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中自有強中手!麥克阿瑟的仁川決策,早被中國軍人算得一清二楚

2023-06-07     陳坤說歷史

原標題:強中自有強中手!麥克阿瑟的仁川決策,早被中國軍人算得一清二楚

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節節勝利!

在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裡,朝鮮人民軍就相繼攻占了包括漢城在內的朝鮮南部90%以上的土地,將李美軍壓縮到了僅有一萬平方公里的大邱、釜山狹小地區。

如果按照這樣的勢頭髮展下去,那麼用不了多久,朝鮮人民軍就能占領朝鮮全境,結束戰爭。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倘若朝鮮人民軍真的占領了朝鮮全境,那麼美國在遠東的利益和所謂的國際威望就都會受到影響,因此,美國必須參戰,並且是大規模參戰。

而對於「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來說,此時想要扭轉南韓軍的頹勢,就必須得在朝鮮人民軍的側後方實施大規模的登陸戰,以此來與深陷釜山之地的南韓軍來一個前後夾擊,如此方能反敗為勝。

緊接著,麥克阿瑟便用放大鏡在朝鮮半島的地圖上找來找去,終於找到了一個影響朝鮮戰局的登陸點——仁川!

麥克阿瑟對於「登陸戰」有著一種莫名的情愫,因為他已經嘗到過太多登陸戰的甜頭了。

比如在當年的太平洋戰爭中,麥克阿瑟就是靠著絕對優勢的海空軍做掩護,避開日軍嚴密防守的正面戰場,而選擇從其側後方迂迴的方式,強行登陸,從而給據守太平洋各島嶼的日軍致命一擊。日軍當時的很多勁旅就是這樣栽在麥克阿瑟手裡的。

麥克阿瑟一生經歷過十幾次登陸戰,親自指揮的就多達11次,因此他也是世界公認的「兩棲戰大師」。

現在,他也正準備用這樣的方式,去打擊朝鮮人民軍,而登陸的地點,則被選在了仁川!

仁川,是南韓首都漢城的一座港口城市,距離漢城僅有40公里。通過地圖我們可以發現,仁川位於整個朝鮮半島最狹窄的中部地帶,因此素有朝鮮「蜂腰部」之稱。

從戰略上來看的話,從仁川登陸占領漢城,就可以將整個朝鮮半島從中部切為南北兩半,從而使人民軍的整個後勤保障系統癱瘓。

當然最重要的,是能和釜山防禦圈內的美軍相互呼應,使之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不利局面。

最後,聯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拿出了完整的作戰方針:

「首先阻止朝鮮軍隊的南進,然後在仁川登陸,切斷其補給線,南北策應,一舉將其擊破。」

隨後,麥克阿瑟便命令其參謀長阿爾蒙德(中將)研究具體的登陸方案!

其實早在7月4日,麥克阿瑟就對美騎一師下達了準備在仁川登陸的命令!但無奈人民軍的攻勢實在太猛,還沒來得及部署具體的作戰計劃,第八集團軍就被人民軍一路打退到了釜山。

當然,實事求是地說,倘若釜山被人民軍完全攻陷的話,那麼麥克阿瑟無論如何也不敢選擇在仁川登陸。因為如果在人民軍占領朝鮮全境後,其後顧之憂也就沒有了,那麼仁川登陸的「聯合國軍」部隊,只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所以麥克阿瑟為了維持當下的釜山戰局,爭取不讓釜山那麼快就被人民軍攻破,他一方面緊急增援釜山,一方面則加緊準備登陸戰。

8月15日,人民軍和被圍困在釜山的李美軍形成對峙之勢,慘勝後的人民軍虛弱不堪,暫時還不能對釜山的李美軍發動攻勢。這時,麥克阿瑟當即成立了登陸部隊司令部,並由自己的參謀長『阿爾蒙德』擔任登陸部隊司令官。

「我親愛的阿爾蒙德,戰爭只需要幾個星期就會結束了,打完了仗,你還回東京當我的參謀長。」麥克阿瑟對著阿爾蒙德微笑著說!看得出來,麥克阿瑟對這次登陸作戰很有信心!

但人算不如天算,就在一切準備就緒時,麥克阿瑟的登陸計劃在華盛頓遭到了嚴重的阻礙!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原本贊同登陸戰的華盛頓的軍事首腦們,一聽說麥克阿瑟將登陸的地點放在了仁川,他們就立刻持反對票!

在他們看來,『仁川』是全世界最不適合登陸作戰的海港,因為它只有一條窄窄的「飛魚航道」進港,其中哪怕是一條船被朝鮮人軍擊沉,那麼整條航道就會被堵塞,難以通行。

此外,在遇到漲潮的時候,其水位最高可達35英尺(約10.67米),退潮後其海灘上的幾公里寬的淤泥能陷得人寸步難行。

當時,整個五角大樓里幾乎所有的高官首腦都反對在仁川登陸,就連那個李奇微都說:「在仁川登陸就是一比五千的賭博」。

還有那個曾經從諾曼第一路打到柏林的五星上將布萊德雷也說:

「我得說這是我曾聽到過的最冒險的軍事計劃,這是個空中樓閣方案,仁川很可能是進行兩棲登陸最糟糕的地方。」

總之一句話,在仁川登陸實在是太冒險了!

可戰機,有時候不就是藏在這些所謂的危險中的嗎?麥克阿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想要扭轉戰局,就必須在仁川登陸。但他此時也必須要讓五角大樓里的這些高官們相信才行。

8月6日,杜魯門派哈里曼到東京與麥克阿瑟商談對台政策。哈里曼則帶上了弗農·沃爾特斯、陸軍副總參謀長李奇微(中將)和空軍代理副參謀長諾斯塔德(中將)一起前往,以便了解麥克阿瑟的登陸計劃和要求。

麥克阿瑟的機會來了,這些欽差大臣的所見所聞很可能就會改變朝中那些首腦們的觀點!為此,麥克阿瑟便趁此機會,使盡渾身解數招待他們。

僅在三天後,這些人便對麥克阿瑟的仁川登陸計劃(也稱「烙鐵計劃」)大加讚賞了。

被麥克阿瑟招待得忘乎所以的李奇微,甚至已經忘記了當初自己說的風涼話,毅然派遣步兵第三師前來增援。

而哈里曼則更像是跪舔麥克阿瑟,他說道:

「應該摒棄政治因素和個人意見,政府應該把麥克阿瑟像國之瑰寶一樣看待!」

雖然這些稱讚聽上去似乎並不是那麼的真實,但不管怎樣,麥克阿瑟的仁川登陸計劃已經得到初步的支持了。

8月21日,麥克阿瑟在東京機場熱烈迎接了從美國國內飛來的大批高級將領,譬如謝爾曼上將,柯林斯上將等人。而這些人此行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來聽取麥克阿瑟的「烙鐵計劃」。

8月23日,美軍眾將領在麥克阿瑟司令部『東京第一大廈』聽取「烙鐵計劃」的詳細作戰報告。

首先,由遠東司令部作訓處處長萊特(少將)做基本陳述:

「由第一陸戰師和步七師直接對仁川港發起登陸攻擊,並一舉占領位於仁川正東、漢江和永登浦南面的金浦機場;然後越過江去,占領漢城及其北面的高地。之後南面釜山第八集團軍衝出北韓軍包圍圈北上與仁川登陸部隊會合,將人民軍主力全部切斷在朝鮮南部殲滅。」

聽完計劃整體陳述後,道爾和柯林斯都不是太認可,認為在仁川登陸實在是太困難。柯林斯甚至還推薦了一個新的登陸地點——群山。

因為群山沒有仁川在自然條件上的缺陷,且只需穿過群山和大田便可以接近敵人的主要補給線,從而實施打擊。此外,還可以確保在大田附近與第八集團軍會和;總之無論怎樣,在群山登陸,遠比在仁川登陸更合適。謝爾曼也同意了柯林斯的觀點!

聽完眾將領的建議,麥克阿瑟一隻手握著煙斗,從容地站了起來,來回踱步!此刻的他,內心並沒有動搖,他並不覺得在仁川登陸是錯誤的決定,他只是在想,自己該用怎樣的方式來說服這些人。

會場沉默片刻後,麥克阿瑟開始說話了:

「敵人忽視了他們的後方,而且完全依賴於一條纖弱的補給線;迅速占領漢城,奪取那條穿過漢城或漢城附近的交通線,即可切斷敵人的補給線;朝鮮軍幾乎把所有的兵力都放在了攻擊南部的第八集團軍上,根本沒有受過訓練的後備部隊來抵禦登陸,也難以從他們面對的第八集團軍的打擊中緩過氣來;在仁川以南一百英里處的群山登陸,那未免過於淺薄,難以切斷北韓的補給線……」

麥克阿瑟的「演說」持續了45分鐘之久!而在45分鐘後,眼前的這些將領終於被他給說服了!是的,他們同意了麥克阿瑟的登陸作戰計劃,原來的反駁和意見,都被麥克阿瑟的雄辯撕得粉碎,不復存在了!

8月26日,負責在仁川登陸的美軍第十師正式編成,下轄有美軍部隊中聲名顯赫的海軍陸戰一師和步兵第七師,以及一些南韓軍部隊。由阿爾蒙德擔任第十軍的軍長。

到了這個時候,仁川登陸戰已經開始進入到了具體實施階段!

說干就干!

1950年9月15日凌晨,麥克阿瑟登上『旗艦麥金利山號』親自督戰,在英美兩國300多艘軍艦和500多架飛機的掩護下,美軍第十軍團在仁川成功登陸,從人民軍後方突襲,迅速奪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島嶼。

而美軍從仁川登陸,標誌著美軍和南韓軍將全面轉入到反攻階段!

9月22日,撤退到釜山環形防禦圈的「聯合國軍」開始乘勢反擊。

此時的人民軍,腹背受敵,形勢極度危急!9月23日,金日成被迫下達全線向三八線附近撤退的命令。

9月27日,仁川登陸的部隊與釜山部隊在水原附近會合,僅在一天之後,李美軍又重新奪回了漢城。

實事求是地說,麥克阿瑟確實是美軍近代戰史上一位傑出的軍事將領!

我們都知道,西方的軍事思想過於注重物質因素而輕視謀略的重要性。正如美國人自己說的那樣:「西方軍人重技術,中國軍人重謀略」。

麥克阿瑟雖然是一位西方軍人,但他卻能夠很好地吸收東方的軍事思想,提出在仁川登陸的作戰計劃,其戰略眼光確實讓人稱讚。

不過俗話說:「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就在8月23日,麥克阿瑟做出在仁川登陸決策的同一天,比他還要高明的中國軍人早已經將他的意圖算得一清二楚了,登陸日期甚至還精確到了分鐘。

我想要是麥克阿瑟知道此事後,恐怕連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

——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30a26d6001c733b0cb13236beabd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