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症狀,竟是西葫蘆病毒病?如何預防?

2022-05-30     勒夫水溶肥

原標題:這些症狀,竟是西葫蘆病毒病?如何預防?

病毒病

西葫蘆又叫白瓜、茭瓜、番瓜等,原產北美洲南部,目前在我國栽培廣泛。西葫蘆含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纖維素,經常食用西葫蘆對人體有極大的好處。但西葫蘆病毒病是生產上發生最嚴重的病害,嚴重危害西葫蘆的植株健康,嚴重影響農戶的經濟收入。

一、症狀

在我國北方一到6~7月,由於該病的發生,西葫蘆即不能生長發育、開花結果,是越夏栽培的極大障礙。症狀主要有黃化皺縮型、花葉型和兩者兼有的混合型。黃化皺縮型從幼苗到成株均可發病,上部葉處先沿葉脈失綠,繼而出現黃綠斑點,後整葉黃化,皺縮下卷,節間縮短,植株矮化,大部分不能結實;或瓜小畸形,瓜皮布滿肉瘤或密集隆起皺褶,食用價值降低。花葉型是新葉出現明脈及退綠斑點後變成花葉,有深綠色皰斑,嚴重時頂葉畸形變成雞爪狀,葉色加深,植株矮化,不結實或果實畸形。混合型是黃化皺縮症狀和花葉症狀均有表現。

二、發病規律

病毒性病害的發生與氣候條件關係非常密切,隨著氣溫升高(一般20℃左右)症狀表現明顯,危害加重。在乾旱、日照強的條件下發病迅速。這與高溫、乾旱條件下蚜蟲、煙粉虱發生嚴重,傳毒機會增大有很大關係。此外,管理粗放、缺水、缺肥等情況下發病嚴重。

三、防治方法

防治西葫蘆病毒病目前尚無有效的藥劑供生產使用,仍採用綜合栽培技術進行防治。

1、品種。西葫蘆不同品種間對病毒的耐病力有一定差異,花葉西葫蘆、早青一代、阿太一代等品種較耐病毒病。

2、種子。在無病區或無病植株上留種,可防止種子帶毒。浸種催芽前應進行處理,以消滅種子上攜帶的病毒。常用的方法有: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30分鐘,用清水沖洗乾淨後再催芽播種。

3、輪作。實行3~5年的輪作,減少土壤中病毒的積累。

4、土壤栽培前施足腐熟的有機肥,特別注意增施磷、鉀肥料。儘量選擇保水保肥力強的土壤進行栽培。

5、田間管理。加強肥水管理,避免缺水乾旱。無雨季適當多澆水,降低地溫,增加空氣濕度,以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

田中和地邊的雜草要清除乾淨,減少傳毒寄主。人工進行農事操作時,注意減少接觸傳毒。在觸摸病株後應用肥皂水洗手,然後再摸健株。適當密植或與其他蔬菜間套種,使生育前中期枝葉及早遮住地面,防止日光較長時間照射地面導致地溫過高、土壤乾燥。移栽定植時,凡感染病毒、症狀明顯的一律淘汰,切勿定植病苗,以免傳染其他株。

6、消滅蚜蟲和煙粉虱煙粉虱、蚜蟲是傳播病毒的重要媒介,病毒病的發生及其嚴重程度與蚜蟲、煙粉虱的發生量有密切關係,及早防治煙粉虱、蚜蟲是防治病毒病的關鍵措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35b56bb4ed34c9f893b1bf5ec75a7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