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趙本山炫耀的「師徒情」,如今讓他苦不堪言

2022-04-26     好歌獻給你

原標題: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趙本山炫耀的「師徒情」,如今讓他苦不堪言

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

師徒情,靠著「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情感維繫,在物質社會顯得尤其脆弱。

當年,蒸蒸日上的德雲社,接連上演「出逃風波」。

從曹雲金到何雲偉,一個個讓師父郭德綱傷透心。

德雲社人員動盪,舉步維艱之際,也正是「趙家班」大出風頭,賺得盆滿缽滿之時。

2009年,小品《不差錢》讓人記住了趙本山的高徒:蘇格蘭情調的小瀋陽。

春晚製造、一夜成名,衝著小瀋陽去的觀眾,擠爆了劉老根大舞台。

後來,郭德綱和趙本山在電視上圍爐夜話。

討論的議題,正是如何傳幫帶、管理好門下學生。

徒弟接連出走,暗自傷懷的郭德綱,向趙本山請教經驗。

老趙滿面春風,大打親情感恩牌,說自己會教育徒弟「銘記恩情」。

同時,他還不忘炫耀:我至今沒有走過一個徒弟。

然而,話說滿了,就很容易被打臉。

郭德綱當年隨口回了一句,「不著急,有的是機會」,想不到一語成讖。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當年趙本山引以為傲的「師徒情」,如今讓他苦不堪言。

(1)

趙本山的徒子徒孫、左膀右臂,這些年也走了不少人。

更糟心的是,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小瀋陽走紅之後,趙本山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說,「我自己的演出,我就不太敢用他」。

人紅了,是非也就多了。

要命的是,眼下趙家班走紅的成員,實在是太多了。

劉流,《鄉村愛情》中劉大腦袋的扮演者,本山傳媒副總裁,早已離開趙本山,自立門戶。

王小利,《鄉村愛情》中劉能的扮演者,前幾年被爆出沉迷直播,一度導致師徒反目。

當時趙本山為了敲打這位不聽話的徒弟,把他從《鄉村愛情》的劇組踢了出去。

雖然後來又重修舊好,但趙本山敲打徒弟的作用,收效甚微。

當紅弟子「打頭陣」,其他演員也都有了勇氣,相繼站出來發聲吐槽。

葛珊珊訴苦,自己一個月收入2萬塊,艱難維持生計。

李琳表示,自己在趙本山手下工作幾年,賺不到錢,戲份也越來越少。

拍戲掙不到錢,徒弟們想方設法增加收入,直播間是最好的去處。

長貴扮演者王小寶,直播帶貨三小時,三百萬營業額火速入帳。

但由於沉浸直播,耽誤了拍戲,被劇組罰款。

利益受損,王小寶隨即怒了,矛頭直指公司「無情無義」。

網絡直播帶來的巨頭紅利,不知道改變了多少生態和人際關係。

而受大環境影響,曾經養活無數人的劉老根大舞台,如今多少顯得落寞沉悶。

趙本山的徒孫,嬌嬌,年初在直播里哽咽發聲,宣布脫離本山傳媒。

她更是不遺餘力地回踩「老東家」,稱前夫投資了劉老根大舞台三個億,結果一毛不剩,賠得精光。

又是一個為「錢」和趙本山決裂的。

徒弟們一個個出來哭窮,有人覺得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畢竟離開了趙本山,還沒人能做到獨當一面。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世上有些忠誠,只是背叛成本尚且太高,權衡利弊過後,不得已選擇了「忠誠」。

最初,趙本山「小品之王」的地位擺在那兒,徒弟們從四面八方投靠而來,以為自己抱到了大腿,成名賺錢,指日可待。

結果,舞台的水有多深,資源利益怎麼分配,進門拜了師才知道。

趙本山這麼一大幫徒弟,集齊天時地利人和,有幾個能火成小瀋陽呢?

時間久了,徒弟們耐不住「冷板凳」,一個個公開跳腳,欲與師父決裂,另攀高枝。

(2)

那些年,趙本山建立起龐大的商業帝國。

《馬大帥》《劉老根》《鄉村愛情》一部接一部熱播,劉老根大舞台場場火爆。

趙本山將徒弟帶上電視台、帶上春晚。

一方面是風風光光的名利雙收,另一方面「人多為患」的矛盾也在日益累積。

對於「利益」分配,趙本山有自己的堅持,他覺得:「從窮人到富人的過程太快,會非常可怕。」

所以他教育徒弟,「財富這個東西,突然給到你面前,你能駕馭住就是你的財富,你要沒那個命,你就駕馭不了,會出問題。」

一夜成名會害了人,自己走這條路走了幾十年,徒弟們也得嘗嘗奮鬥滋味。

然而,凡事都有兩面。

一個徒弟鬧意見很正常,多個徒弟齊聲反對,事情嚴重了。

這些年不僅有徒弟出走,昔日的左膀右臂,也早已散落在天涯。

而他們,同樣因為「利益」矛盾,鬧得不歡而散。

很多人都愛看趙本山的小品,年年春晚,大家都在翹首期待著他。

尤其是趙本山、高秀敏和范偉搭檔的「鐵三角」陣容,格外深入人心。

「鐵三角」的幕後,還有一位編劇的功臣,何慶魁。

何慶魁的編劇才華有目共睹,「鐵三角」的事業巔峰,背後都有他一份功勞。

然而,當初紅得有多漂亮,散夥就有多難堪。

先說說趙本山和高秀敏的「友盡」,兩人最初因為一筆20萬的收入,心生嫌隙。

高秀敏是吉林松原人,有一次老家領導盛情邀請她回去表演。

同時讓高秀敏把她的「老搭檔」趙本山也請過去,人家開口願意給20萬出場費。

大家都是老搭檔,人情往來客氣得很。

高秀敏給領導打包票,自己和老趙什麼關係啊,看在她的面子上,趙本山一分都不會收。

領導到時拿這筆錢走個過場,大家都有面子,多好!

結果沒想到,高秀敏失算了。

表演那天,趙本山去了,錢也一分不少的收進了口袋。

等到人都散去,高秀敏說,「大哥,你可真給我面子啊。」

關係疏遠並非一時一刻。

接下來,又是一場「演出」,讓兩人矛盾加深,以至於徹底翻了臉。

2003年,高秀敏和趙本山準備再次上春晚。

緊鑼密鼓的排練階段,高秀敏突然接到老家親友的電話。

電話里,高秀敏得知對方組織了一場演出,可主角臨時不來了,想請她前去救場。

這可怎麼辦,一邊是春晚彩排,一邊是演出取消就要損失巨款,情急之下,高秀敏決定賭一把。

得知領導一時不來審節目,高秀敏打算速去速回,解了家人的難,再趕回來排練節目。

可好巧不巧,高秀敏雖踩著點回了北京,但在她離開期間,趙本山將小品做了改動。

等到她趕到北京,還來不及熟悉新劇本,就碰上了節目組審節目。

可想而知,演出效果一言難盡。

趙本山事後也不顧前情,直口批評高秀敏「不認真」。

高秀敏聽著來氣了,理由早就解釋過了。

現場,高秀敏甩下一句:「我就這樣,用就用,不用就拉倒。」

而趙本山的性格也驕傲,不做退讓低頭,散夥就散夥,我找別人去!

2004年春晚的《送水工》,原本主角定的是宋丹丹,宋丹丹有事上不了。

走投無路之際,趙本山低了一回頭,向高秀敏求助。

高秀敏顧全大局,還是來了,不過心裡終究不舒坦,說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感謝本山大哥還想著我,原本聽說要用丹丹,但這會兒說讓我去我就去,我就要好好做,當好綠葉,捧好趙本山。」

2005年8月的一天,高秀敏因心臟病突發,在睡夢中離開人世。

生前,她與趙本山的嫌隙,沒有解開。

(3)

趙本山、高秀敏、范偉,說是鐵三角,三人台詞分配,收入分配,差距懸殊。

有一次演出,趙本山自己拿了42萬,給了范偉只有7000塊錢,實在過於苛刻小氣。

想來往日趙本山「大方」一些,鐵三角的解體是否不會來得這麼快?再來看看范偉這邊,他又是怎麼想的呢。

范偉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人生路上的兩個貴人,一個是我師傅,另一個就是本山大哥。」

的確,范偉的成名離不開趙本山提攜,早年的《牛大叔提干》《三鞭子》《紅高粱模特隊》,都有范偉的角色加入。

可惜,早期作品沒讓范偉得到關注。

好在趙本山沒有放棄這位夥伴,直到《賣拐》三部曲的橫空出世,范偉成了那些年最火的喜劇演員。

只是春晚紅歸紅,不代表能賺大錢。

後來,正如趙本山說的,想賺錢,那就自己出去接演出。

這一點,也正合范偉的意。

不可能當一輩子的低價綠葉,不可能年年上春晚,保證年年不出錯。

自打拖家帶口定居北京後,范偉的事業方向隨之改變。

范偉與趙本山分道揚鑣,其實成了遲早的事。

范偉去哪了?跨圈拍電影去了,與小品舞台徹底告別。

范偉悄然轉型,趙本山還把人家當隨叫隨到的小弟,打電話找他。

結果,遭到對方的拒絕。

2009年,《關東大先生》首播發布會上,客串的范偉缺席。

被問到對方缺席原因,趙本山的回答,讓現場議論紛紛。

首先,趙本山表示,自己曾多次聯繫范偉,但電話打不通。

接著,趙本山似乎替范偉說話:「他是我一手帶出來的,知道他吃過很多苦,有今天很不容易。」

趙本山的話,里里外外得體大度,但隱約地,大家又感覺到不對勁,因為趙本山總強調對方「大腕」身份,讓人忍不住品出其中酸味:

「人家已經發達了,客串角色就很幫忙了,有范大腕賞光,還能增加收視率呢,我得感謝他!」

後來,范偉就此事做了回應,稱對方經常換手機,自己把打來的電話認成了陌生人來電,兩人才有了「斷聯誤會」。

范偉的理由聽來有些牽強,但終究,這場「暗流涌動的決裂」沒有在檯面上噴發,雙方自控力強大,不至於徹底撕破臉皮。

「范偉不是我學生,是我兄弟,諷刺挖苦他根本沒必要,互相理解一下就OK了。我祝福他一路走好。」

在利益縱橫的十字路口,彼此又不是生死依存的關係,自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4)

昔日,趙本山與郭德綱分享「帶徒經驗」,提到自己經常教育徒弟:懂得感恩。

能走到今天,別忘了自己的身份,別忘了我們是農村很苦很苦的孩子,別忘了我們剛出門、沒出名之前、剛走上農村旮旯胡同去唱戲的時候。

因為只有多想想那個時候,才知道現在的自己有多麼舒服。

而這些「東西」是誰帶來的呢,大多一部分是師父給帶來的。

趙本山一再強調「自己帶給徒弟的巨大改變」,可現實是,徒弟們並不滿足於師父帶給他們的「些許好處」。

現代社會的「忠誠」,建立在「籌碼對等」的基礎上。

無論徒弟,還是最好的夥伴,亦或伴侶,更多時候,源源不斷的利益,才是每個人堅守的「自我忠誠」。

在鐵三角的故事裡,范偉的「體面」是令人感嘆的,他的「實力」更讓人敬佩。

這些年,藝術片票房慘澹,不為人知,他仍堅持自己的追求。

面對外界質疑,面對早年趙本山暗暗嗆聲,他仍強調「本山大哥是自己的恩人」。

與其將時間花在撕扯回踩他人,不如花時間提升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尋謀新的出路。

2016年,范偉憑藉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里的精彩演出,戰勝張學友、許冠文、梁家輝,問鼎金馬影帝。

演技獲得專業認可,撕掉了貼在身上多年的喜劇標籤。

2020年,影帝范偉出現在《劉老根3》,和老友趙本山相擁一抱,似將十多年恩怨一筆勾銷。

范偉對老趙說:「我回來看你了。」

老趙回應:「回來就好。」

半生回首,當初謀利而來的人,原來有一天,也會因利益流失而選擇離開。

只有心懷感恩,真正念及情義的人,儘管曾經走散在人生十字路口,兜兜轉轉,還是會回到身邊。

(5)

都說,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這個道理趙本山明白,「鐵三角」的老夥計們明白,「趙家班」的一眾徒子徒孫們也都明白。

但很多時候,明白是一回事,怎麼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趙本山良苦用心,可惜徒弟們不願意理會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3e08dd8962cdd82a6d93939efa48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