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慶縣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引進碧桂園農業(德慶)有限公司共同建設德慶貢柑產業園項目,打造德慶貢柑品牌新形象。德慶貢柑逐漸走出家門,成為德慶農業一張閃亮的名片。
走進位於官圩鎮的德慶貢柑產業園,貢柑林枝頭沉澱、金果飄香。無論是園內地邊還是街頭路旁,到處一派黃燦燦的豐收景象。果農臉上洋溢著比貢柑還甜的笑容,而這甜蜜背後離不開稅務力量的大力支持。
全程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碧桂園農業(德慶)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7月,短短一年多,碧桂園農業已發展成占地346.15畝,擁有集農產育種、生產、加工、物流、銷售於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的大型農業生產加工公司。德慶貢柑產業園項目更是入選了首批省級產業園建設目錄。
回想起公司成立初期,碧桂園農業(德慶)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劉美華感觸良多:「我們向德慶縣稅務部門提出了在本地設立公司複種復興德慶貢柑的設想後,稅務幹部在當天就聯繫了財務人員,提前輔導新辦企業涉稅事項。公司設立後,德慶縣稅務局為我們提供新辦企業「套餐式」服務,只需十幾分鐘,我便能接到稅務局工作人員送來的金稅盤和表征單書。優質的服務使我們能更專注於生產,確保首期項目在10月正式投產運營。」
德慶縣稅務局聚焦德慶經濟發展,加強與招商局、綜合服務中心和工業園區合作,為新開辦企業提供「開業前稅收指引、開業時辦稅輔導、開業後跟蹤反饋」的一條龍服務,讓新辦納稅人開業辦稅無障礙,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著力打造投資新窪地。
精準輔導助力企業提速續航
農戶經營規模散、小、弱是地方農業生產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而讓千千萬萬戶小農戶有效對接大市場,離不開稅收的持續助推。
碧桂園農業積極響應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提出的全省農產品市場營銷「12221」行動,採取「公司+農戶」運營模式,由碧桂園集團統一採收上市、統一設計包裝、統一宣傳推介,有力破解了種植規模不高,品牌不夠響亮等問題。但農業前期投入大、抗風險能力弱、生產周期長、回報率較低讓企業面臨不少發展瓶頸。德慶縣稅務局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提供精準稅收宣傳輔導,不僅為企業減負降本,也為企業帶來持續發展的信心。
劉美華說道,「在公司發展過程中,稅務部門主動輸送最新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算好「減稅帳」,對企業發展有很大幫助。」據悉,碧桂園農業(德慶)有限公司迅速增產擴圍,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將出口新加坡等國家,年銷售額達到600萬元。
面對貢柑銷售「一路飄紅」,劉美華卻有了「煩心事」,企業只能開具普通發票,而貢柑將遠銷海外,買家需要增值稅專用發票。德慶縣稅務局青年助企團得知情況後,立即輔導企業由小規模納稅人轉變為一般納稅人,解決了開票難題。劉美華表示「德慶縣稅務局的貼心服務就像雪中送炭,眼下正是貢柑的銷售旺季,我們白天忙於收購、裝箱、裝車,只有晚上才有時間向客戶開具發票,稅務人員晚上上門為我們輔導開票業務,真是太感謝了!」
德慶縣稅務局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將為納稅人、繳費人分憂解難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最好註解,通過主動靠前服務,利用精準輔導的「滴灌」和優惠政策的「澆灌」,幫助企業對稅收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為貢柑產業發展裝上了「助推器」。
創新科技提振貢柑產業品牌
德慶貢柑栽培歷史悠久,先後獲得了中華名果、中國柑王等稱號。貢柑產業已經發展成為全縣經濟效益最好、潛力最大的特色農業。但近幾年由於黃龍病暴發導致種植面積急速減少,貢柑產業的復產與復興迫在眉睫。德慶縣稅務局充分利用減稅降費政策,助力貢柑產業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為提振本地農產品特色品牌持續加力。
面對貢柑產業發展藩籬,碧桂園農業聚焦產研共榮,與華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深度合作,成立果業現代化科技加工綜合中心,從生產各環節為果農提供技術指導,實現農場遠程實時監測,有效提高了貢柑種植的效率和產品質量。
碧桂園農業的堅定信心源於稅收優惠政策的疊加效應。德慶縣稅務局積極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培育產品核心競爭力,在落實增值稅稅率下調等減稅降費政策的基礎上,指導重點領域企業申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充分享受政策優惠。
劉美華表示,稅改紅利讓我們能把更多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中,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相信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過程中,農村農業大有可為,未來農業的發展空間也會更加廣闊。
來源: 德慶西江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2lN8m4BMH2_cNUgsG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