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互聯 開放合作——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這次大會共設有20個分論壇,將有諾貝爾獎獲得者等1500多位來自政府、國際組織、領軍企業、技術社群和社會團體的重量級嘉賓出席,共設20個分論壇,聚焦「科學與技術」「產業與經濟」「人文與社會」「合作與治理」四大重點板塊。
在本次大會上,5G、人工智慧、創業、數字經濟也成為關注的焦點,各路大佬暢所欲言,乾貨頻出,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AI不會毀滅人類,反而可以讓人獲得「永生」
李彥宏是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熟面孔,2014年的第一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李彥宏就出現在烏鎮。
今年,李彥宏在演講中首次談到「智能經濟」。李彥宏講到,數字經濟在經歷了PC的發明與普及、PC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三個階段後,正在進化到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新階段,智能經濟將是拉動全球經濟重新向上的核心引擎。
演講中,李彥宏表示:「我們的中長期目標是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台型公司,以加速人工智慧的應用,從而踐行我們的使命——科技讓複雜的世界更簡單。」
李彥宏並不同意某些業界大咖關於「人工智慧會毀滅人類「的看法:「人工智慧不僅不會毀滅人類,反而可以讓人們獲得『永生』 」。他相信人工智慧的發展,是一個屬於全世界、全人類的機會,「人工智慧必將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勇:數字化催生新商業文明
馬雲宣布卸任後,張勇首次以阿里董事局主席身份亮相烏鎮,自然也是媒體追逐的焦點。
張勇今年提出的議題,是數字化時代的商業發展催生了新商業文明。他談到,「新商業文明以人為本、合作共贏、開放共享,為每個人、為全社會創造價值和效益。」
張勇說:「傳統競爭是此消彼長、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數字化時代的競爭正在向正和博弈、共贏發展、增量發展的大趨勢上演進。」他表示,阿里巴巴積極創造生態,既幫助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發展,也鼓勵支持新的獨角獸、小巨人的發展,讓大樹下面既能長小草,同時也讓更多的小草能長成參天大樹。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5G將帶來重大變革,要支持鴻蒙之類的國產作業系統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發表演講稱,5G對生活、經濟都會有重大變革。「通過它滿足我們人民對於美好生活各種各樣新的需求,可以想像過去做不到的現在可以做到。5G對於4G的提高往往是一個數量級的甚至兩個數量級的提高。」
談到,華為和阿里巴巴等國產廠商在晶片和作業系統的布局時,倪光南表示,在他看來這個產業還不僅僅是技術的問題,主要是生態的門檻。「如果我們新的技術出來,沒有生態的支持很難推廣。所以,現在我們對像鴻蒙之類的國產作業系統的支持,更多在生態方面。此外,我們還注意到,國際的經驗表明,如果有什麼困難的話,有時也不是完全靠市場,而是我們通過法規去防止已開發國家的壟斷企業,濫用市場的壟斷地位。」倪光南指出,整個市場,需要更好地為國產作業系統發展創造市場支持,完善生態系統。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朝陽:創業者需要與恐懼共存
作為見證和參與中國網際網路成長全過程的第一代網際網路人,張朝陽感觸頗深,他認為「網際網路已經像空氣和水一樣無處不在。」
創業者仍是討論的中心,對於很多創業者比較關心的,在創業過程中如何克服不由自己所控的無助感?張朝陽建議,「從公司創業的角度,你要對一些基本的恐懼做出反應。比如每天要關心的幾件事、決定你命運的幾個威脅,這些每天都要想一想,不能過度樂觀」。
張朝陽還提到,創業者在人生的管理方面,每天都可能面對創業引起的過度焦慮和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與恐懼共存,「恐懼帶來不舒服的感覺,對這種感覺你要不做任何的條件反射式的處理,因為你任何解決恐懼的努力都會放大恐懼」。
創業存在很多門檻?張朝陽覺得隨著企業做大,管理者不在一線,對用戶需求的體會、對產品的熱愛和以及做到極致的精神可能會喪失,這便給了後起之秀一些機會。
YC中國創始人兼CEO陸奇:數據是AI時代核心產能,新時代帶來了更多創業機會
離開百度一年後,陸奇以YC中國創始人兼CEO的身份,出現在了烏鎮。
在陸奇看來,目前面臨的重大挑戰是數據成為人工智慧時代的核心產能,正如軟體開發是上一時代的核心產能。「今天以數據和機器學習為核心的時代,需要共同努力探索,建立新一代像開源軟體一樣的機制,不但能保護好數據隱私和數據的價值,同時能提供更強的合作機制。」
同時,陸奇表示,創業是市場創新的搖籃,新的時代帶來了更多新的創業機會。因此在他看來,我們需要建立新的開放合作的機制,尤其是國際化的開放合作,需要建立更多的橋樑和社區,讓全球的創造者、開放者能夠更好地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