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被稱為陝西的「小故宮」,先後56位皇帝到訪,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聖地,廟內供奉的是西嶽華山兵神金天王,始建於漢武帝時期,因歷史悠久,後來成為歷代帝王祭祀華山神的場所。西嶽廟距華山僅5公里,它的布局和氣勢如同北京故宮,所以有著「小故宮」的美譽。
|西嶽廟速覽|
西嶽華山因聞名天下遊人如織,但其腳下有座「百丈層樓隱深樹,飛甍正欲摩蒼穹」的古建築群——西嶽廟,卻鮮為人知。
一張華山門票,不僅可以遊覽華山主峰區,更包含了西嶽廟這個被95%的人所忽略的五嶽第一廟。
位於華山腳下北面的西嶽廟,似華山鑲嵌的一顆燦爛的明珠,以其雄偉的建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物冠名古今。
算起來,從漢武帝創建至今,它已經歷了兩千餘年的風風雨雨、人間滄桑。作為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浩繁的史籍中,也留著它深沉的足跡。
現在的西嶽廟是明清建築風格的宮殿御苑式古建築群落。西嶽廟的整體建築呈現出前低後高的格局,由灝靈門、五鳳樓、欞星門、金城門、灝靈殿、寢宮、御書樓、萬壽閣等部分組成,其軸線與華山主峰形成一線,布局為坐北向南長方形的重城式大廟。
四周城牆建於明代,城牆四角各有角樓一座,風格獨特,氣勢雄偉。城內建築布局嚴謹,規模宏大,莊嚴肅穆,素有「陝西故宮」、「五嶽第一廟」和「寶蓮燈故事發生地」之殊譽。
廟門內和廟門外是兩個世界,一個古色古香,仿佛回到靜謐的古代;一個車水馬龍,人們行色匆匆奔波在現代化的城市中。
遙想西漢時期,漢武帝劉徹為祭祀華山神而建了一座集靈宮,這便是西嶽廟的前身,彼時它還不在此處,遠在華山腳下的黃甫峪口。
到了東漢,漢桓帝劉志覺得祭拜山神採用「望祭」的方式更能體現皇家威儀,於是捨近求遠把集靈宮遷往長安通向洛陽的官道旁,從此改稱「西嶽廟」。
遷到這裡的西嶽廟,面朝華山背靠渭水,此後便是歷朝歷代祭祀西嶽華山神的聖地。明朝嘉靖時期,仿照北京故宮修繕西嶽廟,因此,它也被稱作「陝西故宮」。
清朝乾隆年間又對西嶽廟大規模整修,終於形成今日的整體格局——重城式目字形結構,傳統中軸線對稱布局。
西嶽廟內碑刻極多,現存後周「華岳廟碑」,明重刻「唐玄宗御製華山碑銘」,明萬曆刻「華山臥圖」,圖首附王維、李白、杜甫、陳摶等唐宋名人有華山的題詩和華山圖。這裡還有乾隆御書「岳蓮靈澍」石額。
|西嶽廟有哪些亮點值得看|
西嶽廟內移步換景,處處有故事,件件有講究,恨不能拉著講解人員把溝溝坎坎、角角落落都仔細觀瞻幾遍。
一個角度,一則故事,一種感情,一份惦念,這座文化的寶庫,這座文化的寶庫,散發出巨大的磁場,吸引人流連忘返。
走馬觀花不適合這裡,唯有動用看、聽、觸、思,全身心地感受,才能體會到它的好處。西嶽廟,真的值得來一次。
唐玄宗御碑——天下第一碑
「天下第一碑」—《唐玄宗御製華山銘碑》殘碑, 俗稱「五嶽石」。因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撰文、書碑,故也稱之為御碑。
這個碑原有碑樓加護,此碑在唐廣明元年為黃巢起義軍所焚毀,只留下一堆散落的石塊見證著歷史的滄桑。
據史料記載,碑身有五十餘尺高,相當於現在的五層樓高。碑文由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撰寫。玄宗皇帝為什麼要立這塊碑昵?想知道原因,來一次不就知道了?
萬壽閣——歷代祭山的帝王視角
萬壽閣,位於北城牆中心,為西嶽廟內最宏偉的高台閣樓,四周迴廊,飛檐翹角;閣起三層,最上為望河樓。東西兩側各有重檐歇山式轉藏樓一座,樓起兩層,其上層有卷棚式飛廊與萬壽閣相通,巍峨壯麗,勢凌雲天。
爬上萬壽閣的三樓,就可俯瞰華山全景,絕佳的華山全景拍攝地,超大的視野廣角,瞬間就有了指點江山,山河激昂的感覺,每一幀都是歷史大片。
北周碑——鎮館之寶
西嶽廟的鎮館之寶《西嶽華山神廟之碑》。此碑於公元567年立,是目前西嶽廟內最古老最完整的一通千年古碑,距今已有1400多年,早在唐時已被唐人視為珍品收藏於西嶽廟內,現為國家級珍貴文物,被列為中國禁拓名碑之一。
這塊碑的來頭可不小:書法家趙文淵唯一傳世的作品,現在僅存的三塊完整北周碑之一,「楷書四大家」之一顏真卿「到此一游」題詞......上面都寫了些什麼?快來讀一讀吧。
手繪道教神符——祈福體驗
據《藏經》記載:「五嶽之神,分掌世間人物,各有所屬。如華岳主掌金、銀、銅、鐵、飛走蠢動」。
五嶽的地形圖,表示五嶽地貌形狀特徵,「華山如立」,五嶽真行圖是形象化的象形學,西嶽為「底」字。
想不想親手試試畫張道教神符,祈福於華山腳下,一個趣味性的體驗瞬間賦予了神話色彩。
|西嶽廟遊覽路線|
西嶽廟半日citywalk
可先乘動車自行到達華山北
再前往西嶽廟即可
西嶽廟遊覽時間約3小時
遊玩建議
西嶽廟遊覽建議搭配領隊講解和互動體驗
無需自己購票,上午場和下午場自由選擇
|精彩華山 三日推薦行程|
Day1
西安—華清宮—兵馬俑
Day2
西安—華山
Day3
華山—西嶽廟—西安
當經典線路碰上小眾景點
西嶽廟會是一種什麼體驗?
|西嶽廟內遊覽路線推薦|
灝靈門—午門—欞星門「天下第一碑」—「天威咫尺」石碑坊—金城門—灝靈殿—寢宮—後宰門—御花園—鎮館之寶「西嶽華山神廟之碑」—萬壽閣—城牆
西嶽廟的第一道大門名灝靈門,又稱連三門。門口有造型優美,威猛雄壯的大石獅一對,中門道上方刻有「敕修西嶽廟」匾額一方。
欞星門是西嶽廟的第三道大門,主體為三間高大韻木結構琉璃瓦單檐歇山頂門樓,每間由四根粗大的石柱支撐,仿明清故宮宮門式,規模宏大,色彩絢麗。
特別是斗拱,灘棺部的龍頭,都顯示了西嶽廟的等級—全是宮廷樣式,體現了歷代皇帝對西嶽神的尊重程度。
明萬曆年間的「天威咫尺」石碑坊,構思精巧,布局奇特,頂有「雄獅馱寶瓶」,中有「八仙祝壽」、「二龍戲珠」、「雙鳳朝陽」。
兩側有「鯉魚跳龍門」,下有「上古瑞獸」、「蓮花鬚眉座」等,精雕細琢、栩栩如生,集線、浮、圓、透四種雕刻手法為一身,真可謂是石雕中的精品。
灝靈殿位於廟內中央,是西嶽廟的主體建築,為歷代皇帝或欽差大臣祭祀岳神的場所。
大殿正中門楣上懸有「灝靈殿」金字匾額,殿內供奉「西嶽華山之神」牌位,懸掛有清同治皇帝御書「瑞凝仙掌」、慈禧太后御書「仙掌凌雲」和光緒皇帝御書「金天昭瑞」三塊龍紋圖案金字匾額。
灝靈殿後面是寢宮,是華山神白帝少昊及帝後燕息之所。依「廟後有寢,乃棲神安靈之所」的前殿後寢的古代形制布局。
西嶽廟的城牆為明初所建,城牆高約八米多,頂部外側有垛口,這種設施首創於春秋時的鄭國鄲城,歷代相沿不衰,可以有效地防禦敵人。
城基用三合土夯築而成,非常堅固。雄偉的城牆使得西嶽廟顯得更為大氣端莊,蘊含著不怒自威的皇家氣派。繞城一周,居高臨下,廟內美景一覽無餘,換個角度觀賞,同樣的景致卻別有洞天。
|實用信息|
交通指南
西嶽廟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區東約1.5公里的岳鎮東端,距離華山景區5公里。可以先到達華山,再打車到西嶽廟或者選擇當地小包團,一次性遊覽華山和西嶽廟,簡直不要太方便。
如何從西安到達華山
1. 高鐵(華山北站)
在西安北站乘坐高鐵到達華山北站,班次密集,40分鐘就可到達華山北站,最早的一班是早上6:26出發,票價54.5。到達華山北,可以乘坐免費的公交車華陰1路、2路到華山遊客中心(生態廣場),時間大概30分鐘左右
1路公交25分鐘一班,2路公交12分鐘一班
11月-3月:早班7:20 末班:19:00
4月-10月:早班:7:00 末班:19:20
從華山北站到玉泉院
1. 如果要從玉泉院徒步登山,可打計程車約20塊錢,距離7km。
2. 乘坐華陰1路公交前往生態廣場,下車南行進入遊客中心購買門票,憑門票免費乘坐遊客專車前往玉泉院廣場。
2. 當地拼/包車小團
小車隨時出行,免去拖延等車時間,不用排隊買票,從西安出發,走最便捷線路,一路直奔景區,專業領隊講解帶你探究歷史,還有神秘的祈福體驗等著你。
門票價格 15元/人
西嶽廟開放時間:9:00-17:30
西嶽廟含在華山景區門票中,如遊覽華山,無需單獨購買門票,憑華山門票即可免費參觀西嶽廟。
西嶽廟拍攝指南
西嶽廟比較適合旅拍,這裡人少幽靜,古建築林立,喜歡古裝的小夥伴都可以在這裡拍一套寫真了。
關於服裝
漢服選擇與紅牆呼應的顏色,紅色系及周邊粉紫等。或者淺色系在紅牆中也非常搶眼。推薦穿著明清漢服,比較大氣,符合建築磅礴的氣勢。
如果只是普通服裝的話推薦黑色、白色、米色,在這裡會很百搭,怎麼拍都不會感覺突兀。
關於主題
拍照之前一定要明確自己拍的是景還是人,修圖之前一定要清楚想要達到的什麼樣的效果或者風格。比如拍西嶽廟的建築,應該是大氣恢弘的,那就一定不要小清新的色調。深邃的硃紅色應該是故宮永恆的主題。
關於構圖
拍照好不好看,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構圖。西嶽廟的建築要有縱深感才會顯得大氣,最後視覺的集中點落在黃金分割線附近才是王道。構圖要麼完全對稱,要麼集中一點,張弛有度,有密有疏才會好看。
拍照tips
1. 利用大量留白來拍攝
乾淨的畫面最簡單,拍照時,取景讓畫面留白的地方多一點。如果晴空萬里,可以選擇仰拍,這樣避免拍到路人。
2. 利用幾何對稱來拍攝
很多建築都是對稱的,可以利用拱門或者屋檐來分割畫面。
3. 利用明暗對比來拍攝
在拍照時利用了亮度調節來弱化周圍雜物的干擾,可以讓亮的的部分更亮,形成亮暗的強對比,可以拍出乾淨的照片。這個小tips也可以用在人物剪影或者其他的情況下都可以嘗試拍攝上哦。會有不一樣的小驚喜~
4. 濾鏡app
VSCO林濾鏡參數:林對比度: +2.3銳化+12清晰度+2.5飽和度+6暗角+1.2顆粒+1.4
文字水印:黃油相機
看了這麼多高清美景
你,還在猶豫什麼!!
【來源:大華山智慧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