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的內容是:秋冬寶寶易感冒,教你如何隨時隨地,測試寶寶體溫,了解動態!
寶寶的體溫,就像是一張健康的「陰晴表」,尤其是秋冬交替感冒發燒高發的時期,在日常中,對於寶寶的體溫更是要分外注意,實時了解,才能更好地跟蹤寶寶的身體狀況。但對於嬰幼兒的體溫應該怎麼測量才是既正確又準確呢?接下來一起來看看。
首先,由於嬰幼兒還太小,所以一般都不會採用口腔溫度測量法,以防寶寶咬碎溫度計而誤吞水銀或者引起口腔的損傷。那如何正確幫助測量寶寶體溫呢?
那麼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關於,秋冬寶寶易感冒,教你如何隨時隨地,測試寶寶體溫,了解動態!
第一,腋下測量法
先鬆開寶寶的衣服方便溫度計可以進入腋窩,再把溫度計端放在腋窩的中央,家長輔助寶寶將溫度計固定和夾緊,測量時間為5分鐘。嬰幼兒腋窩的正常溫度為36-37.4℃。
第二,頸部測量法
將溫度計的水銀部端放在頸窩處,測量時間為5-10分鐘,不能少於5分鐘,儘量靠近10分鐘會使測量結果更加正確。畢竟頸部的溫度受到空氣氣溫高低的影響比較大,所以需要測量更久的時間,以達到更趨於寶寶體溫的讀數。
第三,肛門內測量法
這個方法要先將溫度計採用酒精消毒之後,再加上一點潤滑,之後再緩慢地插入寶寶肛門內約3厘米,測量時間需要3分鐘左右。肛門內測法是最貼近寶寶體溫的一種測量方法,正常情況下寶寶肛門內的溫度為37.0-37.7℃。但由於測量方法比較特殊,常常會引起寶寶的哭鬧和不配合。
第四,紅外線探頭測耳溫
這一種是直接把儀器放在寶寶耳朵旁邊即可測量,測量時間大概只需要1-3秒的時間,但與頸部測量法一樣,都是容易受到空氣和氣溫的影響,而導致讀數並不夠貼近寶寶的當下體溫。
如果在測量之後發現寶寶的體溫偏高該怎麼辦呢?首先要知道,一歲以內的嬰幼兒,正常的體溫處於37.5℃左右浮動都是屬於正常。由於嬰幼兒在控制體溫的那塊大腦區域發育還不夠成熟,所以體溫也會隨著環境溫度的波動比較大。
若是寶寶超過38℃處於低燒時,家長可以通過合理的措施來進行降溫,先確認環境溫度是否過高,以及空氣的流通性是否比較好。同時可以採用溫水來幫寶寶擦浴,用毛巾蘸上溫水擰乾之後,在寶寶的腋下、頸部以及大腿根等部位來進行擦拭,擦浴時間大概5-10分鐘為宜。
可若是寶寶的體溫已經到了38.5℃的時候,則需要及時就醫,並且在醫生的指導之下,來進行更加合理的退燒。
最後,再一次總結幼兒在正常情況下的體溫是多少:
腋下溫度範圍:36.5℃-37.0℃
肛門內測溫度範圍:37.0℃-37.7℃
口腔溫度範圍:36.3℃-37.2℃
秋冬季節晨起和夜間的溫度差別比較大,4個方法,隨時掌握寶寶體溫,寶媽要學起來!而對於嬰幼兒的體溫的測量最好是保持晨起量一次,午睡時可以進行一次,晚間在洗澡後或臨睡前測量一次。每天認真關注寶寶的「陰晴表」,讓寶寶遠離換季感冒發燒。
好了,本期分享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歡迎關注、留言,陪你一起成長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_LOAnQBd8y1i3sJ-qP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