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什麼獲獎

2024-06-25     北京商報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選出250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李德仁院士、薛其坤院士獲得中國科技界崇高榮譽。

此外,據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度國家科技獎有以下3個主要特點——聚焦「四個面向」,服務「國之大者」;中青年科技人才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國際科技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拓展。

在奔向科技強國的偉大征程中,令人期待的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50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49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4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2項,其中一等獎8項、二等獎54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39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16項、二等獎120項;授予10名外國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據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度國家科技獎有以下3個主要特點:

聚焦「四個面向」,服務「國之大者」。基礎研究領域重大成果持續產出,自然科學獎連續9次產生一等獎。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方忠研究員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榮獲2023年度自然科學一等獎,該成果在拓撲電子材料計算預測方面取得重要科學發現,推動我國拓撲物態研究領域站在國際最前沿。交通運輸、電子信息、先進位造、醫藥衛生、農業等多個重要領域,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堅持自主創新、厚積薄發,取得一批標誌性成果,在促進位造業轉型升級、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環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青年科技人才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繼2001年度王選院士獲獎之後,再度出現「60後」——2023年度最高獎獲得者之一薛其坤院士61歲,是歷年最高獎獲得者中最年輕的一位。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三大獎通用項目中,45歲以下完成人占比40%左右;國家自然科學獎中,45歲以下完成人超過一半。

國際科技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拓展。在10位國際科技合作獎獲獎人中,既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圖靈獎」獲得者等頂尖科學家,也有在「一帶一路」建設、生物技術、環境治理等方面與我國深入合作的著名學者和工程技術專家,合作領域和國別分布廣泛。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李德仁:助力「遙感強國」

自1999年科技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共有吳文俊、袁隆平等37位科學家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如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名單中再添兩位科學家——85歲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李德仁院士和61歲的凝聚態物理領域科學家薛其坤院士。

李德仁是著名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一直致力於提升我國測繪遙感對地觀測水平。他攻克衛星遙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測圖核心技術,解決了遙感衛星影像高精度處理的系列難題,帶領團隊研發全自動高精度航空與地面測量系統,為我國高精度高解析度對地觀測體系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

在我國遙感衛星核心元器件受限、軟體受控的條件下,他帶領團隊攻克衛星遙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測圖核心技術,使國產衛星影像自主定位精度達到國際同類領先水平;

他主持研製了我國自主可控的3S集成測繪遙感系列裝備和地理信息基礎平台,引領傳統測繪到信息化測繪遙感的根本性變革;

他創立了誤差可區分性理論和粗差探測方法,解決測量數據系統誤差、粗差和偶然誤差的可區分性這一測量學界的百年難題……

作為國際著名測繪遙感學家、我國高精度高解析度對地觀測體系的開創者之一,李德仁研製的我國遙感衛星地面處理系統,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好」的跨越式發展。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薛其坤:探秘量子世界

作為凝聚態物理領域著名科學家,薛其坤取得多項引領性的重要科學突破。他率領團隊首次實驗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在國際上產生重大學術影響;在異質結體系中發現介面增強的高溫超導電性,開啟了國際高溫超導領域的全新研究方向。

量子科技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被認為是量子霍爾效應家族最後一個重要成員,是探索更多量子奧秘的重要窗口,同時推動新一代低能耗電子學器件領域的發展。

「誰率先取得突破,誰就將在後續的研究和應用中占得先機!」薛其坤帶領團隊分秒必爭,歷經四年時間,先後製備測量1000多個樣品,破解一系列科學難題。終於在2012年底,他們在實驗中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世界首次!這項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發表後,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說「:這是從中國實驗室里,第一次發表出了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

薛其坤和團隊抓住的另一個重大科學機遇是高溫超導。超導是一個典型的宏觀量子現象,因巨大的應用潛力而備受關注。尋找更多高溫超導材料是科學界孜孜以求的目標。

經過多年努力,2012年,薛其坤和團隊首次發現了介面增強的高溫超導電性,這是1986年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被發現以來,常壓下超導轉變溫度最高的超導體,同時也為探究高溫超導機理開闢了全新途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2af0895d3bf91c8a7d9305a34527c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