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究竟動了誰的蛋糕?從全網追到全網嘲,頂流一夜更迭

2020-04-02     劇毒影響

文/施琅

離「227大團結」事件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有餘,然而這一事件的中心人物,曾經風光無限的頂流肖戰,似乎依舊深陷在227事件的泥淖里,舉步維艱。

就像是投石入湖,再細小的石頭也能激起千萬層漣漪,在這個人人可以發聲的網際網路時代,公眾意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正如這次的肖戰事件,輿論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愈漸彌散。

很多人覺得肖戰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從頭到尾都是一群「烏合之眾」攪起的千般風雲,肖戰何其無辜,因此儘管事情過去這麼久,依舊有人為肖戰擊鼓鳴冤。

也有人則不認可肖戰的無辜。畢竟這群所謂的粉絲從頭到尾舉著的是肖戰的名號,所作所為也皆是因為「肖戰」二字,這正是以子之名行不義之舉,子又焉能稱之為「無辜」?

然而在人類價值判斷的範疇里,是與非的問題從來就不是一個靠你爭我搶就能闡述清楚的問題。

更何況,在這樣一個涉及不同圈層、不同利益集團以及不同價值認可的問題上,僅僅將焦點聚集在孰是孰非的討論上,終究太過膚淺。

況且,對於肖戰這樣一個頂級流量一夜之間從山頂到低谷的無常變幻,我們與其探討他的是非對錯,不如思考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是飯圈的病態,還是肖戰本人動了別人奶酪?

畢竟,不論時間如何變化,這次的由一個粉絲團體引發的關於多個圈層聯合起來的抵制流量的行動,都足以被載入娛樂圈流量話題的史冊。

這或許是一個警鐘,驚醒我們——這個社會的參與者,應該對流量、對飯圈文化、對資本的博弈,乃至於對整個文化的多樣性,有一個更深的思考。

公權並非私器,以權謀私必將群起而攻之

關於「肖戰」與「227大團結」一事,輿論已持續發酵了一個月有餘,相信即使是對於娛樂圈的恩恩怨怨從不染指的人也一定有所耳聞,對於事件的來龍去脈,多數人也已瞭然於胸,在此我們也不再多加贅述。

但在整個事件發展過程中,有一個節點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忽視,那便是對於「舉報」這一公權力的使用。

「舉報」是引起這場「聖戰」發起的最大導火索。

正是因為肖戰粉絲不滿同人文章《下墜》中對於肖戰這一角色的人物設定與情節安排,並以「傳播淫穢物品,污染網絡空間···」為由,對《下墜》及其作者進行舉報,最終導致了AO3這個以「足夠自由」、「尊重創作」、「同人創作天堂」著稱的平台被封。

我們都知道,「舉報權」之所以合理存在,正是因為它本身就是我們公權力的一種體現。

公民運用舉報權是為了對危害社會公共安全、違反社會公序良俗的行為進行舉報,其目的是為了規避社會風險,維護社會基本的穩定與和諧,出發點在「共」。

而肖戰的粉絲僅僅因為不喜歡、無法接受文中的人物設定便借用國家公權力之手將其消滅,出發點在「私」。

這番操作,以愛之名,行不義之舉,實為不智;以不愛之名,奪他人所好,實為不義;而因一己之私濫用公權,實為不恥。

這也正是為什麼當肖戰工作室出面道歉,稱占用社會公共資源,而大眾卻並不買單的真實原因。

因為他們沒有正視問題的核心在於:肖戰粉絲濫用「舉報」這一權利,侵犯了太多人的公共利益。

很多以同人創作為樂、為生的人從此喪失創作的烏托邦世界以及承載他們全部心血的資料庫。

很多自始至終喜歡肖戰但卻並未參與舉報的肖戰理智粉同樣被無辜連累。

凡是肖戰參演的影視劇作被惡意刷低分,而其中不乏很多優秀作品,在時下影視創作本就不甚景氣的階段,這樣的「天降厄運」究竟寒了多少影視創作者的心呢?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從2019年夏天《陳情令》大火以來,主演肖戰從名不見經傳的十八線小明星一路高歌猛進直躍為娛樂圈頂流,再到如今突然被拉下神壇,他的興衰榮辱,從始至終與「流量」這個詞分不開。

中國的流量明星爆發元年是在2014年,是隨著「四子」「歸國」一起出現在公眾視野的。

對大多數中國觀眾來說,所謂「流量」,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解釋,就是數據。我們所見到的一個又一個流量明星,其實就是一個又一個靠數據走出來的明星。

而這些數以萬計、千萬計的數據則幾乎都來源於粉絲,這些粉絲與明星之間就像是一種天然的共生關係。

這些被明星的某一個特質所吸引的粉絲們因為相同的愛好與追求而聚集在一起,心甘情願且甘之如飴地為自己的偶像打榜、刷數據、帶消費等等,從最初的小團體漸漸發展為數量龐大、分工明確的大群體,形成所謂的「飯圈」,而隱藏在這些「飯圈」之後的則是流量市場吃不盡的紅利。

轉眼六年過去,流量明星與其背後的粉絲經濟已然發展成了一個十分完備的體系。

然而一步登天的頂流與步步為營、穩紮穩打走上峰頂的偶像明星,他們在粉絲形態的構成上顯然是不同的。不同於後者粉絲群的分工明確與條理明晰,前者粉絲群的不論是在構成還是管理上都顯得更為紊亂。

其實早在227危機之前,網上就已有曝出肖戰粉絲因不明原因舉報和開撕他人,也有人曝出肖戰粉絲為肖戰打出的應援號、應援曲涉及抄襲,但遺憾的是,所有的這些問題似乎都沒能引起肖戰團隊的重視。

都知道肖戰是靠耽改劇《陳情令》橫空出世的,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就衝上了流量明星的頂峰,然而短期激增的粉絲量與強有力的管理並沒有達到完美的同步,這就導致了肖戰粉絲團體內部的意識形態很不穩定,加劇了後期飯圈管理的難度,更為肖戰隨後的發展埋下了極大的隱患。

這也正是為什麼肖戰靠流量走紅,卻又被流量反噬的最直接的原因。

資本角逐的舞台,你方唱罷我登場

「227事件」以後,肖戰的代言被迅速擱淺,參演的影視作品被刻意評低,全網都掀起了抵制肖戰的狂潮,不僅如此,網上還爆出了肖戰的各種黑料,有因的、沒因的,似乎一貫以「暖男」和「謙卑」著稱的肖戰突然之間便擁有了不堪回首的過往。

身為局外人,我們很難判斷消息的真實性,尤其是在局勢不明、人云亦云的時候。

然而,在蛋糕只有那麼大,想分一杯羹的人卻越來越多的利益糾纏、資本角逐的娛樂圈,我們很難相信「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動人畫面會上演在一個不甚跌落頂流神壇的流量明星的身上。

畢竟,於他人而言,少一個頂流,就少一個敵人,多一分甜頭。

尤其是在娛樂圈這樣一個資本把控的世界裡,從籍籍無名到鼎鼎有名,很多人要付出常人難以承受的代價。

譬如,從參演影視劇到成立個人工作室,擁有自己的話語權,范冰冰花了整整10年,楊冪花了9年時間。

而肖戰,僅僅用了3年時間,就達到了旁人可能要花十數年乃至數十年的經營才能達到的高度。

這樣的落差,有幾個人甘心承受?

換位思考一下,可能很少有人能夠釋懷。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227」之前網上洋溢的大多都是對於肖戰的溢美之詞,而僅僅一夜之間,乾坤日月,滄海桑田。

畢竟,利益糾纏的舞台上,向來都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你方唱罷,我方才剛登場。

肖戰究竟動了誰的蛋糕?從全網追到全網嘲,頂流一夜更迭

​流量一代一代更迭,這次似乎輪到了肖戰。

這個因「魏無羨」一角爆紅的新晉頂流,「戰羨」二字是觀眾對他的認可。

都說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戲裡,魏無羨遭眾人圍剿,身死。然而幸運的是,寫書人給了他重生的機會。

戲外,「圍剿」似乎再次上演,只是此時的肖戰究竟能否「重生」,我們卻不得而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X4XOXEBrZ4kL1Viow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