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漫迷越來越不相信動漫正派角色了?

2022-04-06     嘟嘟國漫

原標題:為什麼現在的漫迷越來越不相信動漫正派角色了?

通過觀察漫迷這幾年對動漫中正派角色和反派角色態度的變化,我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

正派角色無論做得多麼好,一定會有人揪住其中幾個錯誤不放,沒有錯誤也要安排上幾個。反派角色無論人品多麼差,一定會有人不停歌頌他們的高光時刻。

這是為什麼呢?

01.正派角色的私心

以前的動漫主角,大多一身正氣,剛正不阿,是觀眾們的榜樣,一言一行都值得觀眾去學習。

就算有一些缺點,也會在動漫中明確指出,告知觀眾不要模仿。

再看現在的動漫角色,很少有這樣的正派角色了。

現在的正派角色,大多在正直中夾雜著一絲痞勁,甚至面對壞人的時候,他們可以變得更壞。

觀眾認為這樣的正派角色更真實,更立體。

也就是說,現在的觀眾去看之前的那些動漫,會覺得那些正派角色不真實,甚至覺得他們是「偽君子」。

做這麼多好事,一定是「別有所圖」,如果找不到具體例子來證明他們別有所圖,那也可以歸於他們「為名為利」。

總之,「說他是一個無私的大好人,我不信!」

02.價值觀的轉變

現在人們的價值觀和過去有很大不同,我們更倡導展望未來,活在當下。

至於過去?都是一些「老古董」,一點都不懂得變通。

所以我們看到歷史上那些捨生取義、無私奉獻的人,會覺得有些不真實:真的會有人做出這種事嗎?

進而有人會懷疑:史學家一定夾帶了私貨,過於美化了這些人物,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就我看過的這些歷史人物傳記來說,我覺得他們是真實的。

真的有很多人可以為了追求,為了信仰,而不顧個人得失:舍我一人而保天下無虞,有何不可?

只不過在當下扶不扶一個人都要猶豫半天的情況下,這種無私的人顯得愈發不真實。

所以在看到那些動漫中的正派角色過於偉光正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去懷疑,以至於現在「偉光正」都逐漸成了一個陰陽怪氣的貶義詞。

03.「小人」的想法

探究這個問題的根源,我覺得可以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來解釋。

小人是無法理解君子的一些行為的,「有便宜不占,有好處不拿,裝什麼大好人呢?」

巧了,我發現自己以前就特別「小人」。

當看到一個形象過於正的人出現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想要去挖掘一些他的「黑料」。

如果找到那麼一丟丟黑料,哪怕無足輕重,也會滿足自己的「小人」想法:看,我就說他沒有那麼正直吧,就是在立人設。

然後一大段時間內都在為自己的發現沾沾自喜,併到處和人「分享」自己的發現。

然後呢,沒有然後。

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小人依舊是小人,君子依舊是君子。

如果君子會因為小人的惡意揣測而變得不安,那就正中了小人的下懷。

更巧的是,現在網際網路的便捷,放大了這些「小人言論」。

負面信息出現的時候,人們覺得「一點都不奇怪」「和我想的一樣」。

正面信息出現的時候,人們會多方位質疑,「他是不是收錢了」「這件事一定沒這麼簡單」。

結合現在的網際網路大環境來看,就會發現,動漫中的正派角色被「挑刺」,反派角色被「吹捧」,竟然一點都不奇怪。

這件事可真是奇怪。

結語

早期的動漫,大多具有教化意義,觀眾在看過之後,一定能從中學到很多道理,哪怕不去刻意學習,也會耳濡目染,讓動漫中的一些情節影響到自己,而且大多是正面的影響。

現在的動漫,有深度有內涵的,大多數觀眾不一定喜歡看,因為大家習慣了快節奏,那些需要自己思考的動漫,大多會看不下去。

至於其中的動漫角色,當然是越符合大多數觀眾的喜好,越容易為動漫帶來熱度了,至於那些偉光正的角色,會讓大多數觀眾覺得不真實,必須得挑刺才能證明他的「真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589ed14478af7d79fcf30622a3169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