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蝙蝠俠》口碑炸裂!面對這一誕生80年的IP,漫威還能反擊嗎?

2022-03-04     隔夜說動漫

原標題:《新蝙蝠俠》口碑炸裂!面對這一誕生80年的IP,漫威還能反擊嗎?

去年漫威上映了五部影片,結果沒有一部能在內地上映,按網上分析,很有可能是受官方「夾帶私貨」的行為影響所致。

但令人費解的是,就連本該最有可能會上映、最不會夾私貨的《蜘蛛俠3:英雄無歸》,結果到現在也還是沒有放出一點有關消息,害得咱們白高興一場。

本來說好了在電影院裡欣賞一下超級英雄們久違的身影,看樣子這個計劃似乎又變得遙遙無期了。

不過事情也不會一直都往糟糕的方向發展,就在漫威仍在吃「閉門羹」的時候,隔壁的DC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新蝙蝠俠》在3月18日定檔內地影院。

01.我即復仇

根據現有消息,《新蝙蝠俠》會先在3月4日公開上映(按北京時間來算應該是3月5日),比我們這邊要早上兩周,但對於已經期盼已久的影迷們來說,能夠上映就已經很不錯了。

該影片是由執導過《猩球崛起》系列作品的馬特·里夫斯來擔任,選角方面由羅伯特·帕丁森來主演蝙蝠俠,安迪·瑟金斯則飾演「管家俠」阿爾弗雷德,此外還有佐伊·克拉維茨飾演的貓女,保羅·達諾飾演的謎語人,科林·法瑞爾飾演的企鵝人等主要角色。

不同於之前的DC宇宙電影,《新蝙蝠俠》的故事背景專門聚焦於蝙蝠俠的個人故事,定位上類似《小丑》那樣的獨立向DC電影,並且不會出現超人、神奇女俠等其他DC英雄。

影片的劇情講述年輕的布魯斯·韋恩以蝙蝠俠的身份穿梭在哥譚市的黑暗角落,他的目標就是調查清楚近期發生的一系列針對名流人士的謀殺案,並與對手們展開鬥智斗勇的抓捕遊戲。

電影在兩年前就已經宣布開拍,但由於疫情的持續影響,影片的拍攝過程也是一再拖延,主演羅伯特·帕丁森此前還曾確診。

直到去年3月,影片才拍攝完畢,如今一年後終於可以跟大家見面了。

在影片即將上映前的3月1日,各大影評網站對《新蝙蝠俠》進行口碑解禁,據稱目前影片的評價相當好。

其中爛番茄口碑為87%新鮮度,而M站媒體評分為73分,可以說開局口碑相當不錯。

此外,IGN平台更是打出了10分滿分,測評者認為馬特·里夫斯版《新蝙蝠俠》的暴力、驚險、暗黑美學,更加印證了他在《蝙蝠俠》這個經典系列中的地位。

「它是一部華麗的、扣人心弦的、具備恐怖氛圍的心理犯罪驚悚片,為布魯斯·韋恩帶來了一場完全「接地氣」的偵探故事,羅伯特·帕丁森飾演的蝙蝠俠非常棒,但佐伊·克羅維茨和保羅·達諾的表演卻搶了影片的風頭,二人的角色表演層次更加豐富。」

而到了3月3日,爛番茄網站的「爆米花」觀眾指數也開始解禁,截至目前爆米花指數達到100%,整體口碑不輸於諾蘭執導的《黑暗騎士》三部曲。

關於該影片的風格類型,官方表示《新蝙蝠俠》會是一部寫實向的標準偵探電影,沒有以往超英電影那樣的誇張特效,更沒有破壞力十足的打鬥場面,蝙蝠俠的戰鬥力也更接近於一個體能出色的普通人,身上的黑科技和超級英雄味道會更淡。

不僅如此,他的對手也不再是四肢發達、毀天滅地的傳統形象反派,而是更加陰險狡詐的法外狂徒,比如本片的主要反派之一便是智商超群的謎語人。

謎語人雖不是小丑那種精神變態的瘋子殺手,但他也和小丑一樣有著能輕易玩弄眾人於鼓掌的頭腦,總結來說就是一個無比自負的犯罪高手。

為了證明自己的智商比蝙蝠俠更聰明,謎語人經常會在策劃犯罪時給現場留下各種複雜的線索,以引導蝙蝠俠走進自己的死亡陷阱。

事實上,因為兩者的人設非常相似,所以謎語人經常會被漫迷們拿來跟小丑相比較。

而在影片預告中,那些出現在作案現場和受害者身上的神秘留言,很顯然就是謎語人的傑作。

儘管老爺的實力被削弱了,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大家對該影片的極高關注度,倒不如說,看膩了那些上天入地的爆米花大片,像這樣充滿寫實劇情的超級英雄電影反而會更精彩、更有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影片製作的全程均沒有華納的干預,更加讓網友們感到放心。

不過在影片剛宣布那會兒,網上還是有很多人不看好這部電影,尤其是他們認為影片不如之前的好,直到後來慢慢了解清楚了才改變想法。

大家當時有這種質疑態度也是可以理解,畢竟作為經久不衰的「美漫一哥」,歷史上有不少人都曾扮演過他,有經典的也有糟透的,每次新版本一出來就難免會被人們比來比去。

02.各有特色的七代蝙蝠俠

蝙蝠俠,美漫史上第一個沒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角色,1939年5月初次登場於DC公司旗下漫畫周刊《偵探漫畫》第27期,由比爾·芬格創造,鮑勃·凱恩繪圖。

該英雄角色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便在1940年便發行了自己的同名漫畫系列,直至今日他與自家的超人、漫威的蜘蛛俠被譽為「美漫人氣三巨頭」,而且總是穩居第一。

正是因為老爺人氣高,所以從很早的時候開始,他就已經被電影公司搬上了大銀幕,有了自己的真人影視形象。

蝙蝠俠自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80多個年頭,算上現在最新的帕丁森版,歷史上一共出現過九代蝙蝠俠。

第一代登場於1943年的7月16日,當時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發行了15集《蝙蝠俠》真人短片,該系列在1965年又被重新發行,並且是從頭連續放到尾,歷時近4個半小時。

1949年,該公司又推出了《蝙蝠俠與羅賓》,這是第二代的蝙蝠俠,同樣也是15集制的真人短片。

但由於前兩代蝙蝠俠的製作年代過於久遠,具體的內容和演員信息網上都沒有詳細介紹,所以留給世人的記憶並不深刻,真正開始被大家記住的是第三代的亞當·韋斯特版。

1966年1月12日,第一部全彩蝙蝠俠電視劇與觀眾見面,該劇集憑藉荒誕又極富調侃意味的喜劇風格成為了60後的集體記憶。

因為是喜劇風格,所以劇集裡的內容都非常地詼諧滑稽,裡面的老爺子看起來就像發福似的,服飾的五毛錢感覺也很強烈(畢竟那時候特效技術不高),就連當時的小丑也完全不像現在的這麼陰暗、恐怖。

此外,該劇集還經常會開展品德教育課…比如說開車要系好安全帶,做作業,吃蔬菜,兒童喝牛奶的重要性。

而直到1989年,蒂姆·伯頓執導的《蝙蝠俠》電影上映,由麥可·基頓飾演的第四代蝙蝠俠才出現在大家面前。

在70年代初,著名漫畫家丹尼·奧尼爾和尼爾·亞當斯將黑暗、成人元素帶入了蝙蝠俠漫畫中,還有之後80年代里弗蘭克米勒的傳世傑作《黑暗騎士歸來》的推出,從此一改電視劇版蝙蝠俠長久以來的荒誕風格,正式奠定了蝙蝠俠的「黑暗英雄」基調。

而這部1989年的蝙蝠俠電影,也加入了蒂姆·伯頓獨有哥德式的黑暗風格,為影片中蝙蝠俠的銀幕形象增添了不少的獨特氣質,並讓麥可·基頓一躍成為超級巨星。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不光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十分經典的蝙蝠俠形象,同時也將小丑十惡不赦的瘋狂形象給生動塑造了出來。

1992年續集《蝙蝠俠歸來》上映,儘管票房不及上一部,但影片的口碑依然上乘,而且米歇爾·菲佛飾演的貓女更是成為了無法超越的經典。

相比於基頓版蝙蝠俠,第五代的蝙蝠俠在知名度上則稍遜一籌。

這一代蝙蝠俠的飾演者是方·基默,登場於1995年喬·舒馬赫執導的電影《永遠的蝙蝠俠》,不同於上一代的哥特黑暗風,這一代更像是部浮誇艷俗的百老匯鬧劇,雖然票房有3億3千多萬美元,但口碑不佳。

說起方·基默版的蝙蝠俠戰衣,最大的特點是首次拋棄了橢圓形底板的設計,將整個蝙蝠Logo置於胸前,可是戰衣的肌肉輪廓刻畫力道太猛,導致整套戰甲顯得沒有層次只有線條,最重要的是,它還不能扭脖子。

此外,這一代蝙蝠俠的形象也缺乏角色魅力,除了華麗就沒有太多可講的地方,倒是妮可·基德曼飾演的蔡斯·梅里黛恩博士和金·凱瑞飾演的謎語人還有點看頭。

1997年,喬·舒馬赫又繼續執導了第二部蝙蝠俠電影《蝙蝠俠與羅賓》,這次換成了喬治·克魯尼來飾演老爺子,這也是第六代蝙蝠俠。

該影片再次延續他的浮誇艷俗風格,結果導致電影口碑跌破谷底,甚至讓華納高層決定不再投拍DC新作,致使超級英雄電影因為該片淡出市場十年之久。

因此,《蝙蝠俠與羅賓》便成了影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蝙蝠俠電影,喬治·克魯尼在一次採訪中表示自己演得不好,連大本當時來找他諮詢都勸人家不要去演蝙蝠俠。

經歷了兩代蝙蝠俠的低迷,隨著2005年《俠影之謎》的上映,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演的第七代蝙蝠俠正式露面,也是迄今為止歷代蝙蝠俠里演得最好的一代。

毫無疑問,克里斯多福·諾蘭為自己的《蝙蝠俠》三部曲賦予了別樣的黑暗氛圍與人性思考,尤其是第二部《黑暗騎士》里老爺與小丑的對手戲更是深度挖掘了超級英雄題材背後的人性意義,這也讓該系列無論是口碑上還是票房上至今都是超英電影的標杆之作。

貝爾版蝙蝠俠的戰衣由凱芙拉縴維製作而成,不僅層次分明凸顯身材,還非常實用,另外蝙蝠logo的變小和弱化處理削弱了其符號性,這樣的漫畫剝離感讓蝙蝠俠的造型更容易和電影的寫實基調兼容。

諾蘭本人一直都是個精益求精的導演,對電影的品質要求極高,從沒拍過什麼爛片;而貝爾也是好萊塢演員中有名的敬業代表,每一次表演為更好地融入角色的形象里,經常要給自己增重減重,時而八塊腹肌,時而骨瘦如柴,影迷們都不禁稱他為「氣球人」。

正是有兩位高標準嚴要求的主要參與者在把持大局,才能為大家呈現出這一無可替代的影史經典。

如果說貝爾版蝙蝠俠是人設方面的巔峰,那麼大本版蝙蝠俠就是戰力方面的巔峰。

說起第八代蝙蝠俠留給大家的第一印象,那就是非常壯實,肥大的蝙蝠logo、短小的耳朵設計、灰黑的底色搭配,以及水桶腰一樣的體型,再穿上一身更符合現代審美的外骨骼重甲,看著不但不顯臃腫,反而更魁梧霸氣了。

順便補充一點,大本版蝙蝠俠的戰衣造型是照搬了漫畫《黑暗騎士歸來》的經典人設,並且經過了電影版的設計優化。

因為這一版的蝙蝠俠是出自於扎克·施奈德執導的DC電影宇宙,老爺所要面對的角色大多都是像超人這種天生神力的存在,所以在角色裝備方面也是進行了一番升級換代。

從金屬質感的厚重戰衣,到霸氣十足的「蝙蝠坦克」,整體均凸顯著一種滿滿的科幻感,不然的話老爺也無法在實力上以凡人之軀,比肩神明。

此外,受演員本·阿弗萊克的年齡關係,該版本的老爺屬於中年版本,正好這體格也很符合一般中年人大腹便便的樣子。

高科技、壯體格,讓大本版蝙蝠俠一眼望去就能感受到他強大的戰鬥力。

不過可惜的是,自從受到《正義聯盟》翻車和離婚變故的雙重打擊之後,大本表示自己再也不想去飾演蝙蝠俠了。

但直到2020年,網上傳出了他將在DC新片《閃電俠》里客串回歸的消息,據稱是大本在看完劇本之後便同意出演的。

若按這樣的情況來看,DC主宇宙的蝙蝠俠依然是這位中年版的蝙蝠俠,而這位最新的第九代蝙蝠俠則相當於是另一個世界的蝙蝠俠了。

帕丁森版蝙蝠俠的最大特點在於「返本歸元」,不僅將這一代的老爺設定為剛「出道」才兩年的年輕蝙蝠俠,還重點回歸了「世界上最偉大偵探」的角色名號,就像導演馬特·里夫斯宣稱影片會是一部偵探電影那樣。

作為誕生於《偵探漫畫》的超級英雄,最早期的蝙蝠俠與其說是一名英雄,倒不如說是一名偵探,除了身穿蝙蝠衣以外,他的漫畫故事和當時偵探題材的通俗小說相差並不大。

即便在後來以現代超英元素作為漫畫主題的年代裡,蝙蝠俠的故事依然會加入許多現代的偵探題材元素,兩者的結合讓蝙蝠俠漫畫同時擁有了兩類漫畫的底蘊,同時還增加了現代風格。

此外,為了配合影片的偵探色彩,本次的重點反派又是謎語人這種高智商角色,蝙蝠俠與他的較量將會是一場懸念迭起的智斗遊戲,相信這個角色在影片中的表現力會和希斯·萊傑版的小丑一樣印象深刻。

至於羅伯特·帕丁森的演技問題,這一點恐怕是最不用擔心的,畢竟身為「前輩」的貝爾被人問及他演蝙蝠俠是什麼看法時,二話不說就是一個點贊。

總之,不管怎麼比較也好,只要影片能夠做到口碑票房雙豐收,那麼這一代的蝙蝠俠便是新時代的又一經典,與其他的優秀前輩一樣「名垂青史」。

03.後續分析

《新蝙蝠俠》上映在即,按目前開局大好的形式來看,只要不出什麼意外,等到內地上映了必將會引發一場別開生面的超級英雄觀影潮,畢竟沒人能拒絕韋恩老爺的魅力。

另外就是,如果漫威在今年5月宣布上映的《奇異博士2》也沒有引進內地,那麼隨著這部DC電影的大火,內地影院有可能會繼續引進後續推出的DC新片,以此來彌補這兩年來的超英電影空白期。

按照漫迷們的想法來看,要是能在今年的影院同時看到兩大巨頭的作品,那就再好不過了。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漫威已經吸取教訓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9ae65afba18d33cf938391711e63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