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花長時間啃難題 家長卻覺得「性價比」不高

2024-10-19     錢江晚報

孩子喜歡花長時間啃難題

家長卻覺得「性價比」不高

孩子的小煩惱

1.開學才一個多月,但爸媽整天嘮叨要及時複習,馬上要期中考了,想要營造一個緊迫的氛圍。我知道要努力,但他們越這樣我就越覺得煩躁,該怎麼和他們說?

答:家庭確實需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特別是臨近考試階段,希望孩子成績上取得進步是每個父母的美好心愿,但不能操之過急。如果孩子本身就抗拒考試,家長越是嘮叨,越是強調,就越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循序漸進,鬆弛有度,才是科學合理的方法。

這種情況下,建議你和爸媽一起聊一聊,做個規劃:

比如,周一到周四,跟著學校進度,在完成作業之餘,適當加點「營養」:針對自己的薄弱學科,有針對性地做點練習或者及時糾錯整理。

周五晚上,適當放鬆。根據你的興趣,可以發展興趣特長,或與父母結伴鍛鍊,當然,也可以適當使用電子產品。

雙休日,建議選擇一天來學習,完成學校作業:理科需要做好糾錯整理,文科需要讀背積累。可以有針對性地挑選你感興趣的一到兩門學科做提升,凸顯優勢,樹立自信,再逐漸補短,關注薄弱學科。另外一天,你可以和爸媽聊聊自己這周特別想做的事情,滿足心愿,或同伴遊玩,或親子相處,為繁忙的一周溫馨地收尾。

2. 我喜歡自己啃難題,雖然有時候琢磨一道題就要花半個多小時甚至一個小時,但是做出來後很有成就感!不過爸媽很反對我這種做法,覺得時間要更有效利用,15分鐘想不出來就要主動放棄,找老師問解法。到底誰對?

答:你願意花時間啃難題,說明你喜歡思考,肯鑽研,這個學習品質難能可貴,為你點贊,希望你珍惜和呵護這一點。爸爸媽媽反對你這種做法,可能是覺得從時間上來說不划算,也可能怕你鑽牛角尖,不肯主動請教他人不善於變通,不講究解決問題的實效。

我覺得你也許可以這樣試試,碰到有難題的時候,先確保把其他的作業都做好,把「硬骨頭」留到最後啃,這樣你就可以盡情享受「深入思考」的樂趣了。另外,不管當天有沒有「啃出難題」,建議你主動和爸爸媽媽分享一下「啃難題」的思路和過程,讓他們理解你鑽研的價值和樂趣。當然,「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思考之後仍舊解不出題目,記得去請教老師哦!

家長們的小糾結

1. 兒子12歲了,最近突然說電話手錶太幼稚了,周末出門死活不肯戴上(便於聯繫),反而要拿一個開不了機的舊手機「裝裝樣子」,裝一下大人。我不懂他的這番操作,需要和他怎麼溝通?

答:首先,請接納孩子,理解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於青春萌芽期,理解孩子想長大的內心愿望。

其次,要聽一聽孩子內心的想法。是否因為同齡人有手機,或者覺得用手機更方便?在孩子講述時,家長應當適時給予認可。

可以向孩子解釋電話手錶和手機的不同之處,包括安全性、功能以及適用年齡等方面。鼓勵孩子積極參加更多線下活動,增加他們與朋友之間的互動。

最後,家長可以通過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合理使用電子產品的案例或故事,引導孩子樹立正確觀念。

2.最近孩子上課都沒有認真聽,偷偷寫作業或者看其他書,還被老師發現了。孩子說,老師上課的內容自己暑假已經提前自學了,而且掌握得不錯,再聽一遍很無聊。我覺得孩子願意自學是好事,但是又擔心這樣反而會影響上課。

答:首先,肯定孩子提前自學的行為。在提前自學這個事情上,家長要表示支持並且讚賞孩子能夠對學習進行自主安排和規劃,肯定孩子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孩子知道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本領。

其次,明確提前學習的作用和意義。家長可以和孩子進行一場圓桌會議,討論「提前學習給我帶來了什麼」等,引導孩子認識到提前學習的幾大好處——可以得到比別人多幾次重複練習的機會,課前學一遍、老師講一遍、課後複習一遍、作業再鞏固一遍,這樣就能更好地打牢基礎;在上課時可以多多主動舉手發言,在和老師的探討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並增加自信心;比別人多出一些給腦袋放空的時間。

最後,認識到聽課習慣的重要性。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說說最近上課沒有認真聽講給他帶來的一些影響,並積極引導孩子在課堂上要爭取做好「五到」——「心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這樣提前學習才能實現效益最大化。

特別感謝

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老師

金靈娟 馮瑤 袁惠芬 徐婷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539729d40d01c5191edda920e9f2e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