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最關注|學做智慧父母 化解成長煩惱

2020-03-23   仁壽縣人民檢察院


2020年3月23日,《檢察日報》第5版刊登《全國人大代表王曉梅:學做智慧父母 化解成長煩惱 (記者周雅麗),以下為文字內容。 


代表委員最關注|學做智慧父母 化解成長煩惱

王曉梅代表給學生們上課


最近,多地教育部門發通知繼續延遲開學,我們看到,延遲開學給家長帶來不少焦慮。有的焦慮孩子沉迷手機、有的焦慮孩子視力下降、有的焦慮別的孩子彎道超車……家長該如何認識這些焦慮,處理好與孩子的關係,共同度過「疫」期這段特殊時光,本報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青神中學副校長王曉梅。


  記者:延遲開學給家長帶來很多焦慮,您認為家長該如何看待這一時期的焦慮?

  王曉梅:正常來說,這個時候,學生們應該開學了。但處於疫情特殊期間,今年,學生們需要暫時宅在家裡「上課」。「停學不停課」,恐怕是家長各種焦慮的源頭。家長們不僅要忙著工作,還要做孩子的兼職助教、網管和攝影師,由此產生一些焦慮情緒是十分正常的。其實,不僅家長有焦慮,學生和一線的教師都有焦慮。畢竟,如此大規模的線上教學,對大家來說都是頭一遭,肯定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另外,因缺少傳統課堂上老師親自督陣的壓力,學生在家線上學習的狀態和效果都有不確定性。對孩子學習成效的擔憂,也不可避免地會加劇家長的焦慮心理。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記者:作為教育領域的專家,您能不能給家長提供一些建議和方法,幫助他們改善這些焦慮,更好處理與孩子的關係。

  王曉梅:家長的焦慮會不自覺地傳導給孩子,結果,可能造成親子關係緊張,甚至是家庭關係緊張。

  我給家長的第一個建議,是主動對接、鼓勵鞭策,學做智慧父母。家長要主動幫助孩子消除假期綜合徵。根據學校課程安排,將家庭作息時間調整到符合學校線上教學的狀態,並堅決果斷地堅持執行。執行實施過程中,家長要帶頭遵守。比如,提前準備好早餐,按計劃開展晨讀等。再者,在學習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藉機適當表揚肯定。孩子做的不足之處,分類警示教育,當然也可借用老師之力來強化教育督促。

  第二個建議,是藉助環境布置,營造氛圍,助力線上學習。有條件的家庭可設法騰出一個空間或簡易改造一下,布置出一點書房或教室的味道,增加一點學習的氛圍。最好不把臥室當書房。可以簡單製作張貼一個課程表,幫助孩子進入學習的狀態,把孩子引導到學習的氛圍中,確保網絡、電腦、平板、手機等電子學習用品暢通。

  第三個建議,是巧用假期,引導孩子學會自主管理。家長們不妨根據學校的安排,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一起討論,制定一個居家學習生活的方案計劃,並製作一張詳細的作息時間表。包括起床、上課、做作業、鍛鍊身體、娛樂遊戲、做家務的時間和完成情況登記。需要注意的是,這張作息時間表需要全家人共同遵守。固化這個計劃,教會孩子自主管理的具體措施,恰當進行小結表揚,肯定孩子的進步,讓孩子適時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信任,在小有成效的肯定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既可改善親子關係,又能催生孩子向上的原動力。或許孩子會發現,沒有老師時時盯守,自己也能學會、學懂。這樣的自主管理能力孩子一輩子受用。

  最後一個建議,結合疫情,讓孩子學會感恩、責任和擔當。這次疫情,孩子們在家裡悶了很久,對愛動的孩子們來說,這真的有點難。但要讓孩子了解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一張寧靜的書桌來之不易。它是很多科研人員、醫護人員,以及數不清的平凡人冒著被感染的危險、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換來的。要讓孩子明白,他們按要求在家做好隔離和防護、保護好自己,認真搞好線上學習就是一個學生對戰「疫」的貢獻和擔當。


  記者:除了以上的建議,還有沒有要與家長分享的?

  王曉梅: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疫情無情人有情。這個假期的確漫長了一些,但也是難得的親子時光。我想,只要家長們足夠睿智,靜下心來陪伴孩子成長,學會感受線上教育帶來的成長的驚喜。相信疫情過後,家長們也會收穫更好的親子關係,收穫一個更懂事、更成熟、更有責任感和擔當的孩子。


四川檢察新媒體出品

來源丨檢察日報

編輯丨宣傳處

【免責說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公眾號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