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還款期限萬年的借條嗎?
「貳零貳零壹零年」結清欠款,
這不是穿越,也不是玩笑,
是雙方酒後寫下的一張真實借條。
難道這筆錢真要十幾萬年後才能拿到?
本期【「法條來了」之律師說法】
就和大家聊聊
「萬年還款期限借條」
法律效力的那些事
今年下半年,陳先生和朱先生合作開店,後因意見分歧退出。10月12日晚上,雙方商議如何退出經營。約定陳先生「借」給朱先生2萬1千元,推杯換盞後寫下了一張借條,酒醒後發現借條上竟然寫著「202010年」結清……
陳先生說,「是想2020年把錢給我的,但上面寫的是202010年,誰能活那麼久去?十幾萬年?」但朱先生堅持按照協議所寫的日期還錢。
那麼這份借條在法律上有效力嗎?不慎遇到這類借條又該怎麼辦呢?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簽訂借條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對此,北京市國韜律師事務所宣玥律師表示:
該借條屬雙方合意,是有法律效力的,只是關於「貳零貳零壹零年」該表述上存在分歧,該表述屬於意思表示瑕疵。
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二條 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釋,應當按照所使用的詞句,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習慣以及誠信原則,確定意思表示的含義。
借條的目的主要就是明確雙方的借款數額和還款日期,如若真要202010年還錢,陳先生亦不會同對方簽訂該份借款協議。因此應按照簽訂合同的本意即2020年還錢來理解該條款。
如果遇到類似於陳先生這樣借條無法合理解釋的情況,第一時間要想辦法和對方溝通來固定證據,可以和對方協商來簽訂一份新的借款協議,或者通過微信聊天記錄、通話錄音等方式明確對方是認可在合理期限內還錢的。如果對方拒不認帳的話,要儘快到法院去起訴處理。
這個案例提醒我們,在簽訂借條時要盡到審慎的注意義務。首先關於借款數額、還款期限、利息等事項都要具體明確,關於數字儘量同時附大小寫。其次要明確債權人和債務人的身份信息,姓名和身份證號同當事人的身份證保持一致。最後要簽字按手印,寫明日期。
其實,無論是簽訂借條還是其他協議,都需要慎之又慎。在意識不清楚的時候,不要簽署任何可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簽訂文件後需要再三檢查,不能因為盲目信任或者其他原因麻痹大意。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三十四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基於雙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於單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法人、非法人組織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規定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作出決議的,該決議行為成立。
第一百四十二條 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釋,應當按照所使用的詞句,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習慣以及誠信原則,確定意思表示的含義。
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釋,不能完全拘泥於所使用的詞句,而應當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習慣以及誠信原則,確定行為人的真實意思。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九十七條 借款合同採用書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間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內容包括借款種類、幣種、用途、數額、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條款。
策劃:馬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