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徐帥的警衛連長,55年授中將,曾任三大軍區司令,兒子是中將

2022-08-20     小女子大人物

原標題:他是徐帥的警衛連長,55年授中將,曾任三大軍區司令,兒子是中將

湖北紅安曾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也是最早舉起紅色旗幟的區域之一,建國後這裡共走出223位開國將軍,被稱為「第一將軍縣」,其中有13位是開國中將,而秦基偉中將略顯特殊,因為他是唯一擔任國防部長的開國中將。

秦基偉生於1914年,上面一個哥哥一個姐姐,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備受家人的關愛。他也曾有一個美好難忘的童年,可惜天有不測風雲,十歲那年一場瘟疫在他的家鄉降臨,三年之內,父母、伯父和哥哥相繼病逝,唯一的姐姐也嫁往他鄉。在送走姐姐後,他成了孤苦伶仃的孤兒,為了生存任何苦活、累活、髒活他都干過,兩年的經歷讓他養成堅忍不屈的性格。

黃麻起義後,革命烈火在大別山地區熊熊燃燒,秦基偉鐵下心來跟著紅軍幹革命,到了1931年他已是紅四方面軍總部警衛團手槍營的連長,負責警衛總指揮徐向前的安全。

有一次徐向前在指揮黃安戰役時,一股敵軍衝破紅軍陣地,當時敵軍距離指揮部的距離只有一千多米,形勢一度危急,情急之下,秦基偉揮著馬刀,舉著駁殼槍帶隊沖了出去,經過一番拚死搏鬥,將這股頑敵擊潰,危急的局勢也轉危為安。

通過這次精彩表現,也讓徐向前看出秦基偉的能力,為了培養他先是把他調到紅31軍當團長,後來部隊擴編將他提升為總參謀部補充師師長,成為紅四方面軍的高級將領。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秦基偉參加了西路軍,當時他協助總後勤部部長鄭義齋守衛西路軍總部臨澤縣城。1937年1月,剛剛在高台打敗紅五軍的馬家軍,乘勝追擊將臨澤城團團包圍,當時城內僅有一個連的警衛力量,危難之中,秦基偉挺身而出擔任城防總指揮。

在他的號召下,城內各機關男同志不分幹部戰士全部上城牆防守,女同志負責後勤、護理傷員的工作,在大家全心協力共同抗敵的努力下,抗擊數千敵軍三天兩夜,此時已到了彈盡糧絕之際,在大家準備城破後與敵軍同歸於盡的時候,第三天夜裡天氣突變,漫天飛雪,還颳起呼嘯的北風。真是天無絕人之路,趁著夜色和風雪的掩護,秦基偉帶著大家撤出臨澤,避免了全軍覆沒的遭遇。

12年後,這個在臨澤保衛戰一戰成名的紅軍將領,已成為二野第四兵團15軍軍長,三大戰役結束後,秦基偉率領15軍參加了渡江、兩廣和解放大西南的戰役,建國後秦基偉擔任志願軍十五軍軍長,率軍渡過鴨綠江赴朝作戰,在這裡他創造了軍旅生涯中最輝煌的一頁。

1952年10月,15軍是堅守上甘嶺的主力部隊,全軍在秦基偉率領下,在美軍飛機、大炮的狂轟亂炸下,堅守陣地四十餘天,陣地幾十次反覆易手,但志願軍以頑強的精神、依靠簡陋的武器將武裝到牙齒的美軍,牢牢釘在上甘嶺陣地前,讓美軍開始重新審估中國志願軍的實力,也加速了抗美援朝戰爭結束的進程。

打出志願軍軍威、國威的15軍還榮獲「千歲軍」的稱號。

1953年,凱旋而歸的秦基偉受到主席的接見,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此後幾十年一直留在部隊工作的秦基偉,相繼擔任昆明、成都、北京三大軍區司令員,1988年當選為國防部長,同年參加授銜儀式被授予上將軍銜,5年後秦將軍又當選為副委員長,成為副國級的領導幹部。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父親如此優秀,兒女也差不到哪去。他的三個兒女,長子秦衛江和次子秦天都是中將,唯一的女兒秦畹江沒有參軍入伍,卻在商界打拚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光輝之路,她的丈夫也來頭不小,他是楊成武上將之子楊東明,也是一位空軍中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97f9a817e2c875eecfa60ce18fe26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