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德10月21日電(黃曉萍)走進位於福建省柘榮縣的福建天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人藥業」)太子參航天育種智能溫控大棚內,技術人員正在查看種苗生長情況,並詳細做好記錄,為即將到來的移種做好準備。
該公司總經辦總監陳阿琴介紹稱,2021年,他們將38000粒太子參種子送上神舟十二號飛船遨遊太空,開展太空誘變育種試驗,如今,種苗已培育到第三代。
創辦於2004年的天人藥業是集太子參育種、研發、GMP生產及銷售為一體的省級龍頭企業,但過去的兩年,卻因債務危機深陷泥潭。困境之時,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及時伸出援手,幫助這家負債上億元的企業重回發展「賽道」,涅槃重生。
一紙訴狀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2022年3月,一名債權人向浙江省蒼南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天人藥業返還借款265萬元並支付利息,同時申請訴訟保全,公司銀行帳戶被凍結。
原來,受中成藥原材料漲價、固定資產投資過高、股東撤資等多重因素影響,2020年以來,天人藥業整體業績下滑,早已資不抵債。至2022年9月,公司帳面餘額僅107980.83元。此後半年,多家銀行貸款到期,上游供應商拒絕供貨、下游訂單無法按時交付等問題接踵而至,企業債務高達1.45億元,資金鍊全面斷裂。
企業深陷債務泥潭,而太空育種項目每年需投入科研經費達200多萬元。陳阿琴說,當時「太子參太空育種」項目已經培育到第二代,後續可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然而,後續是多久?產生的經濟效益幾許?一切都是未知數。
此外,依照天人藥業與江中藥業公司簽訂的《太子參航天品種選育合同》,現存種子最遲需在當年12月初入土種植,否則將影響後續培育,承擔違約責任。
一邊是「等不起」的債務壓力,一邊是「慢不得」的種業培育,38000粒太子參航天育種種子該何去何從?最終,2022年9月22日,天人藥業向寧德中院申請破產重整。
破產重整給藥企開出「救命藥」
該案承辦法官陸學宇說,經過實地查看,天人藥業具有許多優質無形資產,具有重整挽救價值。2022年9月28日,寧德中院裁定受理天人藥業的重整申請,隨即啟動重整程序。
為維持天人藥業重整價值,寧德中院准予債務人自行管理營業事務,指導管理人、債務人與債權人協商。重整期間,天人藥業「破產不停產」,繼續履行《太子參航天品種選育合同》。管理人方負責人林楊說,當時,公司各類矛盾尖銳複雜,維持主要客戶訂單和生產秩序成了重整初期的當務之急。
其間,部分債權人聯合參農上門討債堵門、要求扣留貨物,有財產擔保債權組兩次表決均未通過等問題和矛盾層出不窮。對此,參與本案審理的法官王武亮認為,雖然破產重整困難重重,但若能重整成功,不僅能有效盤活資產,大大提高各債權人清償率,也能推動地方藥業產業的優化升級。
陸學宇從法定程序上也讓債權人在權益保障上吃了「定心丸」,「拍賣成交價屬於公允的市場價值,故不論最終的成交價為多少,有財產擔保債權組的抵押擔保債權都將獲得全額清償,不存在權益受損的情況」。
綜合考量,2023年4月17日,寧德中院依法強制裁定批准天人藥業重整計劃草案。重整計劃執行期間,天人藥業全額清償了職工債權169萬餘元。同時,引入中通雲倉注入資金3400萬元,讓天人藥業速效救「芯」。
府院聯動助危企涅槃向新求質
整個重整過程,政府、法院、管理人同向發力,建立了暢通有效的府院「聯合共益執破」機制:
——成立破產重整工作專班,組織府院相關部門多次到現場召開協調會,安撫參農和債權人情緒,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舉辦太子參產業招商會,多方式引進意向投資人,開設綠色通道,快速辦理企業股權變更等手續;
——聯合出台《關於破產管理人辦理銀行結算帳戶和徵信相關業務便利化的實施意見》,徵信、信用修復等業務辦理一路綠燈,成為寧德地區債務人金融信用修復第一例。
府院「加法」聯動,釋放「乘數」效應,新天人藥業實現資產價值翻倍增長,資產總額由重組前的約5000萬元增長至1億元。陳阿琴說,重整後,公司新增了崗梅、梔子、龍眼肉、白芍等中藥材品種,市場擴大至全國範圍。
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上,新天人藥業不遺餘力加大種苗育種研發投入,加大對太子參脫毒品種、雜交選育以及太子參航天育種第三代選型選育的工作。
從資不抵債到破產重整,短短一年多時間,天人藥業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讓38000粒柘榮太子參「太空種子」得以安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37c26c1906951c4620b8c3544370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