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 我們分享了這座如小山一樣的白色建築 ,它是日本建築師 藤本壯介的新作,一座藝術酒店。不知道是否因為人的本性里就愛好純潔與乾淨,純白色建築總會格外引人注目,每年各種建築獎里,總少不了一些白色的身影。藤本壯介將對白色建築的喜愛堅持了很多年,還提出了自己的「 白色哲學」,在初雪未到來之時,不如先一起走進藤本壯介的白色國度。
安藤忠雄、隈研吾、坂茂……過去我們分享了很多日本建築大師,但日本建築界著實藏龍臥虎,在前一輩頂尖大師光環的籠罩下,值得分享的建築師仍然層出不窮。
藤本壯介雖名氣不如前面所列的幾位大,但他被譽為 伊東豐雄、妹島和世的接班人,在 2013 年成為繼伊東豐雄、SANAA 後第三位受邀參與英國蛇形藝廊計劃的日本建築師,在國際建築界也頗有地位。
從 2000 年開始的 蛇形藝廊計劃,每年都會邀請一位世界級的建築師在英國倫敦海德公園的蛇形畫廊(Serpentine Gallery)中建造一個臨時性項目,建築師們用 6 個月進行創作,在夏季接受遊人的參觀檢驗。20 年來,這項計劃早已成為倫敦和世界建築界的盛事,也為受邀建築師的國際地位暗暗加碼。
藤本壯介在 2013 年收到邀請,他「被肯辛頓公園的綠色環境深深感染,希望創造出一種介於自然和建築之間的透明的綠色建築空間,儘可能地融入周圍的綠色大背景中。」於是他用白色的鋼柱造了一朵「雲」,微風吹過時,這朵巨大的「雲」還會輕輕擺動。
這朵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藤本壯介標誌性的住宅項目——NA 住宅,也是白色鋼架結構的建築。他十分擅長運用白色材料創作,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走進藤本壯介的白色住宅中。
棲居在純白色樹屋上
NA 住宅
2012 年,這座約 84.9 平方米的通透住宅誕生在東京一隅。房屋的主人是一對嚮往遊牧生活,但受限於城市中的年輕夫婦,藤本壯介用 21 塊獨立的樓板幫他們實現了在家裡遊牧的機會。
和絕大多數住宅不同,NA 住宅的外牆不是由混凝土組成,幾乎沒有牆壁,開放式的白色框架讓它在一眾灰白色建築中特別吸睛。藤本壯介也很巧妙地將空調、管道等生活裝置藏到了房屋後方朝北的厚牆中。
藤本壯介以樹屋的概念來打造了這座住宅,「一棵樹的有趣之處在於,這些空間並不是完全密閉隔離的,而是以它獨特的相對性彼此相連。人聽到從斜上方傳來的聲音,於是從其中一處分支跳到另一處分支上,一種不同分支上成員間的對話由此產生。這些是在這個空間密集的生活中能遇到的一些豐富的時刻。」
這座房子既可以看成是一個大的「樹屋」,也是一系列房間的集合。屋主在其中可以享受親密的時刻,也能擁有彼此獨立的空間,有客人來訪時,通過窗簾的協助,很方便就能將每個人區隔開。
藤本壯介認為:「 白鋼架結構本身並不形似一棵樹。但是在這個空間中體驗到的生活和瞬間就像是古代先祖樹居生活豐富性的現代改編。這是介於城市、建築、家具和身體之間,平等對待自然與人造的存在。」
生活在白色雲團中
N 住宅
有人將 NA 住宅稱為藤本壯介重新定義「居住」的標誌性建築,但他說:「與其說是去改變人的生活,不如說是還原最原始的居住樣貌,希望人們能找回最原始的自由。」他尊重每一個屋主可能並不常規的居住要求,並竭盡全力幫助每個人在房子裡找回最自在的狀態。
藤本壯介在住宅設計上的嘗試不少,2008 年,他為大分縣的一對夫婦和他們的狗狗設計了一座區域界線循序漸進的白色住宅 N。
N 住宅有著奇妙的三層嵌套結構,最外層與第二層之間打造了一個半室內花園,第二層區隔室內與室外,最內一層則圈出更私密的空間。
藤本壯介一直認為房子與街道僅一牆之隔並不是什麼很好的居住方式,人們需要有一些更有私密性的空間,離街道遠一些,離自我近一些,這種場域漸層就是一個嘗試。
「可能有人會說,理想的建築是感覺像在室內的室外空間和感覺像在室外的室內空間。在嵌套結構中,內部始終是外部,反之亦然。我的意圖是製作一種既不涉及空間也不涉及形式的建築,而僅僅是表達房屋和街道之間的豐富事物。」
藤本壯介形容居住在這個房子中就像生活在雲團里。一來它的外牆足夠潔白,和雲朵一樣明亮,二來它與外界的界限是模糊的,具有很多伸縮變化的可能性。
在這種嵌套里,藤本壯介還看到了哲理性:「三個嵌套殼體最終意味著無限嵌套,因為整個世界就是由無限嵌套組成的,而這裡不過是其中三個。這是一個住宅的最終表現,從世界的起源到具體的建築,都是用一種簡單的方式構思著。」
住進緩緩爬升的白色山脈
K 住宅
從雲團到樹屋,再到小山,藤本壯介設計的白色住宅都與自然理念相關。2012 年誕生的 K 住宅,還有人將其稱為月牙,就連藤本壯介自己都說:「K 住宅實在是一個奇怪的形狀,它看起來幾乎不像房子,而更像城市景觀。」
這棟住宅位於大阪市和神戶市之間的中型城市西宮的一個典型住宅區內,屋主是一對夫妻和他們的孩子。K 住宅所處的區域是一個狹長的「L」形地帶,現有的條件不允許它過多擴張,藤本壯介便將它設計成這樣的形狀。
房子的西側面對著一片樹林,藤本壯介因此想要繼續模糊邊界,讓室內、花園、屋外的風光彼此融合,於是想到把屋頂變成花園,最後這樣一個緩緩升起的月牙式的山脈誕生。
「我們對建築的持續興趣還在於考慮內部和外部之間的基本關係。客戶想要一所房子,更像是一個居住環境。它變成了一個小的神秘景觀,沒有劃分房屋和花園。傾斜的屋頂以三維方式將內部和外部結合在一起。」
「屋頂不僅是屋頂,而更像是傾斜的風景。」K 住宅像山脈一樣緩緩升起,形成山坡,坡面上是花園,坡下則是生活空間。
天氣晴朗時,屋主可以搬兩把白色椅子坐在「山坡」上的花叢間閒聊,陽光會透過坡上的大窗戶進入室內,提供天然的光亮。
室內向下深挖了 1.5 米,根據坡度劃分出不同的家居空間,高高低低,趣味無窮。
白房子堆積成小山
東京公寓
同樣是 2012 年,在東京市中心建築面積極其有限的一個狹窄拐角處,藤本壯介放置了一個由四座小房子形狀的白房間堆在一起相互支撐的小山,這是一個集體住房項目,名為東京公寓。
「在成人世界中,幼稚的東西通常不會長壽,除非是在日本。」這個像宮崎駿動畫里畫出來的層層疊加的房子被客戶接受,由銀行資助,由理事會批准,最終建成並使用,這裡有藤本壯介的想像力,也有日本城市的好奇與自由。
每一個小房子通過室內室外的樓梯相連,攀爬室外樓梯上樓時,你會更加感受到在市中心爬山的奇妙感,藤本壯介讓狹小的住房變得浪漫和童話感。
這是藤本壯介在東京的第一個項目,他把對東京的感受放在了設計里,他認為東京公寓就是就是微縮的東京。
藤本壯介出生在北海道,從有記憶以來,他就頻繁看到白色的雪,這也影響了他對白色的偏愛,「不能說從小就對白色有意識,雖然這樣講有些勉強,可是說不定這個想法是在那時候就植入內心。」
北海道的住宅建築通常是「 傲然兀自獨立,被自然環抱,完整地作為一個物體,絕緣地封閉著」,但來到東京的藤本壯介只能生活在 6 帖大(約 9.3㎡)的公寓內,從室內走到室外,混亂的城市並沒有什麼變化。
這種空間的延續性和混亂性是東京無奈的地方,也是 東京的居住的潛在可能性,藤本壯介認為「東京整個就是一個住所,一種混亂的,共生的集合體。」他強烈希望把這種感覺融入設計中,於是誕生了東京公寓這個項目。
17 層的白色巨樹
多功能塔樓
2013 年,法國蒙彼利埃市議會發起了一個競賽,要求年輕的建築師重新設計地標性的塔樓,既要融入環境中,又需要包含商業區域和住宅。
Manal Rachdi、Nicolas Laisné、Dimitri Roussel 這三個年輕人在那個夏天飛去東京,向藤本壯介尋求融入自然的靈感。
白色的大陽台瘋狂地伸出建築本體,參差錯落,就像樹木自然生長的樹枝一樣,整個塔樓看起來就像白色的巨型大樹,成為了比 NA 住宅更像樹屋的樹屋建築。
蒙彼利埃是法國南部城市,陽光很好。天氣晴朗時,陽光照在大陽台上,陰影投射開來,整個建築又蒙上了不一樣的色彩。
「我們通過一系列複雜的設計推敲,使得白色巨樹的 113 套公寓均享有迷人的景觀視野。大量的陽台促進了戶外的生活,同時構建出一種新型的鄰里關係。」白色巨樹的底層還有畫廊,頂層有花園酒吧,一切都比競賽目標達成得更加完美。
直島上的白色鑽石
多面體展亭
藤本壯介的白色哲學不僅用於建築上,也與藝術發生關聯。2016 瀨戶內三年展的直島館就是由藤本壯介完成的,在香川縣的海岸線上,一顆半透明的鑽石般的展亭靜靜地反射著陽光。
藤本壯介用白色噴塗不鏽鋼框架完成了展館的構造,整個展亭高 7 米,遊人可以進入其中,在這個網狀空間裡,展開一場奇思妙想。
一直以來,藤本壯介都想要創造能讓人自由選擇的空間,「白色不只是一種顏色,同時也是最具變化性和豐富性的一種顏色,可以襯托綠意、反射光線,呈現出各式各樣的處境,白色可以代表所有的顏色。」白色的包容性為他的自由理念提供著最大的發揮空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FmaNnYBjdFTv4tABj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