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億,王傳君自己「毀了」自己

2023-08-15     十點讀書

原標題:18億,王傳君自己「毀了」自己

「想成功,先發瘋,不顧一切向錢沖。」

「拼一次,富三代,拚命才能不失敗。」

最近,電影《孤注一擲》票房突破18億,帶火了演詐騙頭子的王傳君

戲中他演的是配角的戲份,戲外卻演出了主角的熱度。

有兩個名場面被瘋狂刷屏——

一個是詐騙頭子陸經理,手戴金表、木頭手串,梳著大背頭,站在高台上一手拿著對講機,一手撐著欄杆,大聲喊著口號。

喊完,陸經理俯視下方,露出一個看獵物的貪婪眼神。

另一個,陸經理看著窗戶外,用手做了抹脖子的動作後,雙手合十開始虔誠的拜神。

很多網友都留言評價:建議查查,不像演的。

陸經理就像一隻禿鷲,窺伺著所有人,以他們心中的貪念為食,隨時準備吞噬他們的生活。

如此形象的演技,讓王傳君直接封神,火遍全網。

但他本人卻絲毫沒把這當一回事,出現在大眾眼裡時,總是一臉鬍子茬,穿著寬鬆肥大的衣服。

37歲了,王傳君還是習慣做真實的自己。

就像多年前,他擔著罵名,依然要和《愛情公寓》做出切割。

他因為關穀神奇而出名,但他不想一直當關穀神奇。

2008年,導演韋正準備開拍《愛情公寓》,因為預算不夠,他打算全部都用片酬低的新人演員。

彼時,王傳君正在為畢業後的就業發愁。在上戲的表演系讀書時,他就開始打算以後。

大二參演電視劇《謝謝你曾經愛過我》,大三報名參加東方衛視的選秀《加油!好男兒》,但無論哪一個,都沒有給王傳君鋪好一條路。

不過,上帝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打開另一扇門。

對於王傳君而言,《愛情公寓》就是他走進演藝圈的另一扇門。

上戲的畢業典禮上,導演韋正一眼看中陳赫,陳赫又介紹了同班同學王傳君、金世佳等人。

當時,王傳君根本想不到,這次進組拍攝會讓自己一夜成名。

他遇到的這個角色,就像是量身定做一般。

劇中,關穀神奇的設定本是個韓國人,說話有口音,這個設定給到王傳君,王傳君立馬想起自己的一位日本朋友。

他講話就是嘰里咕嚕,沒有翹舌平舌,剛好貼合這個角色,王傳君於是學了過來。

之後關穀神奇這個角色也因此被改為了日本人。

2009年,《愛情公寓》播出後,畫面上的王傳君戴著黑框眼鏡,頂著一頭卷髮,用一口蹩腳的日式普通話說著——「信不信我分分鐘切腹自盡。」

憨傻中帶著專一,暴躁里透著可愛,觀眾立馬就記住了。

之後,關穀神奇這個角色迅速火遍全網。

網上到處傳著關穀神奇的表情包,粉絲一看到王傳君出現,就會大喊「關谷!」

而《愛情公寓》這部影響了一代90後的都市喜劇也堪稱現象級的存在。在一次採訪中,王傳君也坦言:

「再有幾男幾女這個模式拍的喜劇,它一定不會超過《愛情公寓》。」

所以,王傳君遇上關穀神奇,時也命也運也。

但5年時間,關穀神奇這個角色成就了王傳君,也框住了他。

他的喜劇形象深入人心,觀眾們似乎無法接受他除了關谷之外的其他設定,就算是扮演其他角色,也帶著濃濃的關谷的韻味。

這樣的情況深深困擾著王傳君,那陣子,他接到的角色雷同度非常非常高——

《夏日示愛》、《醫館笑傳》、《明星兄弟》,每演一部,無形中,他好像都在走「關穀神奇」的老路上。

這似乎是所有喜劇演員的「魔咒」,有一個經典的角色,然後也終身為角色所困,戲路被大大限制。

這對一個演員來說,顯然不是好事。

演喜劇當然沒問題,演關穀神奇當然可以,但王傳君知道,自己絕不止於此。

他想嘗試懸疑劇,但對方只丟來一句:對不起,你是一個喜劇演員,演懸疑劇顯得違和。

沒辦法,王傳君只好忍耐著接下另一部類似風格的劇《大仙衙門》,這直接壓垮了他。

他很在意這個男一號的角色,認真對戲,過劇本。

可這些都是無用功,劇組趁著他去休息的時間,沒有等他自己配音,而是找了一個配音師傅,2天時間就配完了30多集。

這對王傳君而言,等同於把他的自尊摁在地上摩擦,完全就把他當成了流水線作業里的一環。

對此,他無能為力,只能苦笑說一句:「原來我演到80分,他配完就是50分。」

就在他最後一絲忍耐耗盡的邊緣,同學金世佳(也就是《愛情公寓》里的展博)推了一把。

「演員要有羞恥心」。

羞恥心,意味著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停下,什麼時候必須掉頭。

聽到金世佳的這句話,王傳君也明白過來:自己當關穀神奇當夠了。

他要聽從內心的忠告,毀掉過去的自己,做真正的自己。

於是他蓄起了長發,留起了鬍子,從一個「陽光開朗大男孩」變成了一個「頹廢大叔」。

《愛情公寓5》電影版要開拍時,有粉絲難以接受,覺得他毀了關谷。

王傳君直接回了一句:「關我屁事。」

這種態度,引起了很多粉絲的不滿,一時間,王傳君被扣上「忘恩負義」的帽子。面對諸多的指責,他在2018年清空了600萬粉絲的微博。

寧願丟掉以前的榮耀,丟掉積累很久的粉絲基礎,王傳君也不再想演關穀神奇,他用一種幾乎極端的方式和過去的自己決裂。

演員要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在王傳君眼裡,困在關穀神奇里吃流量就是不該做的。

他拒絕了很多戲,公開表明態度:「我會去演話劇,去拍一些沒拍過的電影,一般不會碰喜劇,也不會拍電視劇,就是想做自己。」

然而,做回自己的代價,就是連續11個月的失業。

王傳君消失了,關穀神奇也在隨之消失。

「一開始還能堅持,但又過去了幾個月,真的有點慌了,發現沒人再去找我拍戲了。」

失業的那段時間,王傳君很迷茫,彷佛走進了一個死胡同,編劇、導演都不是對的出口。

他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是因為一條凡爾賽的言論——

「最窮的時候,卡上只剩100萬,看著很恐慌。」

這句話是他在採訪中說的,沒有被寫出來的是他的母親患上癌症,住院費、醫藥費很貴,他還要還房貸。

30歲這一年,王傳君失業的同時,還失去了兩位最重要的人。

2016年,王傳君接了一部電影《情遇曼哈頓》,要到紐約去拍,正在拍的時候,他的好友喬任梁自殺的消息傳來。

拍完戲回國沒多久,他的母親也病逝。

短短几個月,王傳君把生離死別體驗了一遍之後,他有了一個強烈的念頭——死前必須得留下點什麼,至少證明自己來過了。

具體留下什麼,王傳君沒想好,但一定不是錢。

於是他把自己80多萬的手錶賣了,車也賣了,收集的300雙鞋也全部送人。物質上的斷舍離之後,精神上他也丟棄了別人的期待。

「從小到大,所有人都告訴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可沒人能控制你。」

在放飛自我中,王傳君逐漸摸到了自己的出口。

他要專心干好一件事,那就是當一名真正的演員。

剛好,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在古北水鎮辦了一個表演班,王傳君馬上去報了名學習。

沒課的時候,他就跑去話劇工作坊幫別人讀劇本,有認出他的人,悄悄告訴他:給不起請他的錢。

王傳君說自己免費,讓他讀些好劇本就可以了。

終於,他等到了一次出演好劇本的機會。

與之前不同的是,這個機會是他「罵」來的。

16年年底,王家衛監製的《擺渡人》上映,評分只有4.1。王傳君看到圈裡人都在刷「喜歡」、「支持」,就很憤青的寫了一句:「我不喜歡。」

就因為這個「不」字,王傳君換來了自己和陳沖合作電影《英格力士》的機會,他在裡面飾演一個英語老師。

演的過程中,他受到了很多啟發:真實地做自己,就會感受出一些更真實的感受。

真實,成為王傳君作為演員的底色。

他開始和自己和解,以前他擰巴地去討好觀眾,去跑路演。現在,他說「不」說得很暢快,很坦然。

24歲,王傳君希望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名字。如今31歲,他希望所有的觀眾都不認識自己。

他往年輕時的自己臉上,響亮的甩了一巴掌。

扇掉了「關穀神奇」的標籤,同時,扇醒了演員王傳君。

「每次出來,大家不認識我就對了。」

回歸熒幕,王傳君演的形象,很難讓人想到他就是關穀神奇。

2017年,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的導演程耳正在找演員。

經紀人讓王傳君發一張精修圖過去,他沒聽,在片場直接懟臉自拍一張發了過去,程耳一看,就是這感覺。

原因無他,就是真實。

有一場戲,杜淳吃完餅故意打了一個嗝,當時,王傳君聽到就忍不住笑了,嘴一咧餅就沒法繼續嚼了,下意識的把餅塞給了杜淳。

這反應,讓一個上海馬仔的形象鮮活了起來。

電影上映後,王傳君演的馬仔說著一口標準的上海話,手起刀落幹著血腥的活,看的人都沒再想起關穀神奇。

只要反應是真的,觀眾就會給出反應。

王傳君堅信這一點,他極力的在演戲時追求近乎生活的真實和自然。

同一年,他還拍攝了婁燁的《蘭心大劇院》,拍的時候他很興奮,因為婁燁要求演員真實,不給具體的劇本,一個鏡頭可以拍幾十條,時長也不限。

王傳君演得很自由。在一場要求他演社交的戲裡,台詞只要幾句,王傳君自己發揮,一個人說了十幾分鐘。

如果是在8年前,可能沒人會想到,有一天演喜劇的王傳君也可以演文藝片,還可以演現實主義,並讓人看哭。

2018年,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評分9.0,票房31億。

王傳君在裡面飾演了一位白血病患者呂受益。常年帶著口罩,臉頰凹陷,瘦弱佝僂著的身體透著一股病態。

當他以這個形象出現在熒幕上時,所有人都訝異:他演過關穀神奇?

看到這種反應,王傳君很滿意。

為了呈現出瘦的狀態,王傳君每天跳繩8000次,瘦了20斤。

拍吃戲的時候,他一晚上吃了5碗面,44個包子,病人對食物的渴望,對生的留戀,全被演了出來。

一個白血病人真實的模樣是什麼,王傳君就是什麼樣。

電影最後有一個躺在病床,奄奄一息的鏡頭,那種瀕死的狀態是他撐了兩天兩夜不睡覺換來的。

很多人看完都訝異:這竟然是演關穀神奇的人?

這時,大眾才重新注意到王傳君。他早早就把自己藏在影視的角色之後,力求把一個形象的真實感演出來。

不同於早年間的關穀神奇,他連口音都不是自己的,裝傻的人設更不是他想要的。就像他說的,關穀神奇是一個被逼出來的角色。

而現在,每一個他選擇出演的角色,都是自己想的,他們不如關穀神奇那般精緻,可能或邋遢、或狠戾、或病態。但這都是王傳君自己喜歡的,他演的很真實。

「明星才要往前走,要多曝光,但演員應該是往後走。」

過度的曝光會影響他做演員的真實感,演完戲,王傳君一般就坐在自家天台上看魚,一看就看三個小時。偶爾騎著自行車去買菜,回來後和鄰居一起燒飯。

這就是沒戲時王傳君的狀態。

他縮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積累著自己的煙火氣,等待下一個適合他的戲出現。

35歲這一年,王傳君終於靠演技獲得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獎盃——中國電影協會年度男演員獎。

接受採訪時,媒體問他:「此刻最想跟誰分享喜悅。」

王傳君回答了兩個字:媽媽。然後就哭了起來。

他不喜歡出名,但喜歡拿獎。面對鏡頭,他直白的說:「我挺想拿獎的,真的,我非常想拿獎。」

因為這是他媽媽最想要的東西。在世時,他的媽媽總說,看到大家都拿獎了,她可能等不到了。

因為這句話,王傳君每次獲獎之後,第二天就去母親的墓地,把獎盃安在上面。

在王傳君心裡,他一直有一個想表達的家人的故事,去講他和母親、父親和解的過程。

曾經,他想過要不做導演,直接拍出來。當時,真的有人主動找他,簽約當導演,還為他找一個監製。

這是不錯的機會,王傳君卻拒絕了:

「自己毛還沒長齊,走路還不會」王傳君這樣形容自己的狀態,這樣去當導演,就是不負責任。他還是想對自己有點要求,觀眾是花錢來看的,不可能拍個自己都不清楚的東西出來。

不管外界怎麼評價,也不管圈內的規則如何,他都堅持做著自己的事。

現在,每次演完角色,還是會有人評價說:關穀神奇,你變了。

但他平和了很多,不再執拗、尖銳地認為那是他的污點,而是當作一段成長經歷來看待:「不同的事情都會成為你的養分,這些東西都會被用到創作中去。」

他真實的做著自己,不迴避,不擰巴,不喜歡的事情就說不,不想拍的戲就拒絕。

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都記住了關穀神奇,也記住了呂受益。

但對王傳君而言,戲外,他只記住了自己,戲裡,他只記住了角色。

追求真實,並在真實里升華。

或許,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

我們終將抵達要去的彼岸。

作者 | 海邊的漁車夫

主播 | 安東尼,朝鮮冷麵下藏著一顆韓國燒烤的心。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十點君承諾:本問卷僅供調研使用

不會泄露個人信息,請放心填寫~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90d452ec0ea318473f53d05b72385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