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這些銷魂至極的米飯,香到爆炸

2019-12-18     雲南旅遊信息網

有人說

人的嘴比毒蛇還毒

拉風哥還是相當認可的

生而為人,就是「吃」

今天

來見識一下銷魂的

雲南米飯

景頗族手抓飯

手抓飯是德宏州景頗族及傈僳族的美味盛宴,凡有親朋好友來家做客,主人都會用竹子編制的簸箕擺上豐富的菜肴和米飯,請客人用手抓食,對於景頗族人來說這是對客人最好的歡迎方式。

用手抓起清香的米飯和美味的菜肴捏合成團,有一種回歸自然的原始風味襲上心間。

用象徵大豐收和大團結的大簸箕盛著玉米飯、紫米飯和白米飯,上面再有序地擺放著烤豬肉、烤牛肉、烤鵪鶉、烤鬍子魚、鬼雞蛋、竹筒肉、沖乾巴、干筍、香菜等特色佳肴,和著醇香的米酒,豐盛而不顯油膩,讓人一看便食慾大開。

江川銅鍋洋芋燜飯

洋芋,雲南人最愛吃的一種美食,甚至是很多地方的主食。而在雲南的江川銅鍋洋芋燜飯最有代表性,洋芋飯主要的食材就是洋芋和飯,同時加有火腿和當季的豆子。

銅鍋里用削好皮的洋芋墊底,搭配炒好的肥瘦適宜的火腿丁,加上適量的油,與洋芋、火腿、米飯一起燜制,等洋芋熟透火腿冒香就可以連鍋一起上桌了。

米飯和軟硬適中的洋芋燜在一起,使米飯都帶上了洋芋的清香。同時,由於火腿淡淡鹹味的存在,使得整個口味鹹淡適宜,十分誘人。

大理巍山豆燜飯

大理巍山盛產蠶豆,每年青蠶豆上市,是吃豆燜飯的最好時節。

把蠶豆剝去兩層外殼,留下的豆仁,然後在大鍋里把老火腿炒香,加入蠶豆米,再倒入米飯,蓋在蠶豆和火腿上,用小火將湯燜干,出鍋前將火腿、蠶豆米、米飯拌勻,再加鹽調味,混合蠶豆清香和火腿味的豆燜飯就完成了。

傣族竹筒飯、紫米菠蘿飯

竹筒飯是傣族常見的食物,它又叫香竹糯米飯。製作竹筒飯的竹子是一種特殊的翠竹,同時也稱為香竹。

用山蘭稻(一種旱稻)沖的「香米」為原料,放進新鮮的粉竹或山竹鋸成的竹筒中,加適量的水,再用芭蕉葉將竹筒口堵嚴,放到炭火上進行「燒烤」,等綠竹烤焦,竹筒飯也就製作完成。

大米的飯香配上竹子的清香,讓舌頭完完全全拜倒在大自然的魅力之下。

傣族還有一道特別的甜點,那就是菠蘿飯。從外表看來,這道甜點只是個菠蘿,然而解開蓋子後一股淡淡的清香便撲面而來,菠蘿盅裡面的糯米飯酸甜滑軟,有米飯的香糯,又有水果的酸甜,非常好吃。

先把菠蘿掏成中空,把掏出的菠蘿肉切碎,與淘洗好的紫米加適當的白糖拌勻,再放回到中空的菠蘿里,然後在上面撒上芝麻,蓋上菠蘿蓋子,放到蒸鍋里隔水大火蒸製。

35分鐘左右就能熟透。這個菠蘿飯,既可以作為主食,又可以作為甜品。

布依族五彩花飯

羅平布依族五色花米飯色彩鮮艷,一般有紅、紫、黑、白、黃幾種顏色,感官上便令人食慾大增。

每年的秋後,到次年三月三民族傳統節日時,到山上或房前屋後挖回幾種可食用的野生植物,把這些植物的根、莖、花、葉分別搗碎,提取出紅、黃、藍三種色素,再用這三色調出黑、紫兩色,做花飯的五種顏色就準備好了。

滿甑子紅、黃、藍、橙、黑,鮮艷的色彩在濃濃蒸氣中熠熠閃爍,純粹的香味滿屋飄溢,這樣製作出的米飯,不僅營養豐富健康,還很挑動味蕾。

佤族雞肉爛飯

對於佤族人民來說雞肉爛飯,是佤族迎賓待客的美味佳肴。

製作這道菜,是把剛開口叫的公雞殺好切塊,放入冷水裡煮。等水沸後放入大米、五茄皮、酸筍、姜、芝麻、辣椒、花椒、木漿子、香芭草、鹽、蘇子等佐料,邊煮邊攪,米煮成稀粥便成雞肉爛飯。其色澤鮮艷,味道糯滑鮮香,獨具特色。

乾巴菌炒飯

乾巴菌作為作為雲南特有的野生食用菌,有一般酷似腌牛肉乾的濃郁香味,其香味濃郁、滋嫩香甜受到許多人的喜愛。與大米結合做成乾巴菌炒飯,味道妙不可言。

同時大米能偶補中益氣、健脾養胃,而乾巴菌能夠延緩衰老、降低膽固醇、調節血脂等功效,乾巴菌炒飯對於保持身體健康是極其有效的。

拉風哥唾液已瘋狂的分泌了

滿腦子是趕快下班、好餓

不知拉粉們有木有胃口大開呢?

本文轉載自昆明吃貨部落,版權歸其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72dIG8BMH2_cNUgvJ4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