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和秦檜,都為朝廷續命幾十年,為何名聲差距那麼大?

2020-09-24     歲月的交錯

原標題:李鴻章和秦檜,都為朝廷續命幾十年,為何名聲差距那麼大?

晚清的李鴻章,宋朝的秦檜,這兩個人物,跨越千年的時光,為什麼人們總把他倆放到一起來評論?我們先來看看,他倆到底有哪些地方相似?他倆都是進士出身,執掌大權,聰明能幹,左右逢源,長袖善舞。都被當朝一把手所倚重,都為朝廷續命數十年,都是被罵為賣國求榮,背上了歷史黑鍋。所不同的是,他倆的名聲相差太大了,一個毀譽參半,一個遺臭萬年。

我們來看看他們第一個共同點:保住國家利益。李鴻章在晚清同列強談判中,雖然簽署了一系列屈辱條約,但他已經在談判中儘量減少損失,在歐美列強的環視中,保住了大清基本利益。他在洋務運動中,把西方的先進文明和技術成果引進中國,促進我國近代工業的發展。

秦檜是南宋主和派的代表,南宋的兵力與北方游牧民族無法抗衡,國力空虛,只能外交周旋,然後修生養息,徐徐圖之。從現在看歷史,當時秦檜的外交策略無疑是正確的,走曲線救國的道路,才讓南宋享國百年。反觀南明,不賠款,不納稅,不稱臣,硬碰硬,雖然劃江而治卻很快就滅了。

他們第二個共同點:都是有氣節的人。為什麼這麼說,首先看秦檜,在北宋滅亡情況下,金國要立張邦昌偉為傀儡皇帝時,秦檜站了出來,寫了一份《存趙書》要求立趙氏皇室後裔為皇帝,這份忠心可見。秦檜在被俘後,表現出漢人少有的氣節,得到金太宗敬重,後來才經輾轉才回到南宋。

李鴻章在同日本談判時,面部中了一槍,鮮血直流。他沒有取出子彈,直接用紗布包紮後繼續談判,經國外媒體曝光後,博得世界同情。最後把賠款從3億元談到2億元,一槍換回1億元。

他們第三個共同點:才華橫溢。 李鴻章周遊歐美列國,深受感觸,回國後加速洋務運動,創造民族工業,加速了中國近代化進程。他還是北洋水師的創始人,這部分軍隊後來成了大清的主力。秦檜創造的「宋體」被我們當作最標準的字體,可見他書法造詣是十分高超的,不次於「顏體」、「柳體」。

秦檜最大的錯誤就是誅殺愛國名將岳飛。明知岳飛是軍隊的脊樑,沒有勸阻宋高宗,反而進一步蒙蔽皇帝。殺了岳飛後,他也沒有為國家找出富國強兵的策略,殘害忠臣,使他遺臭萬年。

李鴻章與左宗棠雖然不合,在國家的防護上,一個側重「海防」,一個堅持「陸防」。左宗棠收復新疆,成為民族英雄,李鴻章卻留下了罵名。秦檜誅殺岳飛,殘害忠良,自毀大宋長城。李鴻章並沒有打擊異己,痛下殺手,在事關國家利益上還是與這些大臣相互配合,藉助權力推行新政,試圖富國強兵。

秦檜,李鴻章從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人,聰明,理智都長袖善舞,左右逢源;都曾鐵骨錚錚,為國分憂。然而由於時代的不同,不同,結果就不同。李鴻章的名聲一度跌宕起伏,他被認為十九世紀與美國格蘭特,德國俾斯麥並列的世界三大偉人。也是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認為唯一能與世界爭長短的人。清末民初,李鴻章的名聲一度跌入谷底,近年來他的歷史貢獻逐漸被世人所認同。當然,李鴻章的名聲不能跟曾國藩相比,曾國藩被兩岸推崇為「千古完人」。

大家對李鴻章,秦檜怎麼看?跪了千年的秦檜還能站起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RI1vnQBd8y1i3sJLTk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