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極考察隊武漢大學隊員出征儀式。
中國南極科考站分布示意圖。
製圖 陳昌
長江日報訊(記者汪洋 通訊員吳江龍 武柳青)26日上午,極地環境監測與公共治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大學開幕,現場同步舉行第41次中國南極考察隊武漢大學隊員出征儀式。5位即將出征的考察隊員從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楚龍強手中接過隊旗,他們分別是班偉副研究員、劉明亮博士、梅登奎博士以及科研助理歐陽潤川、朱子淵。5位隊員都是第一次參加極地科考。
「隨著我國極地科考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在南極有了更多的科考站。在極地主管部門支持下,武漢大學也有了更高的參與度。」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副主任艾松濤教授介紹,這是近年來武漢大學出征南極科考,人數最多的一次,也是歷史上覆蓋南極空間、地域最廣的一次。
此行出征南極,武大南極科考隊有3位隊友乘坐「雪龍號」前往南極,班偉則將於11月中旬出發,與10多個國家組成的聯合考察隊一起,進行環南極環境與地球物理調查。我國上一次環南極科考還是十多年前。此次環南極科考是金磚國家國際合作項目,他的行程將覆蓋我國全部5個南極科考站,沿途還會訪問俄羅斯、印度等國家的南極科考站,開展友好交流,學習和借鑑彼此的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朱子淵將要在中山站度過2個月的極夜時光,對此他已做好了充足的心理準備。他說,即便是在極夜的環境下,兩個月看不到太陽,也不會覺得枯燥和壓抑。「籃球、排球、羽毛球等運動設施都有,而且也有很多的工作等待我去完成,工作忙碌的時候並不會在意其他。」
今年23歲的朱子淵來自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此次的科考任務是南極中山站空間物理數據越冬觀測,通俗來講,就是觀測電離層的物理參數,包括雷達數據、極光數據等。「現有的南極相關數據很少,我一直很想親自去看看,親自去探索,當機會來臨我就報名了。」
這5名南極科考隊員是如何選拔出來的?艾松濤告訴長江日報記者,結合南極科考專業需求,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面向武大全校師生徵集隊員,師生自願報名,再從候選隊員中遴選出基礎更好,相對更優秀的隊員。科考隊員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參加國家隊集訓之後,才能成為預選隊員。
楚龍強表示,全球變化和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極地環境與全球變化間的相互影響研究,不僅涉及自然科學領域,而且涉及社會和人文科學領域。武漢大學將充分發揮測繪遙感、地球物理、生命科學、公共管理和國際法多學科綜合優勢,為極地治理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38aebe2b69b723dd446dc79165df3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