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外合作學院出發,我以低GPA逆襲英國G5+美國TOP10!

原標題:從中外合作學院出發,我以低GPA逆襲英國G5+美國TOP10!

恭喜Me留學全程無憂J學員收穫

英美Top名校錄取雙開花!

學員背景

中外合作辦學(2+2)

精算專業

GPA 3.1+(WES認證)

無GRE,無語言

一段教育機構實習+兩段金融公司實習

錄取結果

倫敦大學學院 災難風險與復原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經濟

紐約大學城市科學與信息學

布里斯託大學金融與投資

紐約大學整合營銷

Offer大合集

*本文為學員自述,探討從中外合作體系的高校出發,申請研究生的一些思考,以及分享本科就讀體驗。

我就讀於國內某中外合作大學,目前大四。最近我常常聽到我們學校的一些同學在抱怨學校的管理,並且在跟學校爭取退一部分的學費。因為過去的一年,大家的求學體驗特別不好:各種疫情管控跟校園封閉的問題,導致在校時間非常有限,所以同學們會有這種訴求。剛好我自己處在2+2的後半段,人在英國,研究生申請也已經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所以,就借著Me留學老師的邀請來聊一下我自己在中外合作的大學裡面讀書的一些體驗。

入讀初衷

我是標準的高考生,來自北方省市,很早就了解到比較出名的幾家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我選擇這樣的學府也是為了將來出國打基礎,畢竟這裡出國風氣很不錯,全英教學也很能鍛鍊人。全程讀下來,也確實存在很多同學說的這些比較負面的問題——比如說學校行政有些拖沓,很多東西需要不斷的催促,甚至像我自己到了申請季的時候還遇到了一些老師罷工的情況,在英國這邊,老師們就因為薪資問題鬧起來。但換一個思路來講,其實我覺得在這裡讀書的同學特別有表達自己的能力,也特別勇敢地去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是一個體制內的高校未必能鬧成這麼大,這一點反而讓我覺得我和這個學校的氣質是有點符合的。

打破坊間傳聞

我們學校近幾年也確實遇到了一些經費問題,同學們也都能感覺得到。但是我並不覺得我們學校的生源有像坊間傳聞得那麼差。因為疫情原因,很多原本拿到國外名校錄取的同學轉到了我們學校來讀。所以我覺得整體的生源質量還是比較高的。而且,每個學校都各有千秋,像我們學校的生物,化學一直以來都是強勢學科,近年來數學和藥學也發展蓬勃,對標另外一個相同體制的中外聯合辦學,他們可能商科更強一些。

留學更具優勢

因為學校的課程設置首先是偏向英國的。所以在申請英國這邊的研究生方面,大部分成績還不錯的同學都會把自己定位在G5這個梯度上。近幾年來有很多人會選擇英美混合申請,在現在這種特別卷的年代,第一學歷非常非常重要,甚至很多人會選擇轉學。我和Me留學結識,就是因為我同校的一個學霸朋友通過Me留學,成功轉學到世界排名top30的學校

中外聯合大學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其實在這樣的學校里拔尖的同學,在留學規划上更占優勢,他們可以通過轉學,去拼一個更好的美國本科,提升第一學歷。當然,有些同學會覺得在國內讀本科也挺好的,再出國刷一個G5的碩士,只需要1年左右,性價比非常高。

由於學校里的同學都在思考轉學或者到海外讀研究生,所以大家會更加重視自己的軟體背景。因為這種申請制的升學方式絕不單單看分數,大家會更早的去探討科研和實習,像我自己就是一個比較容易能找到實習的人,因為我性格比較外向,社交能力也挺強的,所以我在學校的這幾年累積了很多實習經歷。比起我一些在體制內讀書的同學來說——可能我在實習這方面的準備更加充足。

母校給我申請的幫助

申請的時候,其實我的標化分數並不突出,但因為較強軟體背景的加持,我也拿到了不錯的申請結果。當時我和Me留學的洪老師溝通的時候就有談論到這一點,因為英國高校對申請人成績的嚴格要求,我的分數在選校上有些受限——基本上框定了我能選擇的專業不能是G5的商科大熱門,但有很多其他非熱門專業也可以去選擇。

像美國申請,雖然我沒有考出GRE,但因為疫情,很多項目也不要GRE了。中外聯合辦學的這個教學體制,讓我豁免了語言考試;我的軟體背景,剛好更受美國高校的青睞。所以總體來看,我整個申請是以學校綜合排名為導向,然後選擇適合我的不同的專業,我的文書也都是對口定製的,幾乎每一篇都不同。比如申請災害評估這個項目,文書切入點背景結合了我的家鄉在2021年發生的洪澇災害,以我周圍家鄉的情況去描述我對於這一領域的認識;又比如申請市場營銷相關的專業,則著重從我的實習經歷延伸出去,講我對於marketing的思考。對口的文書,帶來了滿意的申請結果。期間,我在英國求學的時候還遇到了很多事情,比如得了新冠,又比如生活上遇到了一些不順的事情,好在,在老師們的幫助下,都順利挺過來了。申請結果非常讓我滿意。而且我本人在這樣的規划下,可以避開去刷雅思或者考GRE這兩個我並不是特別擅長的標準化考試。

學姐建議

對於其他就讀於中外合作辦學的同學,我的意見就是——中外聯合教學,它其實有利有弊,對未來有不同規劃的同學可以選擇繼續就讀或轉學。像我就非常喜歡它的本科課程設置,如果以我前兩年的情況,可能也會擔心自己沒有辦法負荷課業,後2年,尤其是在英國的課程,反而是比較輕鬆的,剛好是我可以負荷的一個學業量。我也是在後期把GPA從一個比較不好看的局面扭轉到一個剛好可以申請G5的分數

如果你是未來要讀博或者做科研的,那要記住——我們中外聯合辦學的這個教學體系裡面,它的科研資源並不豐富。很多同學會考慮校外的商業化科研項目。但是像美國就有更好的科研資源,我自己的很多朋友去到像是威斯康星麥迪遜或者波士頓大學這個層次的美國學校讀本科,這些學校就會給很多本科生可以參與的科研機會。所以我覺得如果你是一個想要長線發展學術或者有讀博打算的同學,可以考慮轉學到美國。而且,中外聯合的教學體制比起大陸本科來說更好轉學,畢竟課程體制是一個歐美體系里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308427927ec330c08072d83e4b15d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