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增加的玩法、升級的舞美、多元的選題,讓浙江衛視在音綜類型節目上不斷突破,對行業生態進行著有效引導。
張韶涵與周深的《一路生花》在編排中加入童聲一起合唱,感情真摯,充滿著對未來美好的期盼,把愛與希望融入了音樂;胡海泉與Ricky的《讓我一次愛個夠》默契配合,燃炸舞台;張韶涵與浙江衛視宋韻文化推廣人谷小雨合作的《但願人長久》上演了一場穿越古今的舞台秀,完美展現宋韻魅力,婉轉美妙,讓人沉醉其中……
伴隨著一首又一首膾炙人口的金曲和一場又一場驚艷、創新的舞台, 上周五(6月3日),浙江衛視《天賜的聲音》第3季圓滿收官,而音樂帶來的快樂與感動卻還在延續。
「舞台氛圍感太好了,一看就是花了很多心思去打磨。」「《天賜的聲音》陪伴了我3年的時光,真的很捨不得……」社交平台上,觀眾們仍在熱烈討論,並期待下一季的到來。
這對於音綜市場而言是有些意外的。目前的音綜賽道正處於數量眾多但略顯低迷的狀態,大部分節目存在模式固化、小眾自嗨等問題,導致觀眾對於音綜內容的整體期待值下降。《天賜的聲音》秉持著做音樂的初衷,讓音樂在節目中呈現出多元、治癒、溫暖、包容的色彩。
著力朝著垂直縱深方向發掘,在內容立意、大眾焦點、政策需求等多個要素的平衡之中,節目不斷創新內容與形式,這本身就為音樂創作的探索和音綜的發展帶來了正向的思考與重要的意義。
▍來自觀眾最直觀的肯定:金曲不斷、頻頻出圈
《天賜的聲音》第3季從開播到收官始終處於熱播狀態,數據表現出色。節目不僅在全平都呈現出堪稱熱搜霸榜的勢態,話題閱讀量和全平台播放量也都一路走高。
在今年音綜眾多、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天賜的聲音》能夠脫穎而出,絕對不是偶然。它為大眾呈現出一場場別具一格、精彩絕倫的音樂現場秀,將音樂屬性更大釋放,與觀眾深刻共鳴。
熱歌不斷是節目最顯著的特徵,幾乎每一期都有金曲和舞台出圈,被不斷傳唱與賞鑒——
第一期的《問風》,周延與吉克雋逸用全新改編帶來不一樣的韻味,充滿故事感的嗓音帶觀眾進入到一段愛恨糾葛中,超燃Rap更是增色不少,猶如看了一部武俠大片。
第二期的《唯一》,胡海泉與希林娜依·高二人同台演繹跨時空戀人,表現出不同時空中的人對待感情的憧憬或反思。胡海泉一如既往對音樂情感有極強控制力,希林娜依·高則用漂亮的高音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歌曲旋律簡潔卻飽含深情,帶給觀眾更多想像的空間。另一首《算你狠》則用了「戲腔+方言」的形式,周深與梁龍的互動極為吸睛,配上又是戲腔又是巴赫的鼓點舞台,魔性又震撼。
第六期的《晚風心裡吹》展現的是港風復古范,劉惜君與王赫野的低吟淺唱情緒飽滿,在極具氛圍的燈光下,歌聲充滿柔情與痴心,讓整個舞台煥發出不一樣的生命力。晚風吹進心裡,歌聲也吹進了觀眾心裡。
第十期的《三生三幸》里,陳冰與海來阿木用質樸又深情的唱腔娓娓道來一段美好的愛情,用真摯的舞台演繹了世間最純粹的愛。
不得不提的是張韶涵和王赫野演唱的本季主題曲《篇章》,將不同特色的唱腔融合得恰到好處,質感與美感兼具,歌詞更是具備正向態度與面對人生的勇氣,也因此被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多個央媒引用做BGM。這些從節目走出的熱歌活躍在各個平台,展露著來自音樂的影響力。
《天賜的聲音》之所以能夠以金曲頻頻出圈,也離不開節目對嘉賓的挑選與組合。
秉持著「英雄不問出處」式的多元色彩,舞台上的嘉賓各具特色。女團出身,短視頻走紅,多年唱作歌手,新晉樂隊、民謠歌手……多元嘉賓讓節目的舞台五光十色。由他們帶來的歌曲,或給人鼓舞,或帶來治癒,或黑色幽默、別具一格。
這些極具辨識度的創作席捲各大榜單,拓展了音樂創作的領域邊界。與此同時,嘉賓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音樂創作沒有真正的上限」,獲得了大眾的認可。
▍現實主義的創作議題:借樂議事、鋒芒內斂
如果說廣受好評的舞台為《天賜的聲音》打下了廣泛的群眾基礎,那麼隱藏在創作背後的現實主義議題則為節目贏得了另一層肯定。
身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離不開網絡,而在技術迅猛發展的背後也滋生了諸多問題。周深的《賊》探討就是的「張口就來」的鍵盤俠:「我欣賞你直言不諱,但請管好你的小臭嘴,別輕易地喊賊,沒證據地喊賊,我從不將就隨之起舞,淪為你同類。」是盲目盲從還是獨立思考,相信聽完歌曲之後自有判斷。
錘娜麗莎的《我》回應網絡暴力,也回應了來自陌生人的惡意,她把那個不為人知的、敏感又孤獨的自己唱出來時,也給了處境相同的人們以勇氣。
張韶涵的《如願》討論的是人間大愛、勇氣以及身為公眾人物的責任。經歷過痛苦的人更願意為別人撐一把傘,人生勇往直前,利他主義的心也會變得更加遼闊。
胡彥斌的《我曾經也想過一了百了》將陷入人生低谷的痛苦狀態娓娓道來,鼓勵大眾「不要害怕面對低潮,不要抗拒情緒的波折,對於生命的掙扎都曾有過,但千萬不要放棄」,傳遞了對於未來的希望和對愛的拯救。
這些歌曲涉及到的種種現象並不陌生,讓人感同身受。 《天賜的聲音》用創作說明,音樂不僅僅是情懷,也有在舞台之外的責任感。嘉賓們在節目中以樂議事,借音樂輸出和表達自己的觀點,讓節目多了一層內斂的鋒芒,也用音樂縱橫交錯出現實圖景,給人們注入前行的力量。
▍直言不諱、深入表達,讓節目多走一步
以這一季《天賜的聲音》為維度, 新一季節目的內容輸出更加注重文化性與知識性,也不乏對於當下華語音樂發展的討論。
胡彥斌在節目中直言不諱地說:「我永遠站在熱歌的陣營。」長久以來,好歌與熱歌似乎代表著兩種對立標籤,好的歌似乎就應該是小眾的、曲高和寡的,熱歌流行、大眾卻似乎欠缺了一些格調。實際上,好歌與熱歌從來不應該被劃分為針鋒相對的兩個陣營。
在當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傳播環境里,從創作者到演唱者都需要有被看到的途徑,《天賜的聲音》就提供了這樣的舞台,讓各色差異化的歌者、各類多元歌曲都有被看見的可能。
在節目中,信犀利而大膽地討論了原創與改編這個華語樂壇中的「大象」。原創音樂值得尊敬,改編也有自己的意義。時代的發展及不同音樂人的理解可以賦予歌曲不同的意義,舞台上周深等人各抒己見,讓問題得到了有效討論。
縱觀全季節目,類似的問題與討論還有許多。鑒音團評價胡海泉《一生至少該有一次》是「這個時代稀缺的表達」,指出當下的音樂市場是快速消費的狀態,當音樂性與這種快消性產生衝突,該如何抉擇?音樂性與舞台性的平衡中,音樂最重要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天賜的聲音》並非要給這些問題蓋棺定論,追求唯一的解答,而是選擇用一種既不避諱又不尖銳的方式探討音樂創作、樂壇發展、個人成長上的可能性,在娛樂之外傳遞深層價值內涵。對於一個主打舞台作品的音樂綜藝來說,這種創作思路上的深入無疑也讓節目在同類音綜中多向前走了一步。
不管結構怎樣變化,音綜的表達從來都不是孤芳自賞,情感共振、銳意創新是音綜不變的主線。《天賜的聲音》打破了綜三代魔咒,用實力證明了內容創新沒有上限。
作為平台方的浙江衛視,在內容布局上始終秉承著4個原則,即前瞻性、創新性、開放性和包容性。不斷增加的玩法、升級的舞美、多元的選題,讓浙江衛視在音綜類型節目上不斷突破,對行業生態進行著有效引導。
從橫向的維度來看,浙江衛視在內容布局領域上的深耕細作,構成了堅實的內容矩陣,也讓它成為擁有現象級綜藝最多的衛視平台。在競爭激烈的衛視平台大戰里,浙江衛視骨子裡的銳意進取將助力它獲得更多的話語權與引領權,一路奔跑、砥礪前行。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透視影視熱點,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長按二維碼可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