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京紫外傳,它到底香不香啊?

2020-01-13     bigfun畢方

文丨Roling丶s@bigfun社區


這篇文章的內容里會涉及到一定程度的劇透,還請沒有看過的各位小心選擇是否看下去。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國內主流電影界對這部作品的評價。

京紫的動畫電影截自原作外傳的第二章,「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

故事情節背景是,出身貧民窟的艾米和自己收養的妹妹泰勒,在艾米其實是貴族家的私生女的事實之下,艾米以讓妹妹能夠擺脫貧窮過上好日子為交換條件,接受了生父提出的,「回家」去做他的聯姻工具的要求。

在貴族學校里,伊莎貝拉.約克(艾米回家後的「新名字」)和被雇來教她貴族禮儀的薇爾莉特,相遇了… …

說到這裡,那麼不可避免的,我們就要說到「改編」這個詞了。

京紫這一系列作品的改編,在忠實原作黨們心中,大概始終都不是特別的滿意。而最大的槽點就是把少佐改沒了。至今為止,京阿尼會怎麼在接下來可能有的系列作品裡處理這個問題還一直是個迷。

因為表現載體和時長限制,TV動畫的觀感雖然說是總算用絕美級別的作畫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優秀。

而如果是觀察力敏銳一點的老二刺螈始終還是能察覺出來的,故事編排節奏有點亂,顯得很趕,也就是個別集數能表現出一個非常高,能吹上天的優秀水平。

電影其實也是一樣。

整個的結構是兩個單元劇形式的部分併到了一起。前半部分是原作內容改編,後半部分完全原創。

但從整體上看的話,電影相對於原作來講,是一個,僅僅保留了基本框架的全新故事。

原作故事並沒有過多的提及泰勒,而在電影中,泰勒的角色表述地位上,甚至要高於艾米。

在電影宣傳cm還有pv裡頭也都一直在傳達著這樣一個隱含信息,泰勒才是影片的主要人物,實際上它也是這麼做的。

前半部分大概也就是一集TV動畫的時長多一點的內容,把整個故事的基調奠定下去之後,緊接著就筆鋒一轉。

到了泰勒這裡,姐姐在從貴族學校出來之後肯定是自然的不知道嫁給了哪裡的貴族。泰勒從孤兒院裡溜了出來,跟著前半部分里,由薇妹代筆的,姐姐艾米寄給她的信,找到了薇妹,想要做郵差,這才算是開始了故事的主幹部分。

」郵差給人傳遞的,是幸福啊。」

這次的電影,相對於原作來講,情感表達層級會更高更大,因為主要的著眼點就放到了「郵差」這個職業上,甚至其實連薇妹的代筆這個關鍵元素在電影里也被淡化了。

圍繞著貝內迪克特這個郵差「師父「和」徒弟「泰勒,電影的主題大概歸結到了」一個職業存在的意義「。

影片里我們能夠看到建了一半的艾菲爾鐵塔(???),還有街上的電燈。

環境元素向我們傳達的信息是,時代在進步。

而泰勒的成為一名郵差去給人傳遞幸福的夢想,包括薇妹正在做的事,CH郵政公司的存在,都在漸漸和時代脫節。

在這樣的科技過渡時代,像郵政這樣的行業可以說就顯得很尷尬,但是,無論怎樣,京紫外傳的故事就向我們傳遞了這樣一個職業的崇高性。

所以也就在我開頭引入的那個視頻里,影評人就說了這樣的話——「中國郵政總局應該專門組織觀看"。

誇張嗎?一點都不誇張。甚至說的非常有道理。在我看來,這句話並不是為了節目效果,是完全的真心話。

那麼,為什麼?

因為京紫的電影改編幾乎把不能讓一般人接受的內容都剔除了,除去表現載體是動畫這樣一個元素,它差不多就能算是一部大眾級別電影了。

沒有看過TV動畫的電影看到這部作品的時候也不至於會產生太強烈的」異物感「,儘管剛剛開始的時候有點懵,看著看著也就明白了,薇妹是給人代筆寫信的,他們不需要去接受太多太多的信息,只需要漸漸的把自己代入到艾米姐妹的位置中,就算片子不那麼能看的進眼裡,也能獲得一定的共感。

「日本動畫」這個定義群做為一個「招牌」來講,尤其在近幾年日本動畫電影大量進入中國市場這樣一個時期里,顯得尤其耀眼。好像只要是跟「日本動畫」掛上鉤,就能鍍上一層金。

但其實事實是這樣的,做得好,那就是好,做的有一點不好,漏洞就會被無限放大,天氣之子還算好一點的,像肆式青春這部中日合作動畫電影.. ...它墳頭草已經三尺多高了。

而回到話題本體上來講,商業效益之下,就算是日本方這個輸出側,也要做出妥協。

按常理來講,自己的作品改編,原作者總歸是那個掌握著最終決定權的人。

但是有時候我們真的會懷疑,是不是這樣。

從中國的視野來看,大概就像是原作者在向夢想妥協,改編承包方在向金錢妥協。最近熱播的大受好評的小說改編電視劇「慶餘年」大概是那少數中的少數的幸運兒。

從我們這邊看的話,基本上有句話就算是定理一樣的存在了,那就是」只要改編,百分九十九點九九的可能性肯定是毀原作「。

而回到這次的京紫外傳電影,我想說,真的是沒有看到太多曉 加奈本人參與的味道... ...

其實原作故事到了本內迪克特把信送到泰勒手裡就已經算是結束了,最後結尾的,是艾米所寫的另一封信。

而點睛之筆,就在這封信裡面。

艾米和泰勒之間,表面看上去不過是相互作為精神支撐的困境姐妹情,在最後的一封信里,得到了更深的闡釋。

完全可以說,這一整章故事,所有的價值就濃縮在這短短的一句話里。

這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句話,是艾米這一個人物形象塑造序列的最終升華。

但是,電影里就這麼刪了,這樣出現的問題就是,艾米從一個著墨非常多的主要人物變成了陪襯。

|ー` )... ...

雖然區別開來講,單單電影故事也很不錯,雖然不識字但是還想做郵差的泰勒的故事確確實實的有戳到我的淚點,但是,真的,感覺電影這個改編法,對艾米不公平

在認真看這部作品的人總能明白人物的魅力,但是更大部分的評價還是「前半部分無腦百合福利先讓宅男滿足,後半部分賣劇情催淚」。

艾米這個人物變成了泰勒的附屬品,給人一種,因為和泰勒的羈絆她才存在於那裡,這樣的感覺,活像一個為了百合福利而存在的「二級人物」。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這麼一個花了一半甚至還多的總時長去塑造的人物,前半部分結束之後「啪」的就跳離了主線只剩下了一丟丟存在的痕跡,甚至她的存在聊勝於無。

。。。 。。。

大概… …說出來會很傷人的一點是,電影的淚點最多的地方不是正片,是片子結束之後的演職員名單.. ...

上映三天豆瓣評分7.6,不是豆瓣觀眾嘴刁,是真的粉絲濾鏡效應有點明顯。

... ...

還有個值得一提的,本作的監督藤田春香,就是京都經典動畫《吹響吧!上低音號》里,第一季第八集裡麗奈那「神來一指「的締造者,佳作也有不少。

京紫外傳它香不香,儘管根本上還是看個人,但種種跡象表明,這部」電影「壓根就不怎麼像一部電影,更多的是情懷加成,所以,它一點都不香。

最後... ...我想說,儘管對京都動畫製作人員有點不尊重,但是出於對創作的尊重,我永遠對京紫外傳的劇本是不是曉 加奈本人主刀,甚至有沒有她參與這個問題,持強烈懷疑態度。

包括之前,中國宣發也出現了非常難以形容的睿智操作。

講真的,如果非要說的話,就一個動畫愛好者來講,大概整部電影的觀感,用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這一句話,足夠了... ..

但如果拋開所有干擾因素單單不帶任何有色眼鏡去看這部「電影」,也不該一棒子打死,就一部"電影"來講,它大概能到達一個"合格"的水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_aWoG8BUQOea5OwFArQ.html














4月10日 NS 資訊

2020-04-10




4月7日NS資訊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