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火龍果是生長於南方的熱帶水果,現在市場上的火龍果多數是從南方長途運輸過來的。臨潁縣就有種植戶瞄準這一市場空白,引進火龍果,南果北種,經過幾年的發展不僅獲得了成功,還為村裡的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幫助他們增加收入。
2009年,李躍勝當選為固廂鄉金仝村支部書記,上任伊始李躍勝便考慮如何利用村民手中現有的土地資源,為村民增加收入,帶領村民走向致富的道路。說干就干,李躍勝帶領村裡5名頭腦靈活、具有創新意識的村民外出考察,經過廣泛的市場調研,便選定了種植火龍果的項目。
選定項目後,李躍勝便創辦了臨潁縣金沃專業合作社,在村裡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流轉了30畝土地,開始種植火龍果。李躍勝不求果實產量、只求品質。盡力為火龍果創造像南方一樣的生長環境,不用化肥和農藥。目前李躍勝種植的火龍果正逐步成熟上市,走進大棚內,只見一株株形態似仙人掌的火龍果樹有序的排列著。一米多高的枝條上,結滿了紅艷艷的火龍果,甚是喜人。由於無公害種植,李躍勝種植的火龍果以較好的口感,引得臨潁市民紛紛前往種植基地採摘。
李躍勝的種植合作社還吸納了周邊貧困戶和村民就業,常年在種植合作社就業的就達30餘人。為每位前來就業的村民每年增加萬餘元的收入。
據介紹,火龍果每年可以收穫五茬左右,比種植一般的農作物,收入要高出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