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薛其坤:皮實、樸實、堅持 這些山東人的特質助他勇攀科研高峰

2023-10-29     閃電新聞

原標題:專訪薛其坤:皮實、樸實、堅持 這些山東人的特質助他勇攀科研高峰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9日訊北京時間10月24日,美國物理學會宣布,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獲得本年度的巴克利獎。巴克利獎被公認為國際凝聚態物理領域的最高獎,旨在表彰在凝聚態物理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這是該獎自1953年設立以來70年間首次頒發給中國籍物理學家。閃電新聞近日專訪薛其坤,帶您走近這位從沂蒙山區走出的優秀物理學家。

閃電新聞專訪薛其坤

薛其坤,1962年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他靠著努力與堅持學習知識走出大山,考上了山東大學。1984年畢業後進入曲阜師範大學物理系任教,一邊工作一邊考研,最終考入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在接受記媒體採訪時,他曾自喻為「一艘從沂蒙山區駛出的小船」,並多次提到了山東人的特質與性格對他科研路的幫助。

「皮實」

薛其坤:沂蒙山區人民「皮實」、堅強的性格使我一路走到今天

「我從小就造就了咱們沂蒙山區人民那種比較「皮實」、比較堅強的性格和人生態度,使我一路走來沒有被打(趴)下,很順利地越過了一個個的小坎,走到了今天。」薛其坤表示。

「堅持」

薛其坤回憶考研坎坷經歷:非常幸運的是自己堅持了下來 堅持就會出現曙光

薛其坤告訴記者,自己當年經歷了考研挫敗,度過了語言關、工作實踐關、科學研究關等等,如果中間任何一個點過不去,可能就會轉行做別的事情了,但非常幸運的是自己堅持了下來。

薛其坤三戰考研終上岸,他對備戰考研的年輕人有兩點建議:第一點,堅持目標,不要因為一次兩次失敗而放棄;第二點,保持一個好的心態,用平和的心態鎮靜地應對考試,有利於把所有的潛力發揮出來。

「樸實」

薛其坤:我生於沂蒙山區 樸實樂觀是山東人的特質

2016年,薛其坤在接受山東台《五洲四海山東人》節目採訪時就曾表示,「本科在山東大學讀書的時候,在這個學校的這樣一個非常好的氛圍下,(我)對人生養成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這也是山東人一種比較樸實樂觀的特質。」

「孝」

薛其坤:山東人講究「孝」 只要有機會我就會回蒙陰看望父母

「我可以說是個孝子,這是咱們山東人比較講究的一點。只要有機會,我還是儘量回蒙陰看看我父母,他們還生活在蒙陰。」薛其坤告訴記者,「我希望把沂蒙精神在南方科技大學對師生進行一些教育,還促成南方科技大學和臨沂市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感恩」

薛其坤:這是團隊合作的成果 國家富強為科學家實現夢想提供了舞台

談及獲獎感受,薛其坤表示,這是團隊合作的成果,團隊精神的打造對這個成果的產生、對這次獲獎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由於國家對基礎研究的支持,使他們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平台。「還是要感謝、感恩自己的祖國」,薛其坤說,如果沒有國家的經濟發展、改革開放,沒有對基礎研究的重視,他們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條件打造「金剛鑽」。「我們經濟發展、國家的富強,對我們科學家實現夢想來講,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追求極致,勇攀高峰

登上一座高峰,只是下一段攻關跋涉的開始。過去十年間,薛其坤和研究團隊對物質世界的探索從未停止,他們不斷嘗試提高觀測溫度、積極尋找新材料並取得了重要進展,同時將推動實驗成果進入應用領域作為目標,力求助力國家信息技術革新。

「成果的取得,得益於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科技實力的持續壯大和基礎科學研究的長期深厚積累。這一榮譽,屬於團隊當中的每一位研究者,更屬於國家。」薛其坤堅信,我國會有越來越多引領國際發展的科學發現和成果湧現。

薛其坤勉勵自己,要始終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以基礎研究助力技術革命和產業更新、推動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要始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不懈努力為世界科學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在國際頂級的學術舞台上奏響屬於中國人的科學強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a004787daced2ce8d1e50c765302e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