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上長的"小疙瘩"是啥?會影響健康嗎?如何預防?

2023-11-04     家庭醫生在線

原標題:頭皮上長的"小疙瘩"是啥?會影響健康嗎?如何預防?

作者 李楠

大家平日有沒有撓頭的習慣呢?

在抓撓自己頭皮的時候

是不是會摳掉一些小顆粒、小疙瘩?

你有想過

這些小顆粒、小疙瘩是什麼嗎?

今天,就和家醫君一起看看吧!

01

頭皮上的小顆粒、小疙瘩,

是什麼玩意兒?

一般來說,這些顆粒疙瘩可能是以下兩種情況:

情況一:較為正常,相對健康。

外觀:疙瘩呈淡淡的黃色或白色,跟小米粒差不多大小。

出現原因:人們的頭皮分泌油性物質過多,可逐漸積聚在毛囊的皮脂腺導管內部,時間長了就會形成米粒狀的「小白頭」。

情況二:表現異常,或提示疾病。

外觀:個頭相對較大的顆粒,甚至可能呈片狀,跟雪花一樣大;同時可能伴隨頭皮發癢、有白色細屑等不適症狀。

出現原因:大機率是脂溢性皮炎或毛囊炎。

02

如何區分頭皮上的疙瘩,

是脂溢性皮炎還是毛囊炎?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區分脂溢性皮炎及毛囊炎:

首先,引起的原因不同。脂溢性皮炎通常與人體激素水平太高、長時間不當應用護理產品/藥物、缺乏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成分及精神情緒因素等有關;毛囊炎則由類大腸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馬拉色菌等感染誘發。

其次,炎症感染後出現的不適表現不同。脂溢性皮炎通常會伴隨頭皮屑增多,瘙癢不止,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痂皮或鱗屑問題;毛囊炎則會有毛囊性紅丘疹、膿包,通常無痛感或輕微疼痛。

此外,患病的常見人群也有所不同。脂溢性皮炎更多見於油皮皮膚人群,以及沒有正確使用外用護理產品或藥品的人群;毛囊炎通常容易發生在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

03

如何養護頭皮,

遠離「小疙瘩」?

無論是以上哪種問題,為了避免小疙瘩出現或惡化,人們都應該注意頭皮養護,做好以下幾個事項:

1.洗頭頻次要適中

通常而言,春天及夏天建議隔一到兩天洗一次頭,冬天及秋天的話,就隔兩到三天洗一次即可。洗頭頻次過高,也會讓頭皮變得過分敏感。

2.控制好洗頭的水溫

過熱的水洗頭,容易損傷頭皮及發質;過冷的水洗頭,容易導致感冒、頭痛。適宜的洗頭水溫建議控制在40攝氏度左右。

3.護髮素、發膜產品,儘量不要與頭皮接觸

護髮素、發膜等產品的作用是滋養頭髮絲,只要抹在發尾即可,儘量避免直接接觸頭皮。因為過多的護髮產品抹在頭皮之上,有機會造成毛孔毛囊堵塞,甚至引起脫髮等問題。

4.日常避免用力撓頭

頭皮其實也是很薄的皮膚結構,用力抓撓是很容易破損的。因此在日常洗頭時,最好不要用手指甲使勁撓,以防造成破裂出血。

最後特別提醒,如果頭皮疙瘩的情況嚴重,已經滿頭都是紅疹、膿皰、瘙癢難耐,甚至出現滲液、疼痛等不適症狀,一定要及時前往醫院皮膚科就診,由專業醫生對症治療。

運動抗癌是真的!尤其是這個「時間段」,效果更好!

女人壽命長不長,看「腳」就知曉?腳上有6個特徵,壽命短不了

壽命長短,看臉就知道?壽命長的人,一般會有5個特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a7b220c3ffd05ef6fdc3fab2ba3da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