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心菜是北方家庭冬季必不可少的食物。每到冬天,王大媽都會儲存很多白菜。但是今年冬天,王大媽的老婆說吃多了會得白血病,因為她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白菜里有甲醛,但是她不想讓王大媽儲存白菜。
王阿姨和妻子吵架了。全家吃白菜十幾年了,現在身體都很好。不吃蔬菜對他們不好!而且,你買的一般都是別人地里種的白菜。甲醛是從哪裡來的?
這兩個人在這件事上爭執不下。白菜真的含有甲醛,吃多了會導致白血病嗎?大白菜還能吃嗎?
一、大白菜有甲醛,得白血病多少錢?
近年來,關於大白菜含甲醛的謠言越傳越多。據說商家為了保鮮更好賣,會用甲醛浸泡大白菜,吃了甲醛浸泡的大白菜可能會得白血病。聽到這些謠言,大家都慌了,怕買到甲醛浸泡過的大白菜。
其實蔬菜中的甲醛主要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內源性甲醛是生物代謝產生的,含量一般很少,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外源甲醛是一些不法商家為了延長蔬菜的儲存時間,在食品加工、運輸、銷售過程中非法添加的。
不過買甲醛大白菜也不用太擔心,因為我國明確規定食品中不能添加甲醛。根據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指出,甲醛不是食品添加劑,不能在食品和農產品中使用。用甲醛保鮮蔬菜是違法的,應該嚴厲打擊。
但是如果不小心吃了噴了甲醛的白菜,會對身體有害嗎?中國農業大學研究食品安全的副教授朱義說:甲醛本身易溶於水,易揮發,經過運輸、浸泡、清洗、烹飪後殘留量很少,對身體影響不大,所以一般食用是安全的。如果擔心白菜中的甲醛,可以把外層剝掉,然後用清水浸泡,洗幾遍。
兩四種食物是甲醛的「重災區」?別胡鬧了。
大多數人通過超市、菜市場、農貿市場等購買蔬菜。有傳言說幾種食品是甲醛的重災區。真的是這樣嗎?
1.捆綁的蔬菜
網傳捆綁蔬菜中膠帶甲醛超標十倍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常見的膠帶多由塑料薄膜和粘合劑製成,兩者都是聚合物,常溫下非常穩定,釋放大量甲醛的可能性極小。
雖然目前國內使用的蔬菜裹包膠帶一般都是工業級膠帶,可能含有甲醛,但深圳市質檢院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曾在當地6家超市隨機抽取了11份用膠帶捆綁的蔬菜樣品,發現捆綁的蔬菜無一含有甲醛,膠帶中僅檢出少量甲醛。所以膠帶可能會釋放少量甲醛,但都在安全範圍內,而且甲醛本身揮發性很強,很難在蔬菜表面積累。
2.白豆腐
有些商家為了讓豆腐更好看,會在裡面加入甲醛,讓豆腐看起來更白。但事實上,豆腐的顏色與凝固劑的種類、豆子的種類等因素有關。豆腐的白不一定代表加了甲醛,不加甲醛也可以做白豆腐。
3.袋裝金針菇
有的人買的是袋裝金針菇,一打開就會有刺鼻的味道。有人認為是添加了甲醛,但其實這種氣味並不是甲醛引起的,而是運輸過程中的溫度變化導致金針菇產生的揮發性醛類氣體。至於網友說金針菇是用甲醛漂白的,其實是新品種。這種金針菇新品種色澤好,生長快,整齊。
4.白色粉絲
網上的白色粉條被甲醛浸泡,可能會導致白血病。其實甲醛易溶於水,易揮發。一旦煮熟,就剩不多了,少量甲醛對人體影響不大。建議大家購買正規廠家的粉條,食用前洗凈浸泡,烹飪時儘量保證通風。
三、做到這五點,食物中的甲醛暴露。
如果你想在飲食中儘量減少甲醛的暴露,避免甲醛的大量攝入影響身體健康,建議在生活中做到以下幾點!
1.去正規的地方買
最好選擇正規超市或者有資質的農貿市場購買食品,減少買到不安全食品的幾率。
2.學會辨別甲醛菜品
我們可以通過看食物異常的顏色和體積,聞是否有刺鼻的氣味,是否用手掰斷來辨別甲醛菜品。
3.必要時仔細清潔和浸泡。
為了減少甲醛殘留,建議用流動水清洗食材,必要時用淡鹽水浸泡幾分鐘後再洗。
4.食物完全加熱後再吃。
甲醛本身是一種高溫易揮發的食物,完全加熱有助於甲醛的揮發,建議將食材煮熟後再食用。
5、均衡飲食,食物多樣化
飲食上儘量多樣化、均衡化。食物攝入多樣化可以減少食物中毒的機會。
現在白血病高發與甲醛污染有關,甚至有傳言說大白菜中的甲醛要少吃,但其實甲醛本身是揮發性的,在運輸、清洗、烹飪過程中含量會降低。如果不放心,可以多洗洗病,把食材煮透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