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差評一片到口碑上揚,趙又廷和毛曉彤的《問心》用了什麼招式?

2023-10-24     影視口碑榜

原標題:從差評一片到口碑上揚,趙又廷和毛曉彤的《問心》用了什麼招式?

電視劇《問心》開播前,觀眾們很期待,一是因為演員陣容,趙又廷、毛曉彤、金世佳領銜主演,陳沖、陳浩宇、周野芒、嚴曉頻、方青卓等。

現在看電視劇,觀眾們其實很在意演員陣容的,只要是主演名氣大、流量高,大多數情況下會關注下,反之,如果演員陣容不夠好,基本吸引不了多少觀眾。畢竟在生活快節奏的當代,誰的時間也很寶貴。即便是娛樂,也要選品相好的啊。

二來是因為題材,行業劇是近幾年來的熱門,醫療劇更是熱門中的熱門。

因為開播前,關注度高,所以,開播後,一旦劇集沒有預期的好,觀眾在失望之後,打差評是尋常事。

《問心》開局就是非常不合預期。首先是金世佳飾演的林逸這個男主的人設,一開始就被觀眾吐槽了,說他性格急躁,做事不合情理,作為一個醫生,他行事太理想化了。

起因就是第一集時,林逸在市場遇到一個患心臟病的老人,他根據老人的自述做了初步診斷,並有點強制地把老人送到醫院。

接診的是另一個男主趙又廷飾演的周筱風,把老人送到醫院後,林逸因為家裡大哥病發,不得不離開了。周筱風給老人問診,讓他入院治療,老人認為自己沒事,堅決不住院,在周筱風去處理一個緊急病患的時候,老人自己走了。

接下來,老人離開醫院後,心臟病發作,死亡。家屬來問責,林逸也抓住周筱風,問責周筱風對老人不負責,明知他有病,還讓他離開醫院。

這個情節被許多觀眾吐槽,林逸做事太理想化了,世上哪裡有這麼好的醫生,知道你有病,即使你自己不願意看,也要追著給你看,你自己不看病死了,還得讓醫生負責,太不符合實際情況了啊。

而醫院對周筱風的處理,也讓觀眾覺得很不可思議。即便是醫療劇要體現醫者仁心的主題,也不能這麼處理劇情,不但不符合情理,也不符合現實的醫療行業現狀。這個開局,為《問心》招來一片差評。

現在,《問心》即將收官,讓我們再來看觀眾們的評價,卻意外發現一個奇怪的事,這部劇的口碑不知何時竟然出現了逆轉,豆瓣評分也從最初的7.9漲到8.0,貓眼熱度榜上,《問心》更是接連多日拿下熱度榜冠軍,實現了熱度與口碑的雙贏。

從最初的差評到最後口碑逆襲,《問心》到底用了什麼招式呢?

首先是林逸人設的成長,讓觀眾接受了這個角色,並理解了他行為背後的苦衷。說實話,在劇開始時,筆者也不喜歡林逸這個角色,雖然,他很敬業,但是為人處世真的情商低,稜角硬,一點不會換位思考。

但是,後期隨著劇情的展開,特別是看到他對大哥、侄子的照顧之後,觀眾們慢慢改變了對這個角色的印象。在他剛直不阿、橫衝直撞的背後,是因為他承擔了太多的精神壓力。他是一個天才醫生,也是一個遺傳性心臟病的隱性患者,他時刻擔心自己會被確診,所以,他不敢浪費自己的生命,只想在有限的時間裡,救治更多的患者。

他比任何人都珍視生命,在救人面前,他可以不顧慮行規與醫院制度,他只想救人。為此,他不得處分,也不怕得罪人。理解了他的心理,再回頭,看他當時對周筱風的問責,大概就有了一點的理解。

在整部劇中,林逸也是在不斷地成長的,在身邊人的影響下,他慢慢放下了自己的包袱,開始信任同事,信任朋友,也願意與周筱風分享自己的秘密。看到他慢慢的柔軟,觀眾們也慢慢喜歡上了這個角色。

其次,《問心》里有幾個患者的故事也很讓人感動,比如楊阿姨的故事、花兒的故事、小薔薇的故事,這些患者,各有各的人生經歷,而且都是很孤苦的,就像楊阿姨無兒無女,生病住院了很多,沒人關心,也沒人照顧,只有一個侄子,還只是為了她的財產,才對她假意逢迎,一旦得知繼承不了了,還與楊阿姨要對簿公堂。

小薔薇,因為出生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被遺棄,好不容易長大,有了自己的愛人,準備結婚了,愛人卻突發車禍去世,她原來打算要自殺,卻在楊阿姨的照顧下,獲得了活下去的勇氣。

花兒是一個走失的老人,在醫院住院兩年多,沒人問津,後來被子女找回,得到了比較好的照顧……

這些患者的人生,各有各的難處、各有各的悲劇,他們在醫院裡相識,互相照顧又彼此救贖,這些情節,讓人很共情。他們的故事像極了現實生活中的芸芸眾生,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人性光輝,很打動人。

最後一點,就是劇中幾次醫患關係的處理,雖然故事講得比較理想化,但是,劇中處處展現出來的溫暖與美好,的確很治癒。

劇中,無論是周筱風、方筱然還是林逸,他們都是優秀的醫生,但是他們的人生卻是不完美的,他們的原生家庭都是不幸的,周筱風因為母親離婚,一直跟耿於懷,不肯原諒母親,方筱然有母親,但早早失去了父親,林逸只能和大哥、侄子,相依為命。

他們的人生也是很悲劇的,但是,他們卻依靠自己堅強的信念,突破種種困境,努力讓自己變得強大、優秀,不但救贖自己,也救贖他人,這些角色本身就給人一種力量,而且是一種非常積極的能量,讓觀眾直接感受到鼓舞與積極向上的能量。

儘管,這部劇有許多不完美的地方,比如被觀眾吐槽的一些情節不合情理、不符合現實生活等,但是,我們依舊會肯定這部劇的可取之處,比如劇中體現出來的那些理想化的人格、溫暖的人生故事,依舊是我們生活需要的積極的精神力量。電視劇可以反映現實生活的不完美,但也可以講述理想化的社會,不是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a56b608e9500ed75bd275cf200ebd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