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銷快,復購高,中式茶飲品牌至本清潤為何值得經銷商代理?

2023-04-22     新經銷

原標題:動銷快,復購高,中式茶飲品牌至本清潤為何值得經銷商代理?

作者丨青山依舊

萬億飲品市場,茶飲料又有了新的突破。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軟飲料行業中,最大的細分市場為包裝飲用水,占據了軟飲料37.64%的市場份額。其次就是即飲茶,在軟飲料行業中占比為19.64%;此外,國內茶飲料市場規模呈現增長趨勢,預計2025年將達到969億元。

2022年受疫情和大宗原料波動影響,飲料行業呈下行壓力,但其中依舊有品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例如華潤怡寶整體收入、凈利潤均取得了雙位數增長,而旗下主打中式茶飲品牌至本清潤也有不錯的市場表現。在不少城市的便利店和大賣場的飲料貨架上,我們都能看到至本清潤整齊的排面和消費者前來購買。

隨著茶飲料市場的迅速擴大,多品牌的入局。怡寶至本清潤茶飲料雖然誕生不久,但卻獲得消費者和經銷商的認可,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打造飲品矩陣

怡寶為何看中健康植物茶飲

據公開信息顯示,怡寶作為我國包裝飲用水領導品牌,近年來正在向水+飲料雙引擎格局拓展。截至2023年初,已經擁有蜜水系列、假日系列、佐味茶事、魔力等多個知名品牌,產品涵蓋近水飲料、果汁、茶飲料、運動飲料、奶茶、咖啡等品類。

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健康消費意識的提升,消費者對茶飲料的需求不斷增加。而早在2019年怡寶就憑藉佐味茶事無糖茶切入茶飲料市場,在取得不俗的成績後,2021年8月推出了低糖的至本清潤菊花茶,正式進入中式經典飲品賽道,同時該產品也是作為含糖茶飲的補充。

據新經銷了解,不到一年半時間裡至本清潤菊花茶就立足於市場,成為動銷不錯的茶飲料品牌之一,來自廣州的怡寶經銷商梁先生反饋,至本清潤一經上市就代理,在終端市場接受度較高,口味和口感也比較受消費者的歡迎,因此很看好至本清潤系列產品。

另外經銷商張先生也有同樣的反饋,至本清潤口味和包裝都比較新穎,在市場迴轉好的情況下,這兩個產品未來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怡寶廣州地區銷售小胡、小朱認為,至本清潤產品動銷表現不錯,終端門店反響比較好,此外因為產品包裝、口味和價格都比較親民,因此消費者復購也較多,預計今年業績會持續增長。深圳銷售小顏說,該產品價格帶適中,在消費者接受範圍內,因此客戶和消費者也願意嘗新,口味和包裝的表現都不錯,大眾的接受度高。

與此同時廣大消費者也對至本清潤有著不錯的評價,上海白領郭女士表示最近經常購買至本清潤菊花茶,其清爽的口感能夠緩解工作的疲勞;而正在上學的張同學則表示比較喜歡至本清潤的檸檬茶,尤其在吃火鍋的時候能夠解膩。同樣,在小紅書、抖音、微博等社交媒體上也可以收到很多網友對至本清潤的消費評價和種草。

如今至本清潤產品遍布全國超市、便利店、餐飲等渠道,甚至進入到電商、自動售賣機新零售場景,那麼在競爭激烈的茶飲市場中,怡寶傾力打造的至本清潤植物茶飲品牌究竟做對了什麼?

記憶中的味道

拆解至本清潤背後的實力

中國市場廣而深,消費基數龐大,這意味著所有的品類都充滿著巨大的機會,當然在蓬勃發展的飲品市場裡,品牌要想取得持續的增量依舊很難,因為飲料品類入場門檻低,品牌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有自己的亮點和特色。

而至本清潤則將目光瞄準植物茶飲這個極具潛力的細分賽道,短時間內它是如何快速成長的呢?

首先是品牌背書,作為包裝飲用水頭部品牌怡寶旗下的茶飲料品牌,至本清潤有著天然的品牌力,當然這裡的品牌力不僅僅指的是消費者的認知和依賴度,更重要的是怡寶多年積澱下來的渠道力。

其中包裝水業務,在百億量級的基礎上實現雙位數增長,實屬不易。這背後離不開怡寶強勢的品牌影響力,如今飲品行業正在發生變革,頭部企業擁有更多的資源和優勢,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和風險。

從怡寶2022年業績逆勢增長中就可以看到,在強大品牌力和渠道力的雙重作用下,消費者對怡寶產生了高粘性的品牌依賴,同時會將對品牌的忠誠度延續到旗下其他品牌。這也是為什麼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裡,至本清潤就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動銷。

藉助怡寶品牌影響力和經銷商的渠道滲透,至本清潤在短時間內完成了新品從0到1的突破。

其次就是產品力,作為中式植物草本茶飲品類的代表,至本清潤憑藉強大的產品力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性、功能性的需求。目前至本清潤擁有菊花茶和檸檬茶兩款產品,其中菊花茶每瓶約含8朵浙江桐鄉杭白菊,並且搭配黃冰糖,而檸檬茶每瓶約含1/2個檸檬並且搭配雲南大葉種紅茶,為消費者帶來清涼回甘、爽口解膩的體驗,而清潔的配料表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飲品的需求。

同時至本清潤也為消費者打開了更多的使用場景,例如清涼解暑、緩解工作學習壓力、解膩等需求,能夠廣泛的應用在餐飲、辦公、日常飲用等場景。

而在包裝上,至本清潤系列主打中式美學的設計風格,用國潮化的包裝將具有歷史底蘊的中國茶文化與年輕個性的消費需求相融合,藉助溫暖的黃色,以清新淡雅的形象為品牌賦能,通過簡約的包裝設計,使得產品形象更具備顯著性和文化性。

例如至本清潤菊花茶,就採用簡單明了的毛筆字,直觀的色彩和線條搭配,勾起了人們記憶中的味道,因為菊本身就是充滿共性的東西,而至本清潤的設計師將共性變成了品牌的個性,融合品類與品牌的價值,在終端陳列上更容易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眼中的中國風並非品牌刻意營銷的文案,而是與產品自然相融的結果,成為產品視覺傳播的亮點,用中國風勾起消費者兒時記憶。

最後就是渠道力,飲料的增量來自於渠道,來自於接近消費者的渠道,而至本清潤憑藉怡寶強勢的品牌力,在渠道上擁有天然的優勢,但至本清潤並非全部依靠怡寶的渠道,而是通過自身產品優勢突破新的渠道。

例如進入品牌連鎖便利店,直面消費者,通過線上電商渠道,拉近產品與消費者的距離,與此同時在怡寶的官微上也能夠看到至本清潤相關信息,通過品牌力、產品力、渠道力這三板斧,至本清潤憑藉健康茶飲、天然原料、中國式國潮設計、清潤清涼的產品特色吸引了消費者的關注。

至本清潤火爆背後

是中式茶飲的崛起

大品牌背書、經銷商力推、消費者認可,至本清潤已經成為中式茶飲料的代表品牌之一,但在新經銷看來,至本清潤的火爆除了自身具備的獨到優勢之外,也離不開中式茶飲料賽道崛起的助力。

據數據顯示中式茶飲料的市場規模在400億到500億之間,該品類的快速增長離不開新消費、新營銷、新技術的驅動。眾所周知茶飲受眾群體廣且不受季節限制,四季皆可飲用,與此同時大部分消費者又不滿足於單純的產品特點,而是將產品與場景、社交、個性化、文化自信相結合。

因此對於品牌來說,單靠產品的功能性並不能完全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依賴度,目前市面上也有不少中式茶飲品牌,但並未形成像至本清潤這樣的美譽度和高復購率,就是因為大部分品牌僅僅停留在產品階段,而未能與消費者形成共鳴,沒有搭建強勢的渠道。

或許在2023年,至本清潤將成為中式茶飲料細分賽道上暢銷品牌,而對於飲品經銷商來說,這是一次切入植物茶飲料細分賽道的絕佳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8d98aa135a07052dcb3632501d72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