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詩人」余秀華,與比她小14歲的90後小男友結婚了。
消息一出,就引起熱議。
不為其他,只因這場婚姻在大眾的眼光里,處處透露出三個字——不般配。
因為並非是世俗眼中郎才女貌的良配,所以這場婚姻也成了人們熱議、甚至嘲諷的話題。
回看火遍全國的女詩人余秀華,命運多舛的她早已對人生世情看得透徹,瀟瀟洒灑敢愛敢恨,如此看來,一切又顯得頗為順理成章。
這早已不是女詩人余秀華第一次忘我追愛了,早在幾年前,余秀華就曾公開示愛歌手李健,為其寫下無數直白的詩句。
「賜我不會消失今生記憶的來生,第一個遇見的就是你。
賜我美麗健康,賜我才華如初。
賜我乾淨如玉,賜我沒有哀傷。」
甚至宣稱,愛上李健,她是在「渡劫」。
讓這位熱情奔放又勇敢真實的女詩人,如此念念不忘的李健,恰恰是音樂圈裡淡然悠遠的「音樂詩人」。
與他在春晚合唱《風吹麥浪》的「娘娘」孫儷稱,「李健的歌,適合在下雨天喝著一杯清茶,內心會有很多翻騰的內容出現」。
李健的校友「矮大緊」則說,「「我們身邊的這一撥人,都已不是當初的模樣了,只有李健還是當初那個李健」。
最近同在《聲生不息》這檔綜藝中做嘉賓的林子祥,更是盛讚李健,「他是很有味道的男人」。
有人對李健的印象,或許還是始於2015年的《我是歌手》。
他的一曲《貝加爾湖畔》,唱得人內心纏綿悱惻,仿佛回到燃著篝火,吹著風笛的北國湖畔。
那一年,借著綜藝出圈的李健,被稱為「貓系男神」、「儒雅男神」。
而這時,人們驚訝地發現,早在2010年王菲在春晚上演唱的曲目,一曲空靈絕美的《傳奇》,居然也是出自李健之手。
再往前追溯到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他還曾是紅極一時的水木年華的成員。
李健和他的搭檔盧庚戌,閃動著憂鬱的雙眼,吟唱出「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能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
李健還是清華大學的保送生,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子。
1993年,當時還是高三生的李健參加了清華大學的文藝冬令營,憑藉僅僅學了四個月的民樂,唱了一首《說句心裡話》拿到全國一等獎,順利保送到清華大學的「狀元系」電子工程系。
如果你覺得憑聲樂進入清華,成績也不怎麼樣的話,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李健粉絲曾經分享過一個小片段。
他曾經把博士論文拿給李健,下次再見面的時候,李健已經就內容和這位粉絲侃侃而談了。
畢竟這位學霸的畢業論文是《在Unix作業系統下的資料庫訪問》,數學對於他來講並不在話下。
90年代就讀於頂尖學府,智商實力一定是出類拔萃的,可是李健在這方面卻很謙虛,很少提及自己的名校背景。
這跟他淡泊悠遠卻又極度清醒的性格,不無關係
2001年的李健和自己的校友盧庚戌組成組合,發表專輯《一生有你》爆紅,一時間風頭無兩、獲獎無數。
當年他們參加的最大的一個頒獎典禮是星空音樂台,水木年華是內地成績最好的新人,還有兩組分別是F4和陳冠希。
正在大家以為這個高學歷組合會繼續在樂壇發光發亮的時候,李健卻宣布退出「水木年華」。
原因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利益分配不均,有人則說是音樂理念不合。
至今李健也沒有給出一個正面的答覆,只有在2015年的《我是歌手》上,面對胡彥斌的提問,李健也只是淡淡地說了句一言難盡,一笑了之。
星途大好時激流勇退,這樣的勇氣和理智一般人很難擁有,畢竟隨著鎂光燈的消失,知名度也隨著淹沒在娛樂圈這一汪海洋里,而李健卻做到了。
此後的十幾年裡,李健潛心創作,即使住在沒有暖氣也沒有空調的出租屋裡,最令他頭疼的事是如何在院子裡裝鍋爐取暖。
但是無數個黑夜裡音符的撥動,翻閱書籍的震顫,以及看無數的經典電影給內心留下的深刻滋養,都讓他的指尖猶如神助,包括後來那首幫助自己再度翻紅的《傳奇》
因此,當2010年春晚王菲的那一句空靈的「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就將李健這個「出土人物」順利推到大眾面前。
媒體將聚光燈對準這位大家眼裡的樂壇遺珠,想要盡力窺探李健以前的生活,並使出渾身解數想要渲染這位清華才子看似落魄的「苦日子」,李健並沒有如大眾想像般的配合。
他是一個內心冷靜、克制,且弱化煽情的人。
有記者詢問他:「如果再回到北京冬天的胡同里,會不會過往那些苦日子會湧上心頭?」
這位倔強又有些驕傲的歌手回答:「不會,那幾年,我過得挺好的,生活水平放低了,但溫飽無虞」
就是一個這樣獨立且有思想的人,你很難覺得他是娛樂圈的人。
在《我是歌手》的節目上,當時還很青澀的李榮浩主動去跟李健要微信。
大家也藉此驚訝得知,這個男人他至今沒有微信,拿出來的手機仍舊是老式的諾基亞。
手機的按鍵還被自己自嘲「不體面」。
他說,「我沒有微信,但我人比較有威信」。
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一直都很好奇,難道李健現在還不用智慧型手機嗎?
參加央視的《經典詠流傳》節目時,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李健準備了ipad,他的粉絲也藉此調侃他,說他是朝陽區最大健康碼擁有者。
同樣是在《我是歌手》的舞台爆火之後,李健的商演報價已經高達7位數,但是他並沒有一頭扎進名利的漩渦,而是選擇出國旅行度假,避了避風頭。
等到再次回歸大眾的視野,他已經帶著他的第六張創作專輯開始了他的全國巡演。
專輯裡傳達的是對生命、對命運的疑惑,對時代的檢視,以及這幾年跟世界不同角落的人、事、物,發展出的對話。
娛樂圈裡,確實需要有一雙這樣冷峻的眼睛,來觀察、來記錄。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
而李健作為大器晚成的代表,在不惑之年收穫的巨大名利並沒有讓這位冷靜且克制的歌手擁有超出想像之外的狂喜。
反而他感覺到危險,感覺到擔憂,在他的眼裡:「我們最擅長的是造神,然後毀神」。
這樣的心境下寫出的歌,自然並非只是痴男怨女口中的情愛,李健的歌的音符里滲透著濃濃的知識分子的情懷。
不花哨,甚至有些傳統,像是淬火之後的冷靜,細細講來的故事感,讓聽者跟隨著他的音符一同對話、一同旅行。
李健曾坦言,他的音樂創作的很多靈感來自他閱讀過的文學作品
令大家沒想到的是,李健還有很多著名的作家朋友,其中就包括寫下《活著》《在細雨中呼喊》的余華。
余華曾經在採訪中稱讚李健的極度自律,是人生榜樣。
因為兩個人見面時,李健一定會將上次見面時余華推薦的書和音樂都聽過看過,形成自己的理解,並能夠和余華交流。
在《我是歌手》採訪李健時,出現的場景是李健新搬的家。
他對著書架上的書籍和唱片如數家珍,博爾赫斯、茨威格、喬治奧威爾,都是他神交的朋友。
這似乎是來自知識分子背景的歌手的特點,娛樂圈的紙醉金迷,潮來潮去很難去輕易地改變他的心智。
與這個聲色犬馬的世界保持著適當的距離,安心地當一個娛樂圈的邊緣人,既不鍾情陽春白雪,也不鄙夷下里巴人。
他可以和作家知識分子成為密友,也能夠設身處地的跳脫出理想主義的框架。
對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講出自己的看法:
如果我們有眼前的苟且,也會有遠方的苟且。我們不能老把希望寄於遠方,眼下即遠方。大多數人都是善良的,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不能叫作苟且。
他可以和女性共情,認為女性從來都艱難,付出永遠比男性要多。
他說:我很欣賞那些靠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好的女性。
他甚至在《我是歌手》里大談對老人的理解:
「我心目中的老人是非常吸引人的,我希望我老了的時候變得更加開闊,能接納一切人,對身份地位沒有偏見,對世界還很好奇,有正義感,而且還會很勇敢」。
對一切事物的包容和理解,與李健常年的讀書習慣密不可分。
他活得輕盈又積極,正如他在許多音樂節目裡演唱得頗具古典感的《滄海輕舟》,他最後改了一句歌詞,「終有輕舟越過萬重山」。
余秀華在微博上對李健的示愛的寫詩,她自己也說更多地包含著對李健這個具體又不具體的人的嚮往。
她說:「你的沉默就是允許我像孩子一樣表達,任性,哭喊,讓我的孤獨有個出口,謝謝您,最好的人!」
或許,對余秀華而言,種種寫詩的行為更是包含著對李健人格的欣賞,精神的愛戀,以及對自己渴求內心情感的珍視。
畢竟,即使她給李健寫再多的詩歌,說好的說壞的都有。
她從來沒有打李健電話一次,即使她還真有他的電話,也從來沒有發過一次私信,畢竟她說心在雲端,身陷泥濘,苦不堪言。
而李健對這熱烈的回應也頗有他自己的風格,更是對余秀華文學意義上最高的讚賞。
「雲里寫詩,泥里生活」。
女詩人余秀華的婚姻內情我們無從得知,但她鍾愛的李健更像是一個標籤,標註著她的詩意世界,和這個世界的長久聯繫,就像她給李健寫的詩一樣。
「你銜來桃花,銜來杏花,銜來野鴿子,銜來炮彈,我備了酒,備了背叛,備了不死不歸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