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婚」流行:夫妻分居,一周見一次,越來越愛

2023-12-05     十點讀書

原標題:「周末婚」流行:夫妻分居,一周見一次,越來越愛

如果有一種婚姻,你既可以享受到親密關係的美好,又能擁有單身的自由和快樂,你願意嘗試嗎?

近幾年,日本開始流行「周末婚」,兩個人結婚後,依然分開居住,每逢周末才見面一起生活。

本來這種模式,只在老年夫婦之間發生,被稱作「卒婚」,一般是指他們直到晚年,才分居去實現各自年輕時的夢想。

而渴望實現自我的年輕一代,提前掙脫了「結婚必須住在一起」的傳統束縛,在新模式的自由中越來越愛彼此。

追求自我,或許就是另一種相愛的方式。

武田博美和武田秀就在他們的第二次婚姻里,不約而同選擇了當一對周末夫妻。

兩人各自住的地方距離不算遠,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每周會有2-3次,秀就開車到博美的家裡,幫著照顧孩子。

誇張的是,在為數不多的見面里,秀就很少在妻子家過夜。

而博美的家裡也從不準備秀就的日常用品,始終保持著單身的狀態。

他們很享受這種「分居」的生活方式,完全不用顧及對方,可以按照自己習慣的生活節奏去生活。

博美是一名健身教練,秀就是一名商業顧問,兩人每天的日程差別很大。

博美每天凌晨4點起床,簡單洗漱後,開始晨間冥想,結束後,她坐在桌邊,安排當天的日程,一一核對後,打開社交媒體,發帖、寫博客、查看郵件。

忙完自己的事情,博美還要提前為孩子上學做準備:熨衣服、做早餐、準備孩子的午餐便當。等一切妥當,她又拿出吸塵器,打掃整間屋子的衛生。

就這樣,博美忙碌三個小時之後,秀就的起床鬧鈴剛剛響起。

起床後,秀就簡單洗漱之後,就坐在桌邊,一手吃著早餐,一手打開電腦,查看郵件,迅速開始工作。

不同於博美,秀就需要做的家務不多。

平時,他抱著一堆髒衣服丟進洗衣機,打開開關後,就回到客廳,彎腰拿出桌子下方的掃地機器人,等它開始清掃後,秀就將洗乾淨的衣服收下來,放在熨衣板上,來回熨平,擺在衣櫃里。

在秀就收拾好一切時,博美已經抱著孩子出門,開車送到日托所,安置好之後,回到自己的工作室。

下午五點,博美去接兒子回到家裡,在廚房精心準備一頓有營養的晚餐。

秀就的晚餐因為一個人,簡單很多,有時候自己準備,有時候去附近的超市買便當或者現成的盒飯。

這種看起來單身的快樂,也會帶來一些困擾。

博美只能一個人操心孩子的所有事情,秀就能幫到的很少,對此,他總是覺得很愧疚。但相比兩個人同居,他們還是願意繼續選擇分居。

這是他們前一段婚姻總結下來的經驗。

秀就是個工作狂,一連幾天不回家的情況經常發生,即便回家,也只會增加博美的家務量,這讓他愧疚感更重。

恰好,博美也很在乎自己的工作,她從上一段婚姻學到的就是,女性一定要經濟獨立,如果同居,她不能自在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會感到很有壓力。

分居只是為了讓對方更快樂。他們之間的愛意,也因為距離,日漸濃厚。

秀就提到博美,眼裡掩飾不住的愛意,他未來的夢想里,不是獨身一人,而是和妻子一起努力。

他無法想像沒有妻子的生活,博美也覺得婚姻里,有值得信賴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比起同居,對彼此的愛和尊重更重要。

秀就和博美這種反傳統的觀念,引起了很大爭議。

他們身邊的朋友們,有不理解,也有羨慕。

有意思的是,不理解的大多是男性朋友。

他們很不贊同分居,覺得秀就這樣沒有妻子照顧很可憐。甚至質疑:「如果妻子不做家務,婚姻還有什麼意義?」

而女性朋友都很羨慕,非常嚮往分居的生活,表示自己也很想這樣。

出現分歧的原因在於,男女在家務的分配上極度不公平。

日本固有的傳統觀念里,絕大部分的女性,在結婚之後,或者生完第一個孩子,就要辭職在家當全職太太,負責所有的家務,照顧好孩子和老公。

有數據統計,在做家務和帶娃上面,日本女性所花時間是男性的5倍。巨大的壓力,壓榨了她們自我的生存空間。

之前有一個日本網友發的帖子,列舉了7個不想結婚的理由,超過15萬人點贊。

等到丈夫睡覺後才能卸妝、護膚,並在起床前再完成全妝、每天準備一日三餐、不知道怎麼養孩子的焦慮、聽丈夫的說教……

每一條都是不想被打亂生活節奏的心聲。

自我的喪失,順帶著也會失去經濟上的主動權。

結婚後,女性只能在經濟上完全依賴於丈夫。

博美的母親就是個典型的日本家庭主婦,她忍受婚姻的唯一原因,就是離開丈夫,沒有經濟能力去養活自己的孩子。

一個單親媽媽,或者家庭主婦,幾乎很難有機會再返回職場,開始工作賺錢。

這樣的經歷,鈴木由美子曾經嘗試過。

她大學剛畢業之後,進入一家公司加班加點地拚命工作,和同為同事的老公結婚後,為了照顧兩個孩子,她不得已辭職,在家當全職太太。

7年後,由美子想要重新再就業,但她全職在家的經歷,在簡歷上造成一大片空白,接不到任何一個正式的面試機會。

找來找去,只有一些大學畢業生做的工作,甚至是學生兼職。

種種困境,將很多日本女性圍困在婚姻中,幸福感並不高。

每個人最初都會期待,婚姻是一個為自己遮風擋雨的安全港灣。

當真實生活里,婚姻帶來的只有風和雨時,傳統的同居模式就不再是一個必選項。

在一個調查中,日本的婚介顧問澤口玉子透露,越來越多女性不想放棄工作,周末婚成為很多家庭的選擇。

短暫的分居,讓她們可以做著喜歡的工作、保留自己的喜好、生活習慣,用平等的自我,去享受愛情。

或許,婚姻里的自由平等、勢均力敵,比相互依附,更容易實現那句「白頭到老」的期盼。

國內也有很多夫妻,正在用「分居」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在一線城市極端通勤的採訪里,有一對夫妻,家住在北京六號線上,每天從地鐵到上班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再加上出門騎車到地鐵站,時間更久。

早上7點就要起床,晚上10點多才到家,本身睡眠就少,等有了孩子,更是無法保證。上班通勤帶來的疲憊,加上家裡雞毛蒜皮的瑣事,兩個人開始爭吵不斷。

最後,他們決定分開住。丈夫在上班的公司附近租了一個房子,平時工作日都住在那裡,周末再回家。

短暫的分離,成全了彼此,讓他們的婚姻得到了一個喘息。

地理位置上的距離,遠好過兩人心理上的距離。

很多雙城夫妻也是如此。

趙成功和妻子新婚半年後,就開始分居兩地的生活。

他所從事的文化行業,在當地很難找到對口的工作,即便找到,當地的最高薪也只有五六千。而北京可以找到一兩萬薪資的工作。

為了以後能有足夠的金錢支撐去養育孩子,他選擇去北京工作,妻子則留在石家莊的家裡複習考研。

每周周五,他下班之後就趕去北京西站坐高鐵回家,再在周日趕回北京。有時候,妻子會在周五上午坐高鐵趕到北京,周一再坐車回去。

這樣來回往返的生活,他們並不陌生。

2018年,還是女朋友的妻子,有一次「在天津工作,拿北京工資」的機會,趙成功沒猶豫就答應了。

他知道,對當時的妻子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留在北京的他,周五下班後繼續奔波,只不過這次的目的地換成了天津。

趙成功和妻子,就像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在不同的城市,朝著一個目標向前奔跑。

但他們之間對親密關係的忠誠、愛情,並不會低於結婚住在一起的夫妻。

對這些周末夫妻來說,分居只是一種形式,維持兩個人婚姻的,始終都是尊重、理解、信任構築起的愛意,追求的始終都是一段讓雙方都變得更好的親密關係。

周末婚姻里的分居,正是代表了這樣一種新型親密關係的開始。

它跳出了傳統婚姻的模式,女性不再是圍著廚房孩子轉的單一角色,女性獨立意識漸漸崛起,她們既注重自身成長的質量,也要保證個人自由的空間,而對雙方來講,都大大降低了感情出現裂縫的風險。

但離不開現實來講,每一種婚姻模式都會存在「問題」,但願意去嘗試,並從中獲得體驗,再反哺到兩人的感情中,或許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作者 | 村口的二德子本文首發於十點讀書會(ID:sdclass)。

主播 | 林靜,聲音與文字的世界裡,與你奔赴山海。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230e88a0dc054b984ecd80085419eb7.html