的服務,遠遠無法滿足當代讀者的閱讀需求,人們已經進入了開放、共享的網際網路時代,古籍閱讀也應該乘著數字化的浪潮與時俱進,所以,我決定利用好這些海外資源,做一個開放的古籍閱讀平台。

編輯部:目前原典紀書局有多少古籍數字化資源呢?

原典紀:目前,我們已搜集中文古籍高清原色數字圖書300多萬冊,主要來源於境外館藏機構,如日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日本京都大學圖書館、韓國國立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圖書館、德國柏林國立圖書館、德國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等,大多為稀見、罕見的珍本、善本中文古籍。

編輯部:一般來說,比較重要的古籍,出版社都出過專家點校本,為什麼還要看原版呢?

原典紀:我們的古籍資源95%以上為原色原貌高清原版數據,能如實反映古籍版本沿革,具有極大的版本文獻價值。如果文獻學者想要了解古籍的版本流傳,研究某一時代的刻書業發展狀況,一定繞不開原始版本。比如,每個朝代的紙張有著每個朝代的特點,每個朝代書頁中的列數和字數都有著統一的規定,各個朝代字體也有差異,這些都是按照現代版式重新排版的點校本無法反映出來的。

寒山詩集,現藏於日本宮內廳

編輯部:這樣會不會涉及版權糾紛,帶來法律風險呢?

原典紀:按照著作權法,1911年之前刊刻、抄寫的古籍已進入公版領域。圖書館掃描製作的古籍數字圖書不具備新的智慧財產權,所有讀者都可以自由使用。當然,對於經過現代專家整理且重新出版過的所謂「新古籍」,我們不提供此類圖書的複製服務。

編輯部:國內已經有了很多家大規模的古籍閱讀資料庫,比如愛如生、籍合網、讀秀等等,這個平台和它們有何區別呢?

原典紀:大多數平台只是提供單一的閱讀服務,我們提供的是集古籍在線閱讀、下載、複本定製、科研合作與出版於一體的一條龍服務。

編輯部:您說的一條龍服務,具體包括哪些業務呢?

原典紀:我們的主要業務範圍有古籍複本定製、科研項目合作、古籍整理與出版、古籍資料庫直銷等。

編輯部:可以分別介紹一下嗎?

原典紀:好的,先說說複本定製吧。除了提供高清原色電子版,我們還提供仿真影印本,有膠裝本、宣紙本兩種版本,都會收取少量的複製工本費。

我們提供的仿古道林紙彩色複印膠裝本,折後僅僅0.8元/頁,遠遠低於市面上列印店的複印價格,資料本身其實都是免費的了!如果覺得還不易接受,可以定製黑白或灰度平裝本,價格一般是彩色/原色複製本的50%,研究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來選擇。相比圖書館動輒60元一頁的複印費,原典紀書局可謂是物美價廉,實為高性價比之選。

除了提供具有文獻和資料價值的道林紙彩色膠裝本,我們還提供具有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的宣紙線裝影印本,同時還提供古籍修復、古字畫高仿複製以及書畫裝裱等服務。

原典紀書局影印清光緒年間刊本《伊娑菩喻言》

編輯部:在貴書局定製的宣紙線裝影印本,和淘寶上提供的線裝影印本有什麼區別呢?

原典紀:我們提供的宣紙線裝影印本,一套就可以定做,靈活方便。是採用進口礦物質墨水,精心挑選安徽涇縣手工宣紙,通過藝術噴繪技術精製而成,色彩更逼真,更飽滿,絕非雷射列印或者四色彩印機器印刷,也不是所謂套紅本,而是全彩仿真複製,更接近原書質感。當然,也因此造成製作周期較長,成本高昂等問題。買家下單付款後,一般要三周左右才能發貨。

網上許多商家提供的線裝影印本,99%以上為黑白版,採用機製紙,雷射列印,機器裝訂,和我店具有長期收藏和增值潛力的高仿製作不可同日而語。

原典紀書局影印經折裝《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

編輯部:除了定製複本,還有哪些有效利用這些古籍資源的方式呢?

原典紀:古籍的整理與研究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問,所以,我們還可以和相關學者開展科研合作項目。

編輯部:科研合作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呢?

原典紀:我們提供內容資源,並有專人策劃選題,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向中央、省、市、校等申報科研項目,中標後分工合作,獲批項目資金根據雙方的作用,按照事先確定的比例分配。

編輯部:是只和高校、科研院所這些機構合作嗎?

原典紀:當然不是,古籍畢竟也是一種文化產品,我們希望它可以流傳得越廣越好。我們可以按照客戶需求,批量定製佛經、道家典籍、地方史志、家譜、名人書畫、做舊的古籍檔案等產品,為博物館、檔案館、茶館、國學館、書坊、學堂、收藏家、地方史志辦公室、家族譜館、紀念館、寺廟道觀、文化禮品公司等機構提供一對一、個性化的定製服務。

原典紀書局影印宋刻本《寒山詩集》

編輯部:曾有業內專家說,整理出版是對古籍善本最好的保護。書局是為了古籍數字化的項目,才開始做出版的嗎?

原典紀:做圖書出版要更早,這些年推出的品類也很多,有兒童繪本、少兒科普、冒險小說、散文詩歌等等,市場反響很好。近年來,為響應國家古籍數字化回歸的政策鼓勵,才拓展公司業務範圍,開始做古籍數字化資源集成與應用服務的。

編輯部:您認為原典紀書局的古籍整理出版業務有哪些優勢呢?

原典紀:我們有豐富的合作出版經驗和專業的人才隊伍。在過去的8年中,原典紀書局與國內多家出版社密切合作,出版了近800多種紙質圖書。我們擁有豐富的古籍資源(目前已有300T之多容量,古籍資源占有量位居國內首位),並有專人策劃選題,可以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共同出版經過影印、點校、整理、翻譯的古籍平裝本、精裝本和線裝本。可聯合申報國家出版基金和古籍整理基金,獲得政府專項資助。

編輯部:這樣看來,科研項目合作和古籍整理出版其實是相通的,都是對古籍資源的再加工,只不過一個偏向精深,一個偏向通俗,可以這樣理解嗎?

原典紀:這樣說也沒問題,前者主要是面向專業學者的,後者則是面向大眾讀者的。古代典籍經過專家學者的研究、點校、整理,既可以推出版本可靠、校勘精當的專業性圖書,也可以推出注釋準確、譯文流暢的普及性讀本,這樣才能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使古籍的價值得到多層次的體現。依託平台豐富的資源,可以孵化出很多學術成果和普及讀物,開發出古籍資源的最大價值,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編輯部:剛開始的時候,您說古籍閱讀要擁抱數字化的浪潮,與時俱進。最先進的信息科技和最古老的傳統典籍相結合,總給人一種非常微妙的感覺,您是怎麼理解的呢?

原典紀:數字化只是一種手段,它並不會改變傳統典籍的內核,這是道與術的關係。

以前我們借閱古籍,要去圖書館,還要單位開介紹信,交通也不太便利,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現在呢,只要有一台可以聯網的電腦,動動手指就可以了。信息科技讓我們突破時空的限制,可以足不出戶,瀏覽海量電子資源。這種空前的便利與快捷,是以前學者所沒有的,網際網路一代真是讓人羨慕啊。

這兩年因為疫情,很多大學生、研究生被隔離在家,寫畢業論文的時候,沒法去圖書館查閱資料,非常不方便。如果有一個強大的線上資料庫的話,就可以解決他們的迫切需求。所以,這也是我現在做古籍資料庫的一個動力。

編輯部:那麼,原典紀書局的古籍資料庫和一般高校購買的資料庫有什麼不同呢?

原典紀:分類更加靈活細緻,專業性更強,高清原色全文瀏覽,可以滿足深入研究的需求。我們目前擁有數十個子庫,還在持續建設中,包括醫學古籍資料庫、易學資料庫、佛經資料庫、道教典籍資料庫等等,高校、研究院所、圖書館等機構可根據需求,通過授權IP使用其中一個或多個資料庫,按照年度付費。

編輯部:在普通人眼中,閱讀古籍似乎是一種非常小眾的愛好,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原典紀:古籍包含著祖先的生活智慧、人生體驗,這些體驗與我們現代人是相通的。比如,每一個背井離鄉、在外打拚的年輕人,讀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都會想起自己的家鄉和親人;每個中年人,讀到「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都會感嘆時光的無情。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可以在古籍中找到共鳴,翻開書頁,就可以和古人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

古籍不僅有思想文化內涵,而且有書法之美、裝幀之美,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帶來美的享受。我認為,古代典籍不應該被束之高閣,頂禮膜拜,它應該融入我們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只要人們還有精神需求,古籍閱讀就不會是一件小眾的事情。

編輯部:對於原典紀書局的未來,您有著怎樣的願景呢?

原典紀:我們希望建立一個開放、共享、友好、包容的古籍資源分享交流平台,構建良好的學術生態,成為國內最專業的古籍資源供應商,竭誠為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古籍愛好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編輯部:讀者如果想聯繫書局,要定做古籍,可以通過哪些渠道作進一步的了解呢?

原典紀:我們在孔夫子舊書網有官方店鋪,名字就叫原典紀書局。另外,我們自家的古籍資源集成化平台:「原典紀」安卓版APP和「原典紀」古籍資源網站,也將在虎年春節後正式上線。即時資訊,可以關注我們的新媒體平台矩陣:頭條號「中華古籍善本」、搜狐號「中華古籍善本」、百家號「原典紀古籍善本」、微信訂閱號「原典紀古籍善本」、微信服務號「原典紀書局」。可以通過上述的自媒體發私信聯繫我們。

編輯部:好的,非常感謝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採訪,祝您生活愉快,事業一帆風順,再見。

原典紀:再見。

——END——

采寫丨郭秋月

編輯丨李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bc03c6a5877642e175f4b4589b4aa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