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差四十八歲,正值青春的胡友松,為何執意嫁給這位老人?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北京傳來一樁美談。二十八歲的胡友松和垂暮之年的李宗仁喜結連理。李氏官邸中燈火通明,往來賓客勝友如雲,一時間好不熱鬧。
對於這樁婚事,有人表示理解並予以祝福,有人則深感匪夷所思。他們理解不了,年輕貌美的胡友松,為何要嫁給一個垂垂老矣的老人。
二戰前期,侵華日軍仗著兵強馬壯,接連攻城略地。一時間國家勢如危卵,民族文化亦有傾覆之危險。李宗仁將軍指揮的台兒莊戰役,打碎了日寇的野心,極大鼓舞了迷惘的國民。通過這場戰爭,也確定了李宗仁在國府的重要地位。
解放戰爭時期,李宗仁雖有大才,但終究不敵我軍。國府的大量精銳部隊,更是在蔣介石的微操下耗費殆盡。蔣介石被迫下野後,李宗仁成了名義上的代總統。
雖然他有心和我黨和談,但卻並沒有實權。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含淚離開了大陸。從香港到美國,他在外流浪多年,始終沒有忘記大洋彼岸的家鄉。
局勢穩定下來後,我國曾多次邀請李宗仁回鄉。經過多次溝通了解,李宗仁終於下定決心,回到念念不忘的祖國。
和他一起歸國的。還有他的妻子郭德潔。這對執手多年的夫妻,本應該安享晚年生活。奈何天不遂人願,郭德潔竟然身染重病,歸國沒半年就溘然長逝。
考慮到李宗仁獨身一人,生活多有不便,組織上便想為其安排一位伴侶。經過層層挑選,目標鎖定了胡友松。她是舊上海灘名媛胡蝶的女兒,長得好看不說,還是一名護士。
徵得胡友松的同意後,組織上便為二人操辦婚事。兩人婚後相敬如賓,日子倒也悠閒自在。可惜的是,僅僅兩年後,李宗仁就撒手人寰。
自從喪夫後,胡友松就一直生活在台兒莊,應是為了緬懷丈夫。
英雄愛美人,二人的結合,證明了年齡不是差距。李宗仁不顧阻礙毅然回國,晚年幸福安康也是他自身的福報。
相比較於至今未能歸葬大陸的蔣氏父子,李宗仁無疑是幸福的。
願兩岸早日統一,完成李將軍和諸多革命前輩的遺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