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由「實」入「虛」

2022-04-14     每經影視

原標題:星期六由「實」入「虛」

星期六(002291.SZ),又講起了新故事。

4月10日,星期六子公司遙望網絡公開了虛擬數字人「孔襄」的身份信息及其後續發展計劃。據悉,「孔襄」作為遙望網絡推出的首位虛擬數字人,出道即搭檔賈乃亮出演短劇。4月9日一天內官宣成為適樂膚、薇姿、NYX等三個美妝品牌首個虛擬人品牌摯友。

遙望網絡表示,其進一步確立了數字化科技公司升級的新路徑。遙望網絡董事長謝如棟表示,直播電商已經在加速告別野蠻生長狀態,步入規範化、可持續發展的正軌。

「我們作為一家數字化科技企業,將在合規發展的前提下,進一步實現與AI、IoT等前沿技術的創新式結合。」謝如棟說。

不過,在官宣「數字化科技企業」這一新定位之前,遙望網絡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一家MCN機構。

公開資料顯示,杭州遙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11月,2018年,星期六開始發布相關公告計劃收購遙望網絡,通過將遙望網絡納入懷中,星期六從一家傳統鞋企轉型為網際網路營銷服務企業,從而由「實」入了「虛」。

通過轉型網際網路營銷服務企業,曾經的「女鞋第一股」星期六一度成為「網紅概念股」,一時間,股價「妖氣」沖天。2019年12月13日,星期六以漲停板吹響了本輪上漲的號角。2020年1月17日,星期六股價攀升至36.56元。當年上市首日,星期六的收盤價僅為12.85元。

星期六股價走勢 截圖自雪球

星期六這條「網紅」之路飽受外界非議,但也為這家曾經的傳統鞋企帶來了更高的關注度。隨著與女鞋業務的進一步脫鉤,近年來大張旗鼓的改弦易轍也註定了星期六的未來命運,將其與直播電商賽道的命運高度綁定。

如今,子公司遙望網絡開始講起數字化新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來看,電商直播間將成為虛擬數字人商業化路徑的標杆場景,虛擬數字人,真能給風雲變幻的直播電商賽道帶來新氣象嗎?

對於「今後是否會對虛擬數字人技術進行大舉投入」這一問題,星期六董秘何建鋒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虛擬數字人是星期六在業務上的一種拓展和嘗試,很難定性是否會「大舉」投入,「後續會怎麼做,也要看之前做的效果如何、看技術發展的情況如何、消費者對技術及業務的接受程度如何以及市場反饋如何,進行綜合考慮。」

星期六由「重」轉「輕」

在中國傳統女鞋界,星期六算得上頗有存在感。

公開資料顯示,星期六創立於1993年,次年,第一家門店ST&SAT在瀋陽開業。這家只有小小的二十多平方米的門店,是星期六女鞋發展之路的起點,也是中國鞋業連鎖式經營之路的開端。

2009年,星期六掛牌上市,是國內第一家A股上市的女鞋企業,星期六因此也被長期冠以「女鞋第一股」之稱。2009年,星期六的營收為8.80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14億元。

不過,在之後的數年間,星期六的歸母凈利潤始終處於持續下降狀態。甚至到了2017年,星期六突現巨額虧損,歸母凈利潤為-3.52億元。

在星期六的歸母凈利潤一路下滑的同時,國內的傳統女鞋行業也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在電商的衝擊之下,加上消費者口味的改變,傳統零售業被迫轉型升級,以線下零售門店為基礎的傳統女鞋行業進入低谷期。

就連行業老大,都一度舉步維艱。在多年業績下滑之後,2017年7月,「鞋王」百麗國際以531億港元的價格完成私有化,黯然退市。百麗的退市為傳統女鞋行業抹上了一絲悲壯色彩。

星期六不得不鄭重思考自身的命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5年開始,星期六完成了幾件「大事」,自此之後,星期六就與傳統鞋企的身份越來越遠。

2016年,星期六確定了「打造時尚IP生態圈」的新戰略發展方向。同時,公司名稱正式由「佛山星期六鞋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1月17日,星期六發布公告稱,已完成對時尚鋒迅83%和北京時欣80%的股權收購,由於資金未能按照計劃到位,終止對剩餘股份的收購。不過,這兩家公司的財務報表早已並表。

星期六2019年的財報數據顯示,該年星期六營業收入增加至20.92億元,同比增長36.57%;歸屬凈利潤實現1.50億元,同比增長1581.96%。星期六業績的搖身一變與收購遙望網絡併入合併報表範圍有關。

截圖自星期六2019年財報

2019年年報中,星期六首次將移動網際網路業務作為除了時尚女鞋以外的主業之一,星期六表示,移動網際網路業務主要通過2019年併購的遙望網絡和2017年併購的時尚新媒體公司時尚鋒迅、北京時欣等進行。

目前來看,星期六早已堅定轉型:繼兩年前出售鞋履業務生產部門後,今年1月18日晚,星期六發布公告稱,擬將除品牌商標之外的鞋類銷售相關業務及資產打包出售,專注於品牌授權、品牌管理、供應鏈服務的「輕」資產運營方式。

服裝行業獨立評論員馬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轉型是個漫長過程,星期六在逐步切換賽道,這和企業對宏觀的判斷、戰略選擇、資本構建都有關係,「換賽道,是企業基於自身資源做的最優選擇,並不是說傳統鞋業就不行了。」

由「重」轉「輕」的星期六,在女鞋業務上是否還有前景?對此,馬崗認為,如果業績不好轉,星期六可能就沒機會了。

遙望網絡開唱「數字狂想曲」

單就遙望網絡而言,近年來動作頻頻。

星期六方面表示,遙望網絡自2019年起布局直播電商,2019年上半年開始簽約藝人帶貨,2019年下半年開始培養自有網紅,早期通過簽約明星帶動主播培養。「瑜大公子」崛起後建立了完整的供應鏈體系;2021年公司簽約多名新的明星,6月公司決定在抖音拓展,「818成為行業第一。

數據顯示,2021年,遙望網絡累計合作130+主播,完成3000多場直播;截至目前,已與2萬多個國內外知名品牌展開合作,並為品牌完成累計6.3萬+款商品推廣。

遙望網絡董事長謝如棟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在遙望網絡的官網可以看到,其合作藝人包括:王祖藍、張予曦、張柏芝、穎兒、婁藝瀟、倪虹潔、沈濤、辰亦儒、賈乃亮等藝人三十餘位,另有瑜大公子、李宣卓等百餘位主播達人。

此外,遙望網絡打造了獨有的「遙望雲」,加速了直播運營團隊孵化。新手主播籌備期已由原來長達3個月,到現在7天即可開播。

4月10日,遙望網絡還公開了近期虛擬數字人「孔襄」的身份信息及其後續發展計劃。對於「孔襄」未來的定位,遙望網絡表示,未來她將不僅賦能直播場景,還可能現身影視劇和綜藝,創造更多趣味內容形式,「致力於成為直播電商潮流領航員和未來的遙望新星」。

此外,遙望網絡還公布了所謂的直播電商新玩法「孿生主播技術」。據其介紹,該項技術通過AI深度學習,旨在讓模型的表情、臉部細節定位完全達到真人表演者同步的狀態,可在短視頻、直播、TVC中實現主播的「複製」。

對於「孿生主播技術」的作用,遙望網絡表示,孿生主播是對現有存量主播職業生涯的延續,對於新主播,防止未來的流失,且製作周期更短,製作成本低,生成一個虛擬達人只需1天,一個高質量達人只需1月。

對於遙望網絡在此時推出虛擬數字人和「孿生主播技術」,網際網路產業觀察者張書樂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虛擬數字人是一個新的布局點,有能力的機構,無論是否觸及天花板或陷入瓶頸,都會選擇先占子布局,此前從廣電到移動等傳統媒介都在進行類似的布局,說明這也是行業大勢。

圖片來源:遙望網絡官網

值得一提的是,遙望網絡還官宣了「數字化科技企業」這一新定位,多少也有了轉型的意味。

張書樂表示,當前階段,MCN機構確實有許多問題,過於依賴個別頭部網紅驅動,「其鬆散的組織架構下,抽傭為多、服務為少的不完善經紀人形態,都讓這個網際網路思維的經紀人生態變得缺乏成長能力,加上頭部網紅的紅火周期不足,難免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同時,業內對遙望網絡的這次轉型多少持懷疑態度。

張書樂認為,靠虛擬數字人實現轉型,顯然只是一個「故事」,而且很容易由於整個虛擬數字人的盈利前景並未打開,難以複製本就是極少數的初音未來、洛天依模式,而變成「事故」。

「直播電商賽道正從人氣引流變成口碑為王,隨著喧譁過去,全網最低價成為往事,必然回歸到真正用體驗和口碑來導購這一營銷路數上,虛擬數字人的加入也不會改變這樣的趨勢,如果僅僅是作為噱頭,錦上添花罷了,且成本更高,攤薄在貨品上則無助於『物廉價美』。」張書樂說。

值得一提的是,早已有許多網際網路大廠進入了虛擬數字人賽道的角逐。阿里巴巴研究員、數字人技術負責人李小龍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獨家專訪時表示,虛擬數字人目前處於一個「價值驗證」階段,「在外界都很看好虛擬數字人的前景,但依然還處於大量投入的階段。」

李小龍提到,阿里已經在淘寶直播的場景中進行虛擬數字人應用落地嘗試,「當前階段,已經有600多家商家在嘗試我們的虛擬主播,每天開播的超過200家。」

不過,虛擬數字人的前景值得期待。

李小龍認為,對於虛擬數字人而言,電商直播間是一個已經被驗證可行的商業化場景。僅就電商相關的場景而言,李小龍預測,虛擬數字人可以在五年之內達到每年700億到1000億的市場空間。

「元宇宙」接棒「網紅」 能否續寫「妖股」神話?

遙望網絡此時開講「虛擬數字人」相關的故事,多少有點耐人尋味。

外界在談起虛擬數字人時,往往會同時提起另一個大熱概念「元宇宙」。

對於此番推出虛擬數字人相關業務是否與「元宇宙」概念有關這一問題,星期六董秘何建鋒對記者說:「這就需要投資者自己去判斷。」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星期六有「妖股」之稱,說明此前在市場上有過非正常波動的記錄。「其次,無論是虛擬數字人還是元宇宙,短期受技術和需求限制,都不會形成穩定增長的收益基礎,無助於上市公司業績表現。所以,蹭熱度概念,可能在短時間的二級市場出現波動,但對於長期業務發展的幫助不大。」沈萌說。

值得一提的是,被星期六拋棄的傳統女鞋業務正呈現復甦跡象。

近日,百麗的鞋服業務部門以「百麗時尚」的名義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這是自2017年7月,百麗國際在港股私有化退市之後的又一新動作。

百麗正漸漸走出困境。百麗2019財年、2020財年和2021財年前九個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1.14億元、217.37億元和176.2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6.65億元、26.16億元和22.97億元。

低迷的女鞋賽道或許曙光已現,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即便是當初星期六一直堅守女鞋賽道,也未必能打個「翻身仗」。

「每家企業的資源不同,百麗的業績也不是苦熬出來的,是一系列調整優化的結果,數字化轉型功不可沒。」馬崗表示,對傳統鞋企而言,數字化轉型的難度不可謂不大,「如果認知存在偏差,不具備數字化的素養,談何轉型?老闆和團隊,對數字化認知上不統一,團隊數字化素養參差不齊,對數字化缺乏耐心和參與度,這些都是難點。」

圖片來源:報告截圖

4月9日,星期六發布2021年業績快報,披露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81%至28.14億元,凈虧損錄得7.04億元。據報告顯示,因疫情影響對線下商業銷售衝擊較大,從而對公司鞋類庫存的消化造成了極大影響,加上公司因業務轉型而產生的額外費用,導致鞋履業務全年均處於經營虧損狀態。

而在前一日,星期六剛剛發布2022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盈利8000萬元~12000萬元。就增長原因,星期六表示,鞋履業務的虧損已大幅收窄,相關直播電商實現GMV同比增長約60%,公司網際網路營銷業務的利潤規模得以實現較大增長。

截至目前,星期六的轉型已經板上釘釘。星期六在一份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表示,2015年開始,公司注重由重資產向輕資產運營模式轉型,出售子公司不再保留生產職能,目前轉型已基本到位,人員從8000人減至幾百人,僅剩餘存貨和部分直營店。

逃離鞋業的同質化競爭,星期六算得上有勇氣,踩上直播電商的「風口」,星期六也堪稱及時。不過,當正式與鞋類銷售相關業務及資產揮別時,當年從佛山走向全國時的篳路藍縷,不知給踏上新征程的星期六可留下了足夠的底氣和智慧?

記者|陳婷編輯 |劉雪梅 董興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77c4825a08caa060a475ca4d869d9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