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一直以來,鳥類飛翔的天空是人們心馳神往的地方,鳥的圖騰廣泛出現在世界各地的神話傳說中。
山西運城鹽湖火烈鳥。一到冬季,每年都有火烈鳥來此棲息,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她優雅的姿態、細長的腿型、倒映在鹽田裡的倩影、飛翔的美麗的影子,吸引無數攝影愛好者前來拍攝。趙永清/攝
因為鳥類獨特的習性,它們總讓人覺得非常遙遠,這組圖片卻將可愛的大鳥小鳥們拉近到我們眼前,帶我們走近鳥的群體、鳥的環境、鳥的棲息地,以及鳥與人的親密瞬間。
讓我們來看看攝影師們鏡頭中的飛鳥影像。
晨光鵝影。在廣靈縣下河灣濕地公園的清晨里,眾多天鵝遷徙而來,沐著晨光,自由嬉戲!覽山邀月/攝
白鷺是一種候鳥,通常3至4月中旬遷到北部繁殖地,10月初開始遷離繁殖地到南方越冬,是國家級野生動物保護鳥類,常棲息於平原和丘陵地區的河流、湖泊、水田、海濱、河口及其沼澤地帶。多在開闊的水邊和附近草地上活動,主要在水邊淺水處涉水覓食。遼寧興城南河以及附近的山林是白鷺每年都喜歡留駐的地方,從4月到9月比較多見。李樹鵬/攝
居延海,晨曦中的鷗鳥。王紅林/攝
夢幻天鵝湖,河南三門峽王官村黃河濕地公園。趙永清/攝
花簇中的爰愛。繡眼鳥,小巧靈活,行動敏捷,能拍攝到繡眼鳥愛愛的照片實屬罕見,極其不易。湯志明/攝
納米比亞,火烈鳥天堂。黃力生/攝
河南三門峽靈寶市拍到紅腹錦雞 陸春南/攝
漫步河邊可觀鴨兒戲水,天鵝共舞,空中飛起如雁。北京懷柔紅軍莊村。鴻言畫語/攝
天使飛來,山東榮城天鵝湖。劉福軒/攝
翠鳥,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程友/攝
調戲。美國印第安納州濕地公園裡的候鳥沙丘鶴,千姿百態。溪邊/攝
搶位。母翠鳥趕走公翠鳥,強行搶位!攝於常州薔薇濕地公園。孫衛(牛老衛)/攝
天鵝之美 鴻言畫語/攝
曬太陽,攝於雲南念湖。楊軍/攝
夕陽下的朱䴉 孫衛/攝
草長鳥飛,一群斑文鳥在田壟里戲耍。黃靈輝/攝
冬日裡的海鷗 安雅雲/攝
阿根廷湖的火烈鳥,阿根廷湖是火烈鳥和其他很多鳥類的棲息地。XPLI/攝
蜂鳥戲水。炎炎夏日,蜂鳥在農場的噴水泉邊嬉戲玩水。陳卓文/攝
候鳥過境時,我們往往要翻開地圖才能找到它們的始發站和目的地。你知道嗎?全球9條候鳥遷徙路線中,有4條貫穿我國全境。冬春時節,在北歸的候鳥中,雁鴨類占多數,包括天鵝、野鴨、鴻雁、鴛鴦、灰鶴、丹頂鶴、白鷺、赤麻鴨等等。
伴舞。隨著洪澤湖綜合治理步伐加快,生態系統得到了有效管控,各種候鳥紛至沓來,它們來洪澤湖繁衍生息,種群數量逐年增多。 周太松/攝
大雁 開心/攝
鸛舞。每年10月後,白鸛會大批飛來鄱陽湖過冬,在當地百姓和鳥類保護的愛鳥人士的悉心保護之下,這裡除了白鸛外,還有大批的野天鵝和其他越冬的鳥類也聚集於此。 徐偉明/攝
華北明珠白洋淀萬鳥飛翔 杜江雲/攝
在江西鄱陽湖水系的撫河禁捕一年後,在濕地公園,每年有成千上萬隻白鷺在撫河流域棲息,隨處可見白鷺捕魚的精彩瞬間,展現了人鳥共家園的和諧生態環境。龍東文/攝
躍躍欲飛。火烈鳥在湖中邊走動,邊扇動翅膀,準備向天空起飛。雷俊永/攝
舞蹈(藍喉太陽鳥),攝于山東省濰坊。趙永清/攝
黑天鵝的千姿百態 龍兒(汪靜平)/攝
皇家園林的又一道風景線。近些年經過有效治理,頤和園一帶的生態系統得到了很好的休生養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在這裡過冬。 郭永林(GYL)/攝
捕食的鷺鳥 郭冀華/攝
American robin(知更鳥),每年冬季成熟的北美冬青紅漿果成為大批鳥類的美味佳肴。陳卓文/攝
遷徙路上。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上的湖泊和河漫灘濕地是候鳥遷徙重要停歇地,每年都有數萬隻小天鵝、大天鵝及其他雁鴨類候鳥經停,構成了初冬時節北方的靚麗風景線。閆雲/攝
山東長島縣萬鳥島 陳鴻鈞/攝
浪漫天鵝湖。北國加拿大候鳥天鵝造訪美國加州,給當地湖泊帶來無限歡樂。張凌/攝
生態環境日益改善,越來越多鳥類出現在我們的身邊,無論都市,還是郊野,食物豐饒之地,就會吸引鳥類棲息。
鳥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天生的保護色使它們有時不易被我們察覺。更多鳥類展現出令我們驚艷的美麗。其實它們也需要「私密」空間,也需要在安全的環境里繁衍生息。
碧水藍天任我翔 天馬/攝
一鷺沖天 康風雅雨/攝
貴陽觀山湖的鳥島,是蒼鷺繁衍生息的好地方。skm/攝
太平鳥,拍攝於黑龍江綏棱。谷淑傑/攝
非洲禿鸛,喜歡捕食火烈鳥,在肯亞博格利亞湖,有數十萬火烈鳥聚集,所以禿鸛也很多。 陸春南/攝
南太平洋上的珍稀候鳥一一塘鵝 塘鵝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一種珍稀候鳥,大約三千多隻,小塘鵝16周大時會飛到澳大利亞生活三到五年,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數千隻塘鵝又會飛到故鄉-出生地紐西蘭,兩年後「結婚生子」。吳國華/攝
嘯雪,日本北海道。黎鳴/攝
夢之藍,雲南曲靖會澤縣念湖。楊家林/攝
水中精靈。雖然冬天已經過去,但是寒意仍然瀟瀟。遷徒的候鳥早早來到棲息地水庫里,一隻單獨的候鳥在水中仔細尋覓食物。光圈速度/攝
共同守護愛巢的白鷺夫婦 吳宗寶/攝
天鵝湖丹青畫,日本北海道。黎鳴/攝
紅隼 開心/攝
愛鳥、護鳥的人越來越多,保持距離——跟隨而不追趕,觀察卻不驚擾。讓鳥兒更自在,讓愛鳥更文明,讓世界有更多靈動的身影。
客從天上來 吉久利/攝
沙湖位於寧夏石嘴山平羅縣境內,沙、水、葦、鳥、山有機組合成美妙的自然風景,鳥島(百鳥樂園)、湖東濕地(鳥類觀測站)是鳥和人互動最多的地方。王建樂/攝
春到滇池觀鷗鳥 趙社源/攝
我們與鳥的距離並不遙遠。保護鳥類,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是人類不可推卸的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保護人類共同的朋友。
曲頸向天歌。貴州開陽縣黨寨山坡上有幾棵松樹聚居著幾十隻蒼鷺,蒼鷺在山腳下的小溪中叨魚為食,孵養幼鳥,與周邊的環境和諧相處,讓攝影人有了一處拍攝蒼鷺鳥生態好取景地。大漠弧煙/攝
圖源:Uni旅圖社群
攝影師版權作品,未經許可請勿擅用或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