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勢頭有點強啦!這已經不是研發汽車的問題,居然在太空網絡之中也在「加速」了,這不,華為宣布了一項新計劃,那就是要全面構建「衛星寬頻」——太空寬頻計劃。
這一項計劃執行完成之後,那在全球都可以實現覆蓋,並且達到快速的通信網絡傳輸。
而在這裡,可能很多人也想到了,中國星網計劃,並且含有兩個,這可能是存在一定的關係。
而且,我國的星網布局其實已經開啟了,火箭都已經有了,那下面就來看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沒錯,這個項目是在APC(光通信、光子學年度學術大會)2023大會上,華為公開說明的——國內多家媒體也已經公開說明了,這一次華為要玩得更大。
要在衛星寬頻上實現更大的突破,明確發布說明了——光通信系統架構及技術演進報告,並提出了「太空寬頻」計劃。
而這個太空寬頻可利用太空衛星網絡實現高速數據傳輸,並全球範圍內覆蓋,其傳輸速度高達100Gbps以上,遠超傳統通信網絡的極限。
這意味著未來的用戶,可以快速地進行「太空寬頻」的連接,並且實現快速、穩定的網絡使用。
當然,這裡提到了一個「光通信」,我查詢了一下資料,它的概念並不是很難,說的就是以光波為載波的通信方式。
當然,華為的這個太空寬頻,可能也就是建立在衛星網際網路的基礎上,所以,與地面的網絡構建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化。
按照華為光產品線技術規劃部部長兼首席技術規劃師唐曉軍博士表示,到2030年,全光目標網主要由全光調度骨幹網、全光直達城域網、高品質接入網、智慧家庭網絡及星際光網組成。
同時,未來人們對通過衛星進行寬頻通信的需求將日益增強,所以,這也讓華為定下了一個新目標,那就是到2030年,華為預計需要將10Gbps星際光互聯速率提升至100Gbps以上。
看到沒?華為太空寬頻計劃,就是為了實現速率100Gbps以上,這可以說有點強。
當然,不少網友也將這個稱之為「華為版」的星鏈,只能說——這樣的說明也沒有多大的問題,從華為公布的計劃圖也可以看到,主要也是構建衛星系統,然後來實現這個過程,至少我理解是這樣的。
但是很多人也可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華為要自己建設衛星星座,還是直接利用中國的兩大衛星系統,這個問題的確沒有說,但大機率就是利用中國構建的兩個星座。
我也看到了有部分報道在該消息之下,提到了——我國加大對衛星通信領域的建設,成功發射多枚衛星網際網路技術試驗衛星。
那說明了華為可能與中國衛星星座的建設存在關係,所以,星座建好了,這些都不是問題。當然中國的星網建設,其實已經開啟了。
沒錯,中國有兩個星網,一個是代碼為GW,發射約1.3萬顆衛星的星座,還有一個代碼為G60星鏈,要發射約1.5萬顆,這兩個星座的布局已經定下了。
不過,這裡需要提到一下,那就是也有說,中國已著手構建低軌衛星通信網,國有企業將牽頭髮射超過2.6萬顆衛星,通信網絡將覆蓋全球。
所以,到底是總計發射2.6萬顆衛星,還是2.8萬顆,這說明有點差異化,大家參考下,但我國將為2035年前部署6G移動通信網絡提供幫助,就是這些星座計劃的一部分。
所以,華為有可能也是建立在這些星座上,而不是單獨執行衛星星座的建設,但還是那句話,用不用得上這兩個星座,華為都要打造太空寬頻計劃。
用可能相對較好,因為對於大規模的衛星發射來說,中國鋪設星網建設,已經在執行了,在2023年底的時候,我國已經進入生產階段,而接下來最為關鍵就是產量,發射的問題。
然而,其實中國的發射也可以執行了,因為中國火箭已經擁有,而且還有更多的火箭在研發的路上,中國全面構建兩個星座,那也是時間問題,我就說兩個火箭。
第一個、長征二號丁,這一款火箭的發射能力比較強,它是在長征四號運載火箭的第一、二級基礎上研製,起飛推力達300噸,具備地球近地軌道(LEO)和太陽同步軌道(SSO)要求的單星、多星發射能力,運載能力近地軌道4噸,對應7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1.3噸,具有高可靠、高安全、低成本、短周期發射等特點,在2023年的時候,它成功實現了「一箭41星」。
第二個、引力一號,該火箭高30米,起飛推力600噸,能將4.2噸重的太空飛行器送入距地球50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可滿足中低軌衛星批量組網發射和中大型太空飛行器快速響應發射需求,引力一號通過採用首創的全固體捆綁技術,大幅提高了火箭的運載能力。
而且根據公開消息指出,它不僅可以支持百公斤級衛星的「一箭30星」,助力星座組網工作的高效推進,還可以發射三四噸重量的小型貨運飛船、超大型衛星等,為我國中型運載火箭快速應急發射的實現提供了解決方案。
所以,這兩款火箭,都可以為我國星網的建設提供支撐,雖然說這兩款火箭不具備可重複使用,但相對於引力一號來說,也將走可重複路線。
所以,中國兩個星網構建,火箭其實已經有了,發射的基礎是沒什麼問題。
同時,除了它們能夠發射之外,我國可重複火箭將在2024年,2025年迎來爆發期,比如天龍三號,雙曲線,朱雀三號等,都在全面進行可重複火箭的測試。
所以,這會大家可能看到的局面就是,火箭這麼多,產量要加速才行,這樣我國建設星網速度,那就更快了,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沒錯,華為這一次發布的太空寬頻計劃,其實也是指明了中國未來的太空方向,那就是星網建設的重要性,因為這些網絡服務的能力提升,都是需要建衛星系統才行。
所以,構建中國太空網絡也全面進入到新階段了,也期待中國早點完成星網系統,無論是華為,還是其他企業使用,都具有基礎了,這絕對是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