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三劍客被關進白公館,徐遠舉睡了兩天,周養浩哭了兩天,沈醉在幹啥?

2023-12-08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軍統三劍客被關進白公館,徐遠舉睡了兩天,周養浩哭了兩天,沈醉在幹啥?

軍統三劍客沈醉、徐遠舉、周養浩終於又湊到了一起:盧漢在雲南起義,把保密局雲南站站長沈醉和另外四個少將特務一股腦抓了起來,這五個特務後來又從昆明陸軍監獄轉送到重慶白公館學習改造。

把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改造成監獄,負責設計施工的是時任軍統局總務處長的沈醉,建成後負責管理的是保密局重慶公產管理組組長周養浩(後調任保密局西南特區副區長兼督察主任),原軍統行動處副處長、保密局西南特區區長徐遠舉則負責抓人往裡送。

沈醉、徐遠舉、周養浩「故地重遊」,卻已物是人非,原本囂張跋扈的軍統三劍客轉眼間變成階下囚,著巨大的反差,讓先期到達的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湘鄂邊區綏靖司令、第十四兵團司令宋希濂看了也憋不住笑:一個睡了兩天,一個哭了兩天,平時能耐大著呢,現在就剩下哭了!

哭了兩天的是誰?睡了兩天的又是誰?這兩個問題,電視劇《特赦1959》中有答案,沈醉的回憶錄中也有答案。

沈醉在回憶錄中苦笑:沒想到由我經手買下來,由周養浩、徐遠舉用來囚禁過革命烈士的地方,我們三人與四川省主席王陵基、川湘鄂邊區綏靖主任宋希濂、兵團司令鍾彬等又關在這裡了。當我們第一次聽到數以千計的群眾在囚禁我們的白公館附近烈士陵墓祭掃時,爆發出的雷鳴般的口號聲,嚇得我們這三個血債滿身的元兇首惡,都面色慘白,縮成一團,靠在地鋪的牆上。徐遠舉不時用袖子輕輕揩擦由於驚恐而不知不覺從他那鷹嘴尖鼻內流出的清水。(本文黑體字均出自沈醉回憶錄)」

沈醉這段回憶,跟電視劇《特赦1959》中的場景基本合拍,但電視劇中的「軍統三劍客」先到,而宋希濂是後去的。在真實的歷史中,根本就不用沈醉介紹,徐遠舉和周養浩也得給宋希濂敬禮——戴笠墜機,軍統改為保密局後,特務地位一落千丈,而宋希濂卻是蔣控西南川湘鄂軍政一把手,「軍統三劍客」在他眼裡都是小把戲。

於是我們在電視劇里看到了很搞笑的場景——宋希濂用鄙視的眼光掃視蜷縮在牆角的徐遠舉和周養浩,對著沈醉露出了嘲諷的微笑:「一個睡了兩天,一個哭了兩天……」

沈醉還想為「軍統三劍客」挽回一點顏面,指著徐遠舉和周養浩,對著宋希濂大吹法螺:「那一位,當時就是負責這個監獄的,那時候這裡的囚犯,性命都攥在他的手裡,你別小看他,他在刑訊方面很有一套的;那一位,也是我們軍統出了名的能幹。」

宋希濂不屑一顧:「現在就剩下哭了!」

沈醉這番話透露出了兩個信息:第一,在白公館乃至整個軍統(保密局),慣用酷刑的是睡了兩天的徐遠舉;第二,那個哭了兩天的周養浩,也是作惡多端,算得上軍統(保密局)頭等惡人。

徐遠舉破罐子破摔,周養浩心驚肉跳,在沈醉回憶錄中還真有記載,總以為自己活不成的徐遠舉,整天昏昏欲睡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和我在白公館樓上走廊里散步時,常對我指著解放前軍統屠殺革命烈士的那片山溝說:『你我將來就倒在那裡罷了!』」

徐遠舉對被捕的地下黨施以酷刑,沈醉是親眼見過的:「我知道他又要施展他那套審訊女人的最野蠻的方法了,先是剝了衣褲來羞辱,然後是用針刺某某(胸部凸起),接著用小藤條抽打某某(兩腿之間)等最敏感、最疼痛的地方。」

除了對江姐施以酷刑,徐遠舉還犯下了許多令人髮指的罪行,據沈醉回憶,1949年11月27日上午,徐遠舉在二處處長室(徐兼任西南長官公署第二處處長),召集科長雷天元、龍學淵和行動組長熊祥等,當面指示他們讓渣滓洞看守所所長李磊、白公館看守所所長陸景清立即行動,殺掉了兩個看守所所有關押人員三百多人之後,又將渣滓洞看守所燒毀。11月28日、29日兩天,在徐遠舉、廖宗澤、杜長城的指揮下,特務們將重慶江北劉家台兵工廠炸毀,炸死炸傷護廠工人及家屬八十多人,附近居民死傷兩千餘人。

睡了兩天的徐遠舉惡貫滿盈,哭了兩天的周養浩也是無惡不作,但是周養浩比徐遠舉更狡猾,他哭了兩天後,就開始琢磨怎樣推脫責任逃避懲罰:「周養浩是學法律的,他交代問題便字斟句酌,能推卸責任的儘量推。如他最後在重慶擔任保防處長時,把該處逮捕囚禁在新世界飯店的幾十名人都殺了。在擔任軍統局息烽監獄主任時,殺過羅世文、車耀先、張蔚林等上百人。他總是『我奉命怎樣怎樣……』好像自己沒有什麼責任,都是奉命而行。」

楊虎城將軍也是周養浩殺害的,在殺害楊虎城將軍的過程中,周養浩的陰險狡詐展現得淋漓盡致:「周養浩到貴陽後,仍舊欺騙楊說蔣到了重慶,要見見他。楊屢次受騙,這次也不敢相信。周養浩向他道喜,說這次很有希望。」

以徐遠舉和周養浩的罪行,槍斃一百次都不多,能在白公館一個睡了兩天,一個哭了兩天,實在是太便宜他們了。

軍統三劍客一個哭一個誰,沈醉在幹什麼呢?他在到處找人聊天,看宋希濂和鍾彬下象棋,除了這兩樣,沈醉的心理活動也很有意思。

周養浩善於偽裝,特赦後露出真面目去找老蔣卻被小蔣拒之門外,這件事大家都知道,但是可能有人不知道,沈醉的演技也是一流——他在起義通電上簽字之後,又跟李彌、余程萬等人暗地裡結拜,準備逃脫後帶著部隊反攻昆明。

要不是沈醉攔著,李彌跳樓摔死,後來昆明就不會被炮擊而死傷慘重。

李彌假裝贊同起義,暗地裡與城外的部下聯絡,沈醉完全是知情不報,甚至可能也參與了策劃。李彌的部下把密信寫在李彌妻子旗袍襯裡上轉達李彌,沈醉是搶眼所見的。

沈醉既在起義通電上簽字,又跟李彌余程萬串通一氣,就是想腳踏兩隻船:「只要戰事平定下來,無論誰勝誰負,我都是可以出去工作的。若中央軍取勝,自然會救我出獄,官復原職;若盧漢的保安團取勝,同樣會因參加起義之故而釋放我。心想在這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時刻,自己能在這個『保險箱』里坐觀龍虎鬥,倒也是不幸中之萬幸。」

沈醉的算盤打得挺好,但是機關算盡,還是沒能逃脫領域,這可把他氣得夠嗆,甚至還覺得自己對不起老蔣和戴笠:「我辜負了戴笠的一片苦心,沒有為蔣家王朝殉葬,親自交出部下、電台、武器,參加了起義,倒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我越想心裡越內疚,越想牴觸情緒越大。」

沈醉的回憶錄中也承認他親自抓捕、殺害了許多地下黨,所以他一直保留著那張特赦證明而不肯要起義證明:「我自己不會去請求改換,就是通知我改換,我也會以感激的心情加以婉謝。我將永遠保留這張最珍貴的特赦令,而不想要起義將領的證明書。」

沈醉說他不要起義證明是覺得自己「作惡太多」,但是睿智的讀者諸君,一定能能他的回憶錄中看出一些別樣的味道,甚至連沈醉的真是想法,大家也會從字面的背後,看出他對戴笠的感情,於是最後的問題就出來了:被關進白公館後,徐遠舉睡了兩天,周養浩哭了兩天,沈醉究竟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