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教育孩子總是事與願違?實則越關心越容易亂

2019-09-25     小聆媽媽

專注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特別是媽媽,多半覺得自己的孩子一點都不聽話,讓他做什麼,他不做;不讓他做什麼他偏做,事與願違的教育結果讓媽媽們很無助。媽媽們不止一次的想過:這背後到底是什麼神秘的力量在操控著這些孩子的小腦袋呢?

其實,媽媽們的懷疑是正確,確實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操控著這些小腦袋!

那就是「墨菲定律」世上最讓媽媽們頭痛的定律,你越擔心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

生活中的墨菲定律:

1. 如果你不讓孩子吃糖果然後藏起來,並且告訴吃了會得牙病,那麼他就一定會偷偷吃給你看,並以此為樂,每一次都會偷吃。

2. 如果你總是有強烈目的的讓孩子吃水果蔬菜,然後告訴他吃了會長高,對身體好;那麼他就一定會試著不吃,每一次都會摔筷子擺臉色哭鼻子,反而更嚴重的挑食

3. 如果你告訴孩子不能碰熱水、不能進廚房、不能亂丟玩具、不能喝冷水、不能吃零食、不能打架......那麼,他就會在你不注意的時候,碰熱水、進廚房、亂丟玩具、喝冷水、吃零食、打架.....

簡直要被這些熊孩子氣死了,怎麼教都不聽......

其實,你這真的是教嗎?

真正的教育孩子不是這樣的,一定要搞懂以下3個問題。

究竟什麼是墨菲定律呢?

墨菲定理是一種心理學效應,由愛德華·墨菲提出的,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律。

墨菲定理的原句是: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神奇的是,這一概念完美的在小孩子身上體現一覽無餘,結果遭殃的就是這些媽媽們......苦口婆心、唾沫耗盡、絞盡腦汁之後未果!

如何正確認識墨菲定律

墨菲定理既然是一種心理學效應,那麼就可以利用心理學知識正確的引導孩子,達到教育的目的。

為什麼當我們越擔心什麼就會越發生什麼呢?

因為我們過度的給了我們孩子心理暗示。就像說你現在不要想紅色的大象,那麼,你現在想到的是什麼?答案很簡單,自行腦補了紅色與大象!你阻止孩子干這干那,那麼,孩子心裡自然就記得很清楚了,並且還有一種神秘的感覺,本能的想要去觸碰。

揭開了墨菲定律的神秘面紗,現在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了。

如何有效的避免對孩子使用墨菲定律呢?

其實,就是說話藝術,你對孩子使用了墨菲定律確切的講就是通過語言的形式。不能碰熱水、不能進廚房、不能亂丟玩具、不能喝冷水、不能吃零食、不能打架......這些僅僅是說教,而且是沒有注重方式的原始說教方式,難怪沒有效果。

教育小孩子不如用小孩子的思考方式來思考問題:

教育小孩子不如用小孩子的思考方式來思考問題,這也是一種換位思考的方式,如果沒有洞察小孩子的心理,你是無法使用正確有效的方式的。

就像兵法上講的一樣:知此知彼,百戰不殆!雖然只是教育孩子,但是不顯得誇張;我們生病的時候,醫生給我們的開的藥之前就是先看病才開藥,不可能是先開藥再看病。

小孩子是天真的,沒有足夠多的認知,對這個世界的看法還是很單一的。

所以,不防當告訴他們不能碰熱水、不能進廚房、不能亂丟玩具、不能喝冷水、不能吃零食、不能打架......之前,可以聽一下他們的看法,也許這就是解決問題的根源,給他們說話的機會比什麼都重要!

對孩子說話更要講究藝術

孩子因為對世界沒有一個足夠的認知,所以根本分不清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而他們人生中的,父母則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這個時候如果能教孩子辨別正確與錯誤真的很重要。

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大部分的父母條件反射的一頓說教,只是在告訴小孩子這樣做法是錯誤的,不能再這樣做了,不然會怎麼樣怎麼樣的;但是,事情其實沒有結束,只是做了一半。

父母告訴孩子這是錯誤的同時應該把正確的做法也應該告訴他。

比如你對孩子說開水不是不可以碰,而是不能直接碰;因為直接觸碰就會燙傷我們的手指,你看我們都是沒有直接碰的哦。

如果這樣和孩子溝通,他們知道了大人們是這樣做的,從內心深處就會潛在的認為開水不能直接觸碰是正確的事情,自然就不會在觸碰了。

可以適當的把阻止變成嘗試

當我們把正確的做法告訴孩子以後,可能還有一些天生帶有冒險精神的基因特例小孩。他們已經知道正確的做法了,但是,還是想要去試一試,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如果不是非常危險的事就不要強硬的阻止,可以在一旁監督,讓他嘗試一下。

如果孩子總是亂丟垃圾,不要阻止他丟垃圾,當他丟完以後,讓他自己打掃,孩子在打掃的過程中能夠鍛鍊做家務的能力而且還可以知道父母打掃衛生的辛苦。

但他們自己知道了正確的做法是唯一一個最有利的選擇時,最原始的人性會讓他們這麼做。所以,嘗試沒有什麼不可以,不一定阻止就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最好的效果是讓他們認識到該怎麼做。

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的優秀,更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一生事事順遂的;孩子,是父母一生的牽掛,他們好,你們才好。

但是,愛是愛,正確的教育不能沒有,今天分享的墨菲定律你們打算今後怎麼做呢?歡迎螢幕下方留言分享~

-----------------------

我是小聆媽媽,在這裡你可以發現一些實用和有意義的文章,如果你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的問題,歡迎隨時來問,想要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分享給更多的人,希望經過我們的努力,能夠讓寶寶健康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A0Nam0BJleJMoPMAqz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